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日瓦戈医生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你看,时代的流逝像寓言,在流逝中会化成火焰。为了证明其博大深远,我将自愿受苦,走进坟墓。”这是帕斯捷尔纳克的诗句。随着《日瓦戈医生》的旋律,我低吟着这火焰般的诗句。其实,那个忧伤的年代,从未远去。当悲怆的合唱突然拔地而起,我才深深震撼,那个大时代的激荡…… A Send-off To The Front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艺术总是被两种形式所占据着:一方面坚持不懈地探索死亡,另一方面始终如一地以此创造生命。”——《日瓦戈医生》 (阅读全文: 网页链接 下载LOFTER客户端: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柒书坊 《生存与命运》的写书评赠书活动也在同步进行!这本书曾被判定为“比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更加危险”,“两百年后也不可能出版”,它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是什么样的描写让当时的苏联对它予以如此严厉的打压?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整个空间是如此清明透澈,似乎为你打开了洞穿一生的眼界。这种稀薄空寂的感觉,如果不是如此短暂,而且只是在秋季短短的一天的末尾、接近提早到来的傍晚时刻出现的话,那真是难以忍受的 日瓦戈医生中形容风。(┬_┬)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应该是第一次完整的读俄国小说,看似平静的故事,却暗藏深谷,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当集体主义的风暴来袭,个人心灵中最静谧之地的坚守。日瓦戈医生,生性的平缓与暗藏心底的激情,在时代的漩涡中越发真切,... 乔乔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两版英国人拍的,开始看俄国人自己拍的日瓦戈医生,啊!又是你!喜欢的俄国演员,深沉隐忍,他担男主的如《烈日灼人》、《西伯利亚的理发师》、《东方西方》都是极好的电影。片子一开始音乐响起就已经止不住感动了,迫不及待要看下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经有人问过我,什么才是真正的文艺? 我想到的是,是帕斯捷尔纳克在《日瓦戈医生》里的一段话:“生命的谜,死亡的谜,天才的魅力,袒露的魅力,这大概只有我俩才懂。而像重新瓜分世界之类的争执,对不起,同我俩毫不相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Lara's Theme--<日瓦戈医生> (分享自 @土豆电影) Lara's Th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为逝去的先辈和同辈作家、诗人,以及20世纪上半叶俄罗斯写的挽歌,小说中的诗意光芒,超过了他的两本回忆录《人与事~自传性随笔》和《安全保护证》……在《三诗人书简》里,他的才华被茨维塔耶娃的惊艳和里尔克的经典所遮蔽……三卷本的诗歌全集,方打开他的诗歌世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在的出版社是要怎样啊,市面上一万个日瓦戈医生的译本,就是没有最好的那一版[打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拖拖拉拉地终于看完《日瓦戈医生》了。在看下一本长篇小说之前,先看一本花束制作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出口的地方有一棵富有风情的花椒树。在所有这些树中间它是仅有的一棵还没有落叶的树,它全身都是赤褐色的叶子。它出生在一片泥沼中的一个大土包之上,将枝叶朝向长空,把一树又硬又红的果子擎在这个阴晦的秋天里。 《日瓦戈医生》 商丘·新师范学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铁路知识#【世界上最长的铁路】这就是著名的西伯利亚铁路,它穿越乌拉尔山脉和西伯利亚针叶林地带,草原、森林、沼泽、沙漠尽收眼底,《日瓦戈医生》、《西伯利亚的理发师》等著作都有关于它苍茫辽阔的描述。选择这趟列车的人,将一个星期的封闭时光也当作了旅行的一部分,坐着火车去莫斯科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瓦戈医生是最近看得最艰难的书,对革命情节的描写我一点都不反感,就像静静的顿河,所谓革命不过是轮流坐庄的翻盘游戏,受苦的永远是无力反抗无权选择的人民。主要是主角太讨厌,不管男女主角都让人极端厌恶,没有能力让别人幸福、永远会把简单的事情搞复杂。能坚持看完这本书,我觉得我比党员都厉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日瓦戈医生》 我的评分:★★★★ 关于个人在时代大潮里的挣扎,爱过,思考过,活过。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毫无疑问地,那件事对我国国民性造成了不可逆的巨大负面影响。Pasternak说他写作《日瓦戈医生》时,感到对同时代人欠着一笔巨债,写那部小说正是他为了还债所作的努力。我想说的是,对苦难岁月的回望虽然不能消除已有影响,但能抚平历史的伤痛,给后来人以力量。Everyone died on that day in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