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细读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越是怕丢人,就越是在乎别人的看法。越是在乎别人的看法,就越是会忽略自己的感受。越是忽略自己的感受,就越是像木偶一样拼命活给别人看。最后,一步一步将真实的自我囚禁在了深深的黑暗里。丢失自我,是我们找不到快乐和幸福的根源,也是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值得细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某宝瞎晃荡闯进一家名牌玩具租赁店,对那些大型的、单价不菲的玩具怦然心动,细读租赁规则,充值成为会员,押一大笔钱,每租一个月大概扣抵10%的原价做租金,条件是没丢没坏,配件很贵,影响使用的得买下,掌柜稳赚不赔,最终败在心理战上,我如何跟妹子解释她心爱的玩具玩一个月就忽然消失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上乌飞兔走,人间古往今来。沉吟屈指数英才,多少是非成败。富贵歌楼舞榭,凄凉废冢荒台。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汤显祖。那一日,走进汤显祖故居,细读介绍,真真感觉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食物扫描仪,成分一目了然】想知道吃的是什么,无须细读密密麻麻的成分标示。以色列公司研发光谱检测仪,能立刻分析食物、饮料、药品等成分,资料自动上传手机让人一目了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u~八卦!!哈哈哈哈哈哈哈!哎呀!不知道怎么形容!好想近距离的看热闹!哎…可惜了…只能远观了…有些时候比如现在,就特别庆幸自己特别了解一个人!因为就算远观也知道是啥结果啥路子!啧啧啧!#深夜发疯,谁也不用细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时候发现世事很神奇,喜欢的东西最终殊途同归。当年大学就对图书馆《金枝》一书很感兴趣,下载了TXT后却因为觉得晦涩而没有细读。今晚看《人类学通论》,发现原来这是大牛的著作,给了自己再次深读这个书的动力。九月,从好好看书开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70/100,59。小强升职记第二章,在细读到衣柜整理法的时候发了好大一会呆,特地找出搞定3来比照了一下~小强里只用了1/4章去讲我用了一月都没啃明白的事。可能这就是故事和语言的力量吧,用故事穿插读得没有压力,用中文直接表述我更能理解透彻@十点读书会 @warfalcon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微股票#葛卫东,期货界人称“东邪”,后大举涉足股市成绩不菲,股市金刚经此文是其曾大力推荐的,好文可细读。#今日看盘##上证快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净心倾听:是的!用心细读![心]//@净心倾听:回复@苦海生净:是即生出离生死得永恒究竟圆满吗//@苦海生净: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只要你以洁净善良的心去读心经,读懂心经以后就不会出错!//@净心倾听:回复@苦海生净:感悟是读经文的时候或之后才能感悟,但是你所读之物已经不是佛的原意了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夜一口气拜读完书,心情有点小激动!打算第二次细读,这次将会归纳提炼要点,并亲手手写成一本口袋装浓缩版秘笈,配上幼稚可笑的画!秘笈放手袋,时不时拿出来品读![haha]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该厌恶的喜欢了,该报答的辜负了”说的真好,可细读金庸小说,何止杨过一人,令狐冲最后爱的依然是小师妹,辜负的是任盈盈的一片真心;段誉一直爱的也是王语嫣,辜负的是木婉清的一片倾心;陈家洛一直念的是香香公主,辜负的是霍青桐一片痴心……也许爱情就是这样“情之所起,与恩义无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擇日不如撞日 約時間不如就現在 你不必為錯過而失誰的意 你不必為爽約而負誰的責 毋需計較情面 毋需計劃將來 毋需考究 粉墨登場 能碰面是緣 不見也是緣 不將誰的就 塵埃落定 葉落風吹 長空無印 斗換星移 此時此刻還能記住想起 不須細讀 carpe diem carpe viam[咖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秋日渐深,光阴渐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来不及细读,来不及品味,恍恍惚惚就一年。错失了太多美好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见到又拉出郭美美的文章,细读发现确实,郭美美真真是中国阴暗面的代表,包括众人追捧的小时代。或许说不是不可以,是我们选择年轻着彻底疯一把玩一把纸醉金迷一把放在哪里要放多少放多久。 谁制造了郭美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细读《百万英镑》[思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值得细读的一个材料,侧面反映了文革的真实情况。//@范剑平:913,中国曾经的政治地震,震醒了不少中国人,神坛不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