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崇尚菊与刀的民族,究竟有多憎恶打仗? 崇尚菊与刀的民族,究竟有多憎恶打仗? @凤凰新闻客户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作者本尼迪克特,信息量太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菊与刀这本书就应该知道对待日本人最好的方式并不是理解和尊重,而是如同日本武士精神所倡导的一样,彻底击败对方,崇拜强者。这也是为何日本在战后对待美国比起恨更多的是崇拜的重要原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去书店买了本菊与刀,然后我姐给了我一本书。我惊了个呆。[甜馨尴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邦主驾到#示范是最好的教育:一整天,我让邦邦在我身边陪我看书.我看《菊与刀》,他看《成语故事》.一整天,唯一他出了一次门,给我们买早点,我一天倦在家中.现在饿了,起身做饭,邦邦这时对我说:"看书其实有点好玩!"效果达到了.晚上,他会给我磕磕巴巴地讲那些成语故事[强]我,蒸饭.日记.等待饭后故事[拥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成书于1946,但好多东西今天看来依旧一针见血。当年美国真的是没少下功夫。这段关于霓虹所谓反战片的揭露简直不能太赞。有一部算一部感觉都可以套入这个模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重温《菊与刀》,看到译者序言的最后一部分,这一段淡淡的话,却看得人又感动又难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岛国,一手造就了一场世界大战,另一手造就了二战后世界最大的经济奇迹。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樱花与武士,前门在谈判,后门就偷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手一部手机的地铁上 我捧一本菊与刀 着实有一种装ability的气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是日本文化精神的两面。菊,是曰本人向死而生的精神;而刀所代表的武士道精神,既让我們敬畏,也让我們叹服于曰本民族的勤奋与精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分解(八十):”过分“的”自尊 ——极端行为背后的动机 怎么去形容我们这个邻居?我个人的定义是:两极化。他们尙礼,爱美、崇尚名誉、固守传统,同时把这些推向 ...(发自@微博桌面 微博桌面首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连着两晚没睡好今天七点滚上床以为可以补一补,结果到现在还是没有睡意…菊与刀已经看了一半家里收拾了一圈T25也是跳过,难道要出去摆个夜宵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 北京·北京金港国际赛车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西湖文化特使##读书如抽丝# 良心推荐《菊与刀》,静心阅读,感慨很多。愿我们摒弃民族仇恨,学习历史的目的不是报仇,而是取长补短,学习并优化自我。[白云][白云][白云] 杭州·德胜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4本新书到,左起依序为厄普代克,亨利·詹姆斯x2,托宾,阿拉贡,林语堂x2,茨威格,畅销书,《菊与刀》,丰子恺,旅行书,严歌苓。前为视觉No.001。还有旧版复原本《呼兰河传》掉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