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谈读书 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荐书# 《废名谈读书》#大促返场|每满100减50# 本书是废名先生关于阅读经典名著、诗经、佛经的心得随笔集。该书分三辑, 一是“中国文章”, 关乎文章的写法以及读法, 亦是心法。二是“诗以言志”, 关乎诗歌, 名字取自诗经, 而内容又不囿于此, 甚至涉及杜甫的内容要更厚些。三是“格义致知”, 更为远阔交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推荐一位04年的男生笔友,笔友号:433735(笔友号使用方式见我置顶微博)展信佳 你好!我来自广东,是一名高中生。平时喜欢读书,看电视。在高中以来,也学会着长大,渐渐也明白“早岁那知世事艰”的烦恼,也懂得独自面对生活了。在此希望找一个年纪相仿,有共同话题的笔友,我们可以一起谈读书,谈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鲸图荐书# 』书 名:《一弯新月又如钩:赵珩自选集》作 者:赵珩?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文学好书”获奖作者、最后一代世家文人赵珩半个世纪的个人杂忆,谈吃、谈戏、谈读书,谈旧时风物与人文掌故。?在一幕幕往日生活片段的回放中,钩沉半个世纪的社会文化生活史。?作者简介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读书浸润人生——评《温儒敏谈读书》 读书浸润人生——评《温儒敏谈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当一个所谓大家在谈读书心得、治学经验时,他在多大程度上是真诚的?他说的方法真的可行吗?他自己是靠这一套成功的吗?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王力先生谈读书# 读什么书——第一,去粗取精。读书要有选择,区分良莠。第二,由博返约。研究一门学问不能只阅读这一门学问的书籍,而应该从博到专。第三,厚今薄古。“从前人的书, 如果有好的, 现代人已经研究, 并加以总结加以发挥了。”怎样读书——第一,阅读书的序例、 序文和凡例。“序例常常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今天给小朋友讲培根的《谈读书》,大家就一起讨论了一下读书的事情,我让他们互相赠送书里的话我也给他们送了,然后我就问他们你们要送给我什么吧有个小朋友站起来说我想送给你一句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就开玩笑说你觉得我要注意一下性格么她说不是是觉得你很有趣就是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教育当然要改革,但要根据学情稳步推进,而不是巅覆过去,不断“革命”。教育界得了“多动症”,抓不住根本,却不断“出招”,搞了许多有所谓显示度的“工程”,结果“经验”很多,成效甚少,把一线老师都搞“疲”了。《温儒敏谈读书》无非说了一些实话,却出乎意料的受欢迎,一年多来已印八次。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09:43:35
的评论今日#转发赠书# :《毛姆的书单》天才毛姆毒舌而洒脱的文学评论,看大师点评大师,文学爱好者不可错过。深谈读书和哲学,大师毛姆自我成长中的“开悟”经历,勘察人性与人生的本质。洞悉解读24位文学巨匠、53部经典佳作,这份《#毛姆的书单#》里,藏着作家的精神世界; 转?+关?我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史航对扬子晚报记者说,自己就是想借大家关注电影的机会,把自己读书的心得分享给大家。扬子晚报记者 张楠。听八卦掌故、土匪黑话涨姿势了。八卦不嫌多,且听鹦鹉说。最后一种是我在演电影《神探亨特张》”电影背后站着好多书,借电影谈读书。其实好多电影背后站着好多书。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风餐露宿白千层:不同的观点需要举证和逻辑来证明谁更有道理.而不是靠侮辱谩骂.这不是意淫.而是常识.阁下逻辑混乱.语无伦次却和我谈逻辑.阁下满口脏话.理屈词穷拿不出半点站得住脚的道理却和我这谈读书.阁下言语粗鄙不堪.连包容兼爱都不懂却和我这谈墨子.请问这是谁意淫啊?让网友们评价吧[偷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致小乐097 老爸和一个同为工科的朋友冒雨出去,开了一瓶招惹邻桌不时议论的洋酒,大谈读书哲学,历史法律。回寝看的好声音一集,电影两部。这最后一夜也过出了点滋味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苑拾英# 【朱光潜《谈读书》】对于读书方法而言,“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和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的意见。记笔记不但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刺激你思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杨绛谈读书】①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②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韩老师您好!你谈读书法的微博我每条都读得很细。理解得很吃力,直到最近才恍然大悟,你可能真的把一切读书方法都说透了[good]哈哈。我谈一下自己的理解,你巧妙地将脑力劳动还原为体力劳动,当我们说话写作时,大脑马上进入活跃的思考状态。”又有童鞋看懂俺在说啥[泪]俺还没说透,只说了一个侧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名家谈读书】在我们懒惰的人看来,都以为省出来的时间,只是为休息休息,那知人家工作之外,还要读书。省出来的时间愈多,就是读书的时间愈多,使工不误读,读不误工,工读打成一片,才是真正人的生活。 --(李大钊)《李大钊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