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浮世绘,菊与刀,铁壶,漆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一般吧2和6都比1好看我觉得,被安利了三年的菊与刀我真的要去看了[拜拜]//@Park灿:图1真的很好看,推荐! //@丸子安利菌:(ง •̀_•́)ง马克一份【书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知道说什么好,日本是个极端的国家,菊与刀可能是他们真实的写照。他们既可以白天像翩翩君子一样礼数周到,礼貌待人,又可以晚上下班后喝的烂醉如泥撒酒疯。两种互相矛盾的个性结合在一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以前出去旅游的时候顺带的一本,日本文化讲的蛮好的,可惜没看完,这次买了看看完。电影食堂,以前在优酷上看的视频,拍的不错,抽空学学做给董董吃,其他两本顺带买了,希望不是滥竽充数的那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要去日本,我想了解它。书籍《菊与刀》 (来自豆瓣)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的民族!不得不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7~8章:1、与“滴水之恩,当泉涌相报”相应的为“情义”的“义务”之沉重,为“礼尚往来”谨小慎微。2、矛盾的是,当人格受侮辱和诽谤时,以不择手段的“君子报复”为自己澄清名声,视为美德。另一面,遭灾害痛苦忍耐和克服,视为尊贵。而中国人蔑视诽谤者“小人之举”,谣言不攻自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皇的料理番最后一集没看懂。果然是我没看过菊与刀的缘故吗[眼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向更大的心理自由转变的过程中,有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美德是“自我负责”,他们把它解释为“对我身体的锈负责”,正如佩刀者要对刀的闪闪发光负责,一个人必须对他的行为的结果负责。在这个意义上,刀不是进攻的象征,而是理想化的自我负责的人的一个比喻。《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的读法,恰如二进制。放弃你己有的一切基点,飞扬你思维的空气,自然你懂了。即如我们要经历一次次的空白到出生到shi去,下次转换该就院前街行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拜读菊与刀这本书前,我有必要说我对大部分日本人的印象。就一个词——小家子气。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小森林# 日式的断舍离,日式的留白,空与禅,菊与刀,仁义礼智信,日本的文化输出基本是现代精神缺陷的点对点式补足,输出到哪个国家,因是共性,就有共鸣。甚至谈吃,也不像我族止于传统复兴、口腹之欲,谈吃都能谈出返璞归真,精神家园之回溯。看《小森林》,又兴奋,又伤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本原版《菊与刀》读了快半个月了,才读了1/5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日本全民都崇尚武力,其文化就是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阅读#2015007#菊与刀#人们既然接受了赖以生活的价值体系,就不可能同时在其生活的另一部分按照相反的价值体系来思考和行动,否则就势必陷于混乱和不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解读:日本人真的“厌战厌安倍”吗?】据日本各大媒体进行的舆论调查均显示,50%以上的人对安保法案表示反对,支持者基本不超过30%。可结局竟是如此吊诡。纵然民意昭然,7月16日,日本众议院还是通过了新的安保法案。喜欢菊与刀的民族,真的愿意离刀那么远?原文解读:日本人真的“厌战厌安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