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茶经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有一种绿茶叫安吉白茶说说其珍奇故事》安吉白茶,虽叫白茶,却属绿茶类。它产于浙江省安吉县,只使用“白叶一号”品种按绿茶工艺制作才能称之。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茶经》记载,宋徽宗在《大有一种绿茶叫安吉白茶 说说其珍奇故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盛夏苏仙岭郴州旅舍:碧竹摇曳风情,赤阳递漾暗明。山径逶迤黛顶,沸泉滚韵茶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说茶》——回蝶舞飞扬《爱若清茶》近日有点空闲时间,专门研究了一下茶史,正好来品“蝶舞”若爱般的清茶。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看来茶还要晚于敏儿所说的爱(爱情在盘古说   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的认为起于上古,有的认为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唐代的说法也都有,造成众说纷纭的主要原因是因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细读景陵版巜茶经》,翻阅近年出版的《茶经》解读书籍,发现解读巜茶经》的错误甚多,不只句读、地名等,句读一錯,意义全变或前后意思便矛盾了。读唐代的文字,不可不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深夜,茶经,越读书,越觉得自己的底蕴薄了点,平淡才是真,这样真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松声、涧声、禽声、夜虫声、鹤声、琴声、棋声、落子声、雨滴阶声、雪洒窗声、煎茶声,皆声之至清者。"——《续茶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或许你听过不少茶经、茶艺、茶道,然而却极少了解中国茶叶发展现状,“食安说”,三分钟让你了解中国茶叶及现状。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安悦茶—续茶经】《嘉禾志》:煮茶亭在秀水县西南湖中,景德寺之东禅堂。宋学士苏轼与文长老尝三过湖上,汲水煮茶,后人因建亭以识其胜。今遗址尚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茶道中,把茶从茶罐取出置于茶荷或茶壶时,需要用茶则来量取。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指出:“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茶则本身也是茶席上的一个亮点,亦可独立成雅玩之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七夕茶事】 千万年来遥看星空 浩瀚无边 千百春秋禅钟梵响 茶经翻遍 乙未兰月银河涟涟 牛郎隔岸织女鹊盼 往昔疯僧皎然狂饮 陆公鸿渐倾心茶经 唐诗宋词茶香浸染 竹林皎皎女子素纤 同赴一场茶的漫约 心事绽放流萤火种 茶约鹏城 七夕竹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红袍分享# 【不知春的来历】为什么叫不知春呢? 说有个叫寒秀堂的书生,平生爱茶如命,读《茶经》,吟茶诗,作茶赋、喝山茶。一天,他听人说武夷山山美、水甜、茶香,便要亲临其境,于是,向武夷山出发,哦,不对,那时叫崇安县。@桑更嘉措@竹子兰花草@花间夏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确实功夫茶确实与陆羽《茶经》有直接继承关系,前贤早有论述。我更喜欢这一种充满生活味的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茶禅一味”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泡茶时,要以正面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十点读书会 ——《茶经 茶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刚在亚马逊Z.cn购买了 '《茶经》 [Kindle电子书]' ~ 【唐】陆羽。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徽茶文化渊远源长(陆羽《茶经》中提到的安徽茶有舒州、寿州、宣州、歙州茶),可惜3卷本《安徽文化史》对“徽茶文化”论述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