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文化史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儒家网 腐儒@余东海 恶毒攻击“马帮”、唯物主义和当今社会。你们紧随余后,攻击“五四”新文化运动、蔡元培和陈独秀。那么我就要问:应该怎样才能如实、正确书写、说明自“五四”以来近百年的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呢?请赐教。@儒生任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海拾贝#【《吕思勉讲中国历史:一部深入中国历史骨髓的经典之作》】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两大通史巨作之一,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压卷之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原上册为文化史,下册为政治史,全书一气呵成,大家风范洋溢字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玩杂谈# #娱乐圈# 娱乐圈里的文玩大叔 | 文玩在古代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并珍藏,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佛教已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在中国发展起来的禅宗,则几乎成为佛教的对立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柳诒徵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到了尾部,感到很佩服先生的历史认识。比如,他虽也有强烈的民族情绪,排斥满人的统治,但依然注意到民初法制政制对清季的继承性,肯定了清季改革;他论述南通张謇的自治,一语指出其弊处在于“绅权太重”,张謇的个人意志太强势,这是南通崛起同时也是南通衰落的大原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day3泰山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中的一枝奇葩。它不仅仅是中国书法艺术品的一座宝库,而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品。历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释道传教授经,文化名士登攀览胜,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石刻,而泰山摩崖石刻是名山之最。自秦汉以来至建国后,上下两千余载,各代皆有珍碣石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新儒家的崛起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现象。这些新儒家的特点是,他们大多有西学背景,甚至就是毕业于西方大学,但在挖掘儒家思想资源并与西方资源融会贯通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儒家传统,并积极地运用儒家思想资源洞悉中国当下社会问题,提出解决之道……。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绝啦!一定要收藏】》[转载]中国文化史500疑案【绝啦!一定要收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河畔札记#落日余晖中,又一次来到先生的墓前。墓地杂草丛生,行人罕至。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宁波人并不算多,除却阳明、南雷两位先生,就是全祖望了。对于这样一位乡贤,我们给的明显太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多伦路名人文化街,虽然只是上海的一条小街,动静相间一里有余。街短而窄,路曲且幽。夹街小楼,栉比鳞次,风格各异。小街虽在地图上难有立锥之地,但在近现代中国文化史上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图一为建造于1924年的孔祥熙寓所。图二为白崇禧公馆。(随手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希信力建的事能促动教育部反思!//@吴法天: 鲁难未已?//@肥美的鸭子:话说最新版的高中历史教科书,把中国文化史删到仅剩一点,而西方文化史洋洋洒洒,一片吹,基本就是公吱那一套。逆向民族主义已经正大光明的走进课堂。内贼不除,抓十个信力建都没用!//@鹰击2015: 教育部有汉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文章 《中國文化史要論》部分書目抄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一一季羡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博雅国学# 【国学大师】经受过历史的锤炼打磨和岁月的甄选淘汰,国学才得以形成,国学文化的精髓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中国的国学发展贡献出了力量,而这其中的佼佼者你又知道哪些呢?今天就让小诗为你介绍八位国学大师。[微风][微风][微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67本《中国文化史》吕思勉中国通史下 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 中国不以宗教起于终端,实为中国文化的优点。 其他内容基本忘记。 深圳·皇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