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日本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访谈︱张玉萍:戴季陶《日本论》在日本的影响比中国大且早_私家历史_澎湃新闻-The Paper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都去日本[淚][淚]论学日语的重要性[淚][淚] //@阿岗木哈哈:[泪][泪][泪]这个腿 绝了 //@PPPace_:@阿岗木哈哈 快看腿[拜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了信仰力和尚美这两种力量,一个民族一定是能够强盛发展的,只要这两种力量不消失,民族是绝不会衰亡的。【澎湃新闻:访谈︱张玉萍:戴季陶《日本论》在日本的影响比中国大且早】(分享自@澎湃新闻)#我读澎湃#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论》太短了,还特么#插图版#,学校多多给点钱图书馆买买买吧[推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挖鼻] 好險我沒接觸//@血饿的舒叔: 只有更差,那人肉人肉的那个欢啊,我当年点进去,几乎所有的帖子都是骂人和人肉的//@換新零件與趕進度的盛亞:[doge]至於我個人,納兔吧不熟,但是日本之家吧那種整天搞華夏在日本論的,如果可以被好好調查,算我感謝大陸政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了解日本要看什么书?戴季陶《日本论》太学究,本尼迪克特《菊与刀》也不够通俗。推荐杂志《知日》,详实有趣,每一期都从一个特定主题介绍日本文化。比如图中四本,禅、机战动画、武士道、假名,都是极具日本特色的主题。此外还有明治维新、战国时代等有趣的主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摘#《社戏》的色调在鲁迅的小说中,几乎是独有的明丽。大约这正如一位日本论者所说,因为他写到了月光与少年。"我想月光是东洋文学在世界上传统的光,少年是鲁迅本国里的将来的唯一希望。"佐藤春夫写道,"假若说月光是鲁迅的传统的爱,那末少年便是对于将来的希望与爱。"——林贤治《反抗者鲁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看中国,看到骨子里了吧//@千里送好书:中国人那时对日本的研究泛善可陈。有名的著作,除了《日本论》恐怕就是蒋百里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此书先在汉口《大公报》连载,1938年9月初版。作者分析日本的民族心理、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犀利而激昂,直率而带嘲讽,在抗战伊始对提升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真的要用中国人口多当借口吗?日本论国土面积和人口比例的话,也不少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见台湾部分领导人说日本论!亲日台独开始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二战以前的日本是一个神权国家 佛教进入日本后,跟日本文化结合,完全变味 戴季陶的日本论,很好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換新零件與趕進度的盛亞:[doge]至於我個人,納兔吧不熟,但是日本之家吧那種整天搞華夏在日本論的,如果可以被好好調查,算我感謝大陸政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各位,强推呀 //@千里送好书:中国人那时对日本的研究泛善可陈。有名的著作,除了《日本论》恐怕就是蒋百里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此书先在汉口《大公报》连载,1938年9月初版。作者分析日本的民族心理、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犀利而激昂,直率而带嘲讽,在抗战伊始对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沪版唐小兵:内山的文章都很浅。有名的著作,除了《日本论》恐怕就是蒋百里的《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此书先在汉口《大公报》连载,1938年9月初版。作者分析日本的民族心理、历史、文化、政治、军事,犀利而激昂,直率而带嘲讽,在抗战伊始对提升国民的士气起了重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日本论 日本人》 我的评分:★★★★★ 戴书质朴,蒋书入木三分,然二者所述虽有不同,却也均是日人之一貌。此两本小书均值得一读,对比读来尤有兴味,善哉。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戴季陶《日本论》中国这个题目,日本人也不晓得放在解剖台上解剖了几千百次,装在试验管里化验了几千百次,我们中国人却只是一味地排斥反对,再不肯做研究功夫,几乎连日本字都不愿意看,日本话都不愿意听,日本人都不愿意见,这真叫做思想上闭关自守,智识上的义和团了。戴氏之论,今天又何尝不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