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茶经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门·陆羽公园#魅力天门,茶圣陆羽#天门·陆羽广场 晚上的茶经楼才更美,整幅的玉版画也是大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得知@杨多杰 主讲的茶课《杨多杰解读茶经》,在【喜马拉雅APP】正式上线~祝贺杨老师!也为自己拥有这样才华横溢高颜值的良师益友而感到自豪[鼓掌][鼓掌][鼓掌][鼓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法家高卫中老师作品:魏晋小楷《茶经》840*22cm(局部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香宁静却可以致远,茶人淡泊却可以明志。……陆羽;茶经。 襄阳·胜利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指出,茶则之则,是量取的意思,也就是茶的量取工具。陆羽说茶则这种东西,可以用海里的贝类、牡蛎之类的来加工,也可以用铜、铁、竹做材料加工。但其后的匕、策,不是指的材料,而是指可以用匕、或策来当作茶则使用。(配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福州大漆# 髹饰技艺手工制作茶则,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山泉水是泡茶的上上之水】茶祖师陆羽在《茶经》中曾有表述:“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这里的“山水”就是山泉水。用山泉水泡出的茶,茶色鲜亮,清香四溢,入口润滑,历来是喜茶人士的最佳选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则是汉传茶道六用之一,为烹茶时量取茶末入汤量具。将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壶时,需茶则量取。唐人陆羽于其著作《茶经》中描述:“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竹制茶则自六朝始,至唐逐渐为人所识,明清大盛,流传至今,为文人雅士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巜茶经》的注解版本,错误百出,痷茶,应该是自古至今泡茶的一种方式,多个版本硬硬解读成病的意思,认为是不正确的泡茶方式,离题万里,痷如果当病讲,不应读an,应该读y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山水上 江水中 井水下 陆羽《茶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陰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茶经》 新乡·红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开了大悦城的新地图三( ゚∀゚)フ书店超喜欢!以及副本掉落物抹茶红豆蛋糕和茶经一本ww最后是围巾滑落变成短裤的兔几[兔子][兔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水之难》最难得,是那纯净活水。陆羽《茶经》曰:“茶有九难”,“五曰水”。身居都市的茶客,当今恐怕要将水列为“九难”之最了。水之难*楼耀福有一年上海多雪。雪霁后,友人来电,说是灌了几瓶雪水,水之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犹记得那年,在一个雨天,那七岁的我躲在屋檐,却一直想去荡秋千,爷爷抽着烟,说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 分享单曲爷爷泡的茶 (@网易云音乐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到一个小伙子玩的茶壶,忽然觉得在成都时候,这20块的下午大碗茶也是很惬意,喝茶这东西,有时候贵在精,有时候贵在清,心境大过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