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细读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感叹当今网络加物流的速度!睡前细读100首,欣赏冯唐在押韵上花的心思.习惯于合上书之前翻看书皮上所有的字,发现他在意和着力之处即为此.去年冬天知道他译飞鸟集便先买了郑振铎的译本来读,大半年啃完一半,像喝糖水,味美起腻不解渴.今晚像喝柠檬汁.透明纸盖图片的设计好巧,理科女想不明白不睡觉:红+蓝=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让我们忘了雪莱,忘了拜伦,忘了歌德,忘了徐志摩,忘了纳兰性德,忘了辛波丝卡,也请忘了昔日的拿破仑,只记住天空抱住了白云,清风细读过叶纹。以及,阳光下灿烂的笑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倒数五天 很久没静下心细读一本除了教科书以外的纸质书了 大叔还是这么了解我 喜欢你送的书[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前翻着爷爷的书架,从玉娇龙到简爱,一本一本的看,暑假里是真·从早看到晚。上了初中之后就没有这种一句话一句话细读的心情了,开始疯狂扫荡网络小说,任何类型,推理悬疑青春言情玄幻魔法,有些东西开始互相碰撞,碰上了就撞,虽然期间吸收了大量杂乱的垃圾,但或多或少,也领悟到0.001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新细读了下“安史之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做一个有44格的文件袋,其中31格代表未来一个月的每一天,12格代表未来12个月,1格代表明年。所有需要在将来处理的事,都可以用纸写下来,存放在这个文件袋里。不要只用一种方式去阅读,应该至少有速读、细读、精读和欣赏四种。用快速扫描的阅读方式先去了解文件、文章的性质,再决定应否详细阅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新书时向来热衷于将封皮、序、目次等一一细读,哪怕一枚小巧精致的书签。 不仅仅是怕错过了一点一滴的文字,更是对书籍生命的一种尊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婚纱女王”Vera Wang传奇。以前那么靠近时尚行业时,仅知道她很厉害,婚纱很受欢迎,不曾细读过她的人生……现在才清楚她的传奇也不晚吧。[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厦图讲座# 时间:8月1日 星期六 9:30;主题:中学文本细读之门;主讲:厦门外国语学校特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邹春盛;地点:二楼报告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才看到,收藏细读[鼓掌]//@须叔: 楸帆这话好多歧义啊,分不清褒贬了。。。[挤眼]//@星之所在科幻书店: 赞!//@北星微博: 赞 //@陳楸帆:长者都要称赞 //@须叔:一边写一边打鼓,写完就发现后多不足。请幻迷拍砖[偷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再爱一次》:我在机场的书店,读了一小段,便匆匆登机。对于年轻的人儿来说,这并不算什么迷人的故事,甚至有令人唏嘘的成分。但一日,你已老到昏聩,这本书细读来,必是一剂安定,关于性的讨论属于生命哲学的一部分,没什么好去避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o主开头概评确有此感后面……不敢苟同。同样八个字,装逼可以细读不成。 首先这篇文的感情线路po不能理解并不能说明是作者的问题。个人有个人的想法阅历,对待事物的方式也都大不相同。 其次po后面列举的槽点完全没看到逻辑性 #扫文##羊花#《旧时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如孔子眷恋周文,大学者章学诚眷恋汉代的文化,崇尚汉代的目录学贡献,他把古人,也就是汉朝刘氏父子所做的具有学术价值的目录学称为“校雠学”,只是后世的目录学才被称为“目录”细读《校雠通义》宗刘篇,通篇文字的阴影中隐藏着章学诚心中的爱和恨。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小窗幽记》 我的评分:★★★★★ 从高三到现在每至浑沌时就会拿出它来细读一段,这回我的问题是,总制造或沉浸在片刻的捧腹大笑麻痹自己,这样心中的酸楚有缓解的作用吗?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制度建设与人的提升】思路和语言都很清晰到位,值得细读。 【花*夫*人微群公益讲座】@喻培耘:推进教育改革 优化家庭教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非常认同,需要控制体型的人可以细读。健康饮食加合适的锻炼,没有瘦不下来的。最最可怕的就是源于基因里的贪吃,这种人吃的乐趣超过其它一切,想不发胖很难,一胖,行动迟缓,更是又懒又馋。 减脂心得整理和干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