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语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互粉],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ali欠揍]臭腐化为神奇,神奇化为臭腐。——《庄子·北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眾籌破90%之中元節特輯〕說到鬼月,《論語》裡就有關於鬼的名論述~他們這麼說:季路問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認為,拿去買水果香燭的錢,都可以給多少人充值艦娘了!!(誤)不過孔子並非反對祭鬼神,他也說「敬鬼神而遠之」,對鬼神是要respect的,只是對這類活動不要沉迷就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每日书法# 〖每日书法—583•篇—125〗 篇:《论语》部分 记:今晚被爷爷骂心狠这么多年不回家看望,又让我思考人生了,绿皮火车也要回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燕乌集阙右衽读书小组1249次活动。8月24日晚六时半。燕乌集阙孳孳为善站(朝阳区十里河南新西路)。内容:公冶长第五。孟子曰: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做孝子忠臣,是燕乌小子的心愿。用书《论语集释》。 @保罗二世 @八卦的菩提 @北京大學國學社 @白首穷一经 @上海书虫 @A-Mian眠 @全球大百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教:教育;类:类别。解释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解释二,人原本是“有类”的。比如有的智,有的愚;有的贤,有的不肖。但通过教育,却可以消除这些差别,“有教则无类”,可见“有教无类”是教育的结果,不是前提。 郑州·刘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梁文道的声音好温润,没有播音腔的生硬,有点颠覆高中课本中的论语注释,因为用语习惯的改变,我们要猜测当时的原意,衍生出多种解释,梁文道的解读让我更进一步接近论语的原意。推荐!【一千零一夜——第一百四十二夜:论语(二)】,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黑板·2016乡村国学夏令营#8月17日,第2天。今天继续学习国学的内容,学习了《论语》中“其为人也孝弟”这条,并且预习了下一个内容,小朋友活力满满充满朝气。志愿者唐雅婧桂林灌阳县报道@小黑板计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与朋[喝多了]友交而不信。——《论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经典就是经典,《论语》至今对我们的教育、警示极为深远。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此句告诉我们,谨言慎行,即可免于耻辱。在当下极有警示作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被忽视的道家(南怀瑾)》后来,在一些地方讲解《论语》,我就提起一个问题了。就是我们自“五四运动”以来,有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的问题。中国文化的演变发展,大致分两大段。譬如一提起秦汉以前被忽视的道家(南怀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清风微评#【德是为官之本】《论语》中写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就是说,只有用德来加以治理疏通,用礼来加以诱导约束,才能使人知耻,而起到教化人们守法的目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周孝正教授点评于丹讲论语:一分钟一个硬伤,巧言令色鲜矣仁! 秒拍视频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如己:一般解释为不如自己。另一种解释说,“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把“如”解释为“类似”。后一种解释更为符合孔子的原意】杨伯峻《论语译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孔子反对创新吗?》孔子真的“述而不作”吗?丁启阵因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的话(《论语·述而》),很多人便信以为真,以为孔子只是一个古代文化尤其是西周制度的搬运工,周孔子反对创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