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语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祸起萧墙”这个成语出自 A:《论语》 B:《韩非子》 C:《孟子》 查看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五经”是五种儒家经学典籍的合称,下列哪一种不在其中? A:春秋 B:论语 C:书 D:易 E:诗 F:礼 查看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打卡# Day 1/100 听了warfalcon老师的讲座,顺手把思维导图做了出来。 今天将《吃掉那只青蛙》大纲整理了出来。 读完《超级快速阅读》,很多知识已经知道并且应用了,所以没有给高分。 读完《书读完了》第一部分。四书五经只看过论语,佛经就更不要提了 @十点读书会 @warfalco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论语》【公冶长第五】一、子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今译】孔子评论他的弟子公冶长说:“这个人的品德良好,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经下狱,但那不是他的罪过。”于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智慧】(一)做长辈的关心子女的...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拼音】: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 【解释】: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出自】:《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孔子是微博体开创者:《论语》是最早微博集:1、每条论语都未超过140字;2、言简意赅、寓意深刻;3、较为碎片化,多为孔子晒心情,交流哲理;4、互动性强,经常和子贡、颜回、子路等进行回复互动;5、孔子拥有3000多粉丝,其中72人为加V大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我注论语到论语注我,道理在字面上还是一样的道理,理解却完全不一样了。希望自己更加圆润通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from《论语·雍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帮爸爸拿药的第n天,陪外公看病的第n天,开始跑步的第n天,卸载qq的第四天,啃老子论语的第一天,安静的感觉真好,有时候真的喜欢独来独往..离8月5日很近了,离6月七日还有很远,你要尽快学会不依靠别人自己走,克服自己的惰性。(只要想到以后要跟发小,jyk,肖老太组队心里就是无限崩溃,尤其jyk[眼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也是事实,孔子是为了封建阶级服务的,他说的一些话最多只能说是道德观点,而且肥肠浅薄,不要会背两句论语就来掉书袋。中国古代比较了不起的思想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出现的。穷人只能考虑果腹,哪有时间思考问题捍卫权利?中国古代思想大致概括就是一个“顺”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网页链接 孔子原来这么说——中国最好到论语导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记# 钱穆25:孔子一生为人,悦于学乐于教……孔子自居,在学在教,不在求为圣人……耕耘仗己力,收获则不尽在己力……人之为学,又岂能超乎其天之所命(论语新解,再版序5)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CXrJzjzSPWhaPgTWMye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做学问而读书,是读书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古人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更有那“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然而,莘莘学子能功成名就的毕竟有限,差别不在于人的智商和才气,关键在于人的毅力,在于能不能持之以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論語#11.14子曰:“由之瑟奚為於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荐书坊】佛教“度人”,即儒家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而佛教传至中国成为禅宗,只求自己“明心见性”。再看道教,老子原来是很积极的,老子“无为”是无不为。——“君子”与“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