所有孔子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理性的科学+幻想的艺术”,“老子庄子定位在天,孔子定位在人”,“科学是有边界的”,“文化不可长久稳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所言。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朱老师来曲阜孔子六艺城看看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子和孔子当圣人,必然一民族学成禽兽不如的思维能力!几千年的历史,难道还不够证明?//@活出Y尊严: //@哭泣的天空4: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什么要把我关注的节目剪成那副样子?[怒][怒][怒][抓狂][抓狂][抓狂][抓狂][抓狂]好好的一个汉语桥,完全被湖南卫视毁啦! 既然是汉语桥比赛,观众想看的是参赛选手的汉语表现和水平,考试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结果和那些煽情的画面……@汉语桥 @湖南卫视@国家汉办@孔子学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古活字本孔子家语】《标题句解孔子家语》三卷,元代王广谋句解,元明间极流行,有朝鲜古刊本传入日本。德川家康在庆长4年(1599)至11年,命新刻10万多木活字印书,印书处为伏见圆光寺,一般称伏见版。字体和排版都极规整,可见其时木活字技术之高。东大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巧!昨晚刚在朋友圈提到了“liberal arts”。对自由的理解,对自由实现的能力,其间的境界。所谓孔子的“君子之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安·早餐#【品味国学】《论语》里仁: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译文】孔子说:“为追求利益而行动,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信任》说:儒教社会里很讲究孔子的“礼”,如果依然“礼”存在,那么这个社会就会使人缺少创新精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做梦梦到去看邓紫棋太原演唱会,还跟她聊了很久,居然还聊到孔子(什么鬼[挖鼻])居然还碰到好多高中同学。最近的梦够奇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难得糊涂!】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世间万事惟糊涂难也。。。有些事,问的清楚便是无趣。佛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太尽,凡事太尽,缘份势必早尽。所以有时,难得糊涂是上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制片人刘建华读书思考笔记515:书缘(原创4)。高尔基有句名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孔子有句良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虽然难有这些作古名流的精辟,却亦感悟到知识犹如清泉的要义。自从识字,我便与读书结下不解之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学而时习之】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释义】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儒家#再说儒家核心。儒家的核心是礼,是构建良好的社会秩序。而不是困在某一种礼的形式制度上。当初孔子还不合时宜得要去恢复周礼王制,结果时代还是迈入了帝制。也由孔子起,儒家好像先天性得患上了食古不化的毛病,比如现在固守帝制宗族男尊的蠕虫们。其实现在的时代某种程度是对王制的回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孔子曰:礼失,求诸野。裘子曰:礼失,求诸典。 //@眭谦-伯昏子:可能是一个比国学更好的理念 //@sshu45:存 //@Agape_de_la_Mancha: //@zcx1997:mark //@仙妮熊: 好看极了[赞][赞][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果者, 世出世间圣人, 平治天下, 度脱众生之大权也。儒教圣人注重因果, 见于经传者, 多难胜数。孔子之赞周易也, 最初即曰, 积善之家, 必有余庆, 积不善之家, 必有余殃。须知既有余庆余殃以及子孙, 则本人之庆殃为更大矣。然本人庆殃, 固不专在现生论, 必并来生后世而论, 方得圆满周到。(印光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