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说自话的李涵 1949年10月1日,参加天安门开国大典的6个梯队17架飞机组成的空中检阅方阵中,有17名飞行员和指挥员是从杭州笕桥航校毕业的。他们参与驾驶13架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他们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代空军。——《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说自话的李涵 与世界航空强国相比,中国的航空事业起步比较晚,最初基本上是军阀各自为政,训练思想和设备都比较落后。有的飞行员实际飞行训练二三十个小时之后就毕业,完全是一种初级扫盲水平。当时中国军阀组建空军,主要目的是起到震慑作用,实际作战能力十分有限《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8月15日,《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羊城首发,雨中收官。 广州·琶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18:00—19:30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著名主持人李涵携新书出席一年一度在广州举办的南国书香节。并举行新书《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首发式。届时,作者李涵将同特邀嘉宾暨南大学知名教授张晓辉,在广州书香节展馆B区,2号会场,为您讲述抗日战争中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记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涵携新书参加2015年广州书香节 2015年8月15日(星期六)18:00—19:30,李涵将参加在广州举办的南国书香节。并举行新书《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的首发式。届时,作者李涵将同特邀嘉宾暨南大学知名教授张晓辉,在广州南国书香节展馆B区,2号会场,为您讲述抗日战争中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首度联合全国30多家档案馆,以挖掘新的抗战史料为线索,走进历史的幕后,直击现场,力邀著名军事史专家徐焰、马骏、萨苏等,进行生动而鲜活的解读,描绘史料背后隐藏的历史细节与动人故事,拨开广州、重庆、广西、山东、云南等16个省市的抗战岁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样的抗日战争,不一样的抗战记录——《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CRI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同名金牌栏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特别策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说自话的李涵 钱塘江又称钱江,地处入海口,江流汹涌澎湃,潮头壁立的钱江潮与随水流变迁无定的泥沙是建桥的两大难题。在杭州民间,如果有人认为某一件事不可能做成,就会说“钱塘江造桥”或者“两脚跨过钱塘江”。——《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 该书首度联合全国30多家档案馆,以挖掘新的抗战史料为线索,走进历史的幕后,直击现场,力邀著名军事史专家徐焰、马骏、萨苏等,进行生动而鲜活的解读,描绘史料背后隐藏的历史细节与动人故事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说自话的李涵 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从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车,在风雨、大潮和战火的洗礼中,屹立了78载,然而它的命运却是一波三折。在建成后第89天,伴随着一声巨响,大桥的两个桥墩被炸毁,通行中断,而炸桥人竟是总设计师茅以升《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沙龙预告# 08.29 李涵:《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读者见面会 李涵,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环球资讯广播专题节目部副主任、主持人、策划人。曾先后策划主持了《第一资讯》《档案揭秘》《军史解密》《环球军事报道》等节目,并高居环球资讯广播收听榜前三名。沙龙预告|08.29 李涵:《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读者见面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说自话的李涵 1937年11月5日,十万侵华日军从海上偷袭,登陆金山卫,造成了“十月初三惨案”,日军也从此打开了侵占上海、南京的突破口。金山卫被轻易突破以至于“金山卫登陆”成为中国军事史上的屈辱,在军事史料中很少提及,不少战死的将领甚至都有刻碑留名《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说自话的李涵 1945年12月1日下午4点,在枣庄沙沟车站西、微山湖东的一片低洼地上,1000多名日军以小队为单位,向人数不足200人的铁道游击队投降。铁道游击队老队员张静波回忆当时的情景依旧充满自豪,他说:日本人主动地向铁道队谈判求和,这在抗日战争史上还没有过《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说自话的李涵 1929年,高志航驾驶的飞机因机械故障失事,他本人虽然大难不死,但右腿却完全折断。伤愈后,他的右脚比左脚要略短一截。后来,他利用增高鞋底的办法,让左右脚达到平衡,凭顽强的意志留在了队伍中。墨索里尼曾赞叹他的飞行技术在意大利也是数一数二的。《档案揭秘——抗战第一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