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菊与刀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明治维新之前 天皇以神的形象存在于日本人心中 与中国不断的朝代更迭不同 日本天皇自始至终 都是一家 除了中间出了个谁 但被迅速打下台 幕府时代 天皇彻底成为傀儡 没有任何实权 问题来了 求幕府时代 天皇的心理阴影面积[doge][doge][doge]推荐一本很好玩的书给你们 菊与刀 记得看萨苏评注版[dog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菊与刀》 我的评分:★★★★ 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对于义务和情义的理解,这似乎和我们所理解有很大的偏差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些人天生不甘寂寞,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我们又不是罗永浩,如何卖得起情怀?还有解忧杂货店和菊与刀为什么这么抢手我借了半个学期都没借到!!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前看总觉得枯燥乏味,现在倒也愿意看人性特征。日本人生性好斗又彬彬有礼,顽固却又善变,勇敢又懦弱,拧巴的大和民族把菊与刀融合在一起,也展现出他们纠结的双重性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顶着烈日逛了一下文庙的旧书市场,没发现什么古籍善本,倒是小人书很多,最后花了6块钱买了本《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275页花了一个多星期才读完,需要查的资料太多,但是丝毫不枯燥,可读性很强,是一本放在桌边,随时都想翻阅学习的书[good][good][good]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谢谢果果,《菊与刀》拿到手了,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果麦文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无感」这么多天过去就看完了蔡澜的《寻味》,拿起的《菊与刀》看了四章实在是看的好枯无趣,这种学术性的东西果然不是我的爱,《寻味》没什么文学性,开开眼界还可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菊与刀》:菊代表谦和文雅,刀代表嗜血好战。日本民族就是那么纠结拧巴,把菊与刀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矛盾的双重性格。读的时候好像懂了,合上书又不明白了。我能轻易地理解孔子的积极入世和庄子的超然出世统一在一中国个人身上,但还是整不清楚日本人那一套:顽固又善变,忠诚又叛逆,驯服又桀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10本书#我,从2016年7月24日开始,到2016年11月1日结束,100天读10本书。发此话题,以此为证。目前在读:《菊与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菊与刀》 我的评分:★★★★ 2016/07/23 菊的温婉,刀的锋芒。等级森严与耻感文化,身体享乐与情义难平。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菊与刀(中英双语版)》写了评论《我魔必将再起对《菊与刀(中英双语版)》的评论》:"看不懂"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菊与刀》中美国人通过文化论与书籍,恰如其份的分析出日本人的性格特点,从而为战败后处理日本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在赞叹作者分析的绝妙同时,也能深深的感受到这个民族的可怕之处。也许这也是理解日语,需要从文化出发的观点吧! 西安·西北大学(南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扶摇Lynate 答应你的《菊与刀》明天就能到了,愿你知道的越来越多,最后嫁不出去[微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8•15纪念日,日本二战投降,中国来之不易的胜利,需要珍惜与反思。日本,无法选择的近邻,菊与刀的民族,手术刀剖析中国无数次,而我们似乎剖析日本一次也未完成。对于日本,我们打主动牌要远胜过被动牌,赢是唯一的选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无聊的下雨天静下心来看看书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难得有一本拿起就不想放下的书。只是菊与刀,我是真的不敢保证能把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