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茶经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高考# 【喝茶(小升初阅读选段)】喝茶 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发现了茶。公元780年,学者陆羽用几十年的工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从此饮茶的艺术便日益(增加 增进)。 ... 阅读全文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mini【茶经】[绿茶]#陆羽##茶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经》版本的不同更多是体现在典型版本背后的撰录掌故,其人、其事在今时看起来也颇为好玩,所以有价值。今人做事多是没故事的,所以寡然无味,也就再没有什么好说。 「讲稿」《茶经》版本略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经残卷 五部全】 网页链接 (签到自@蜻蜓FM)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闲话茶具#唐朝:陆羽开始推广清饮。茶道开始盛行,茶器也品种繁多,并且对茶器美学有了很高的追求。从《茶经》中的记载可见一斑。从现今出土的文物中,唐茶器的精美程度,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甚至出现了非常实用的茶器。但器无论千变万化,都是为唐之煎茶之法服务,无一例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只善待时光。你不疾不徐。我不问悲喜。[微风][太阳]小字午安[ali大吃]/@花间-小字: 回复@零落成泥香如故-:/@零落成泥香如故-:盈盈翠欲滴,绿肥。横笛幽幽响,妙曲。怎比绿意泻万里?花红已去。客来,香茗一盏,腾热气。慢慢品,用心细。道茶经,忆往惜,红瘦期里问悲喜。嘘,静听时光,不疾不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同体质 不同茶】茶经不同的制作工艺,有凉性及温性之分。燥热体质人,应喝凉性茶;虚寒体质者,应喝温性茶。这个夏天,你给选对茶了吗[微笑] 晋江·清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残本茶经》里深奥的秘密还未解开,未完待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掌上潜山#【视频:南方有嘉木,安庆之茶(总况篇)】北纬30度,一条神秘而独特的纬线,我们站在这条线经过的地方,端详陆羽《茶经》里所述的“南方有嘉木”:岳西翠兰甘甜醇厚,天柱剑毫清雅舒爽,桐城小花馥郁芬芳,太湖禅茶余味飘香:【视频】南方有嘉木,安庆之茶(总况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安悦茶-续茶经】《中朝故事》说有人送给李德裕天柱峰茶,李说:此茶可以消酒食毒。把茶汤倒入肉食里,用银器密封起来,第二天打开看时,肉 已经化为水了,众人叹服李相的见识广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2015年07月04日》《茶经》读后感茶之源。茶树距今已有6000万-7000万年的历史。茶文化起源源于中国。从炎帝神农尝百草就发现茶的药用价值。华佗《食经》中记载“苦茶久食,益意思”,可2015年07月04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陆羽,出生于湖北天门,生活在唐朝时期,他撰写的《茶经》,对有关茶树的产地、形态、生长环境以及采茶、制茶、饮茶的工具和方法等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成书后,对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影响极大,陆羽被后世尊称为“茶神”、“茶圣”、“茶博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博士其实是煎茶、煮茶、沏茶、泡茶的师傅,而不能望文生义认为是茶事专业的博士学位。因陆羽有《茶经》一书传世,被唐德宗当面尊称“茶博士”。后来对卖茶的伙计就称为茶博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纹格的木窗 梅花的鹤影 一缕 雪的暗香 一起到梅树下 倾听月下美人的心事 菊花开的时候 翻开陆羽的《茶经》 你在繁星下煮茶 撩人的茶香 引来全村的鸡犬 鸡鸣狗吠,赌诗泼茶 。 长春·林园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心情大好[嘻嘻][嘻嘻],想泡好茶,于是挑了一片开泡。这是90年代后期中茶的老树圆茶[馋嘴],是中茶省公司出品的,选用大树茶经适度发酵制作而成,存放的很干净,没有半点杂味,汤色红浓剔透,陈香浓郁,入口温润稠滑,其甘如饴,顿时令人舒适愉快。[good][good][good]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像是所有星星跌落天际,像是你着布衣,木槿绾发,携茶经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