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谈读书 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安南科#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朱自清谈读书》,图书馆三楼有藏,索书号:G792-53/1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封面速读# 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中国女排“王者归来”,广州市民热议“女排精神”; 杨澜刘建宏辛夷坞谈婚姻谈女排谈读书; 非穗籍可享免费殡葬基本服务,最高免费金额达1330元;广州健儿里约奥运会夺4金。更多详情:信息时报-2015-...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刚回老家长春,今天(周日)下午一点,吉林大学南校区巨幕影院,我会有一个交流分享会,两小时,谈读书,谈情感,谈啥和啥啥以及啥啥啥。随便来,欢迎你。很少有机会在老家长春办活动,每次都有格外的一种快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又听到了谈读书的讨论,我觉得自己确实该好好看看几本书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思想火炬 @人民日报 所有的公知粉和日杂都在谈读书,你们也在谈读书,但问题就是,某些人读的书越多,越令他倒向卖国,越来越不知忠诚宽容孝顺为何物,学了一堆书里算计构陷他人的手段。鼓吹私有化和颠覆政体的人读的书是最多的。考验的时刻到了,建议你们推荐些真正爱国的书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王蒙《诗酒趁年华——王蒙谈读书与写作》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且每读一次都会有所创造。每个人读书的情况,各有不同。读书是不能替代的,不能用上网替代,不能用看DVD 替代,不能用敲键盘替代,甚至也不能用手机和电子书来替代。阅读包括浏览,但浏览不等于阅读,更不等于苦读、攻读、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钱理群《风雨故人来——钱理群谈读书》我们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书,为了坚守内心的光明,为了保持精神的独立,为了建立终生的信仰,为了追求生命的诗意与尊严。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读书的过程,就是一个物我的回响交流的过程,一方面用自己的胸襟和眼光去发现古人;另一方面,又通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阅读的危险》第二篇曹聚仁谈读书很有趣[哈哈][哈哈][哈哈],刚才站在一排排整齐的书架前有个特别不现实的想法,希望这一层的书能全部装进我的脑子里。。。(省图书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农业那点事#如果谈读书上学开阔眼界,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些话对农村孩子没有太多意义,那么请及时提醒他们,在那些可能改变自身命运的众多努力里,读书应该是成功率最高的那个,值得一试。 合肥·十里庙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王蒙 《诗酒趁年华——王蒙谈读书与写作》用一种喜悦、亲和、感谢或者感恩的情绪,来写这个世界,来写生活。对于文学来说,没有不重要的事,大事要描写,要关注,小事则更加重要。文学让人们感动的恰恰就是某一个细节。文学是最动人的力量,文学是最震动人类灵魂的力量,文学是最能说服人的力量。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梁文道:不正常读者眼中的三个非普通书店」在梁文道的《读者》里看他谈读书,谈读书人,谈经典,谈常识,没想慢慢生出感动。挑选出其中三个有关书店书人的小故事,和大家分享。 戳: 建造我们自己的文化乐... (来自@MONO猫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价值哲学】绝大多数人都早已莫名其妙地丧失了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一本好书的能力,绝大多数人倾其一生也没有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过一本好书,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他们也便只有迷信各种各样的炒作,只有被卷入人云亦云的漩涡,而且无力自拔。如此背景之下,和他们谈读书,自然就是相当危险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与学姐们我们谈生活谈考研谈读书谈老师谈社交,我们还谈了林徽因还谈了绿茶婊,这个最有意思,绿茶婊我倒蛮感兴趣的,我们都有以为,可不知是谁骗了谁,你做的很高,可我更不显山漏水,你赢了,可实际是一败涂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浅谈读书:我这个年龄的人离读书的年代已经很远了,今天来谈这个话题是否有点作秀, 记得曾经有人说“书生百无一用”,这句话证明了现在有许多人认为读书根本就没有用。尤其是那些找不到工作的...文字版>>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长微博_长微博工具_...)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谈读书——以文为媒,煮字疗饥》 ————文·晓然》犹记年少,常捧卷独临窗下,惠风和畅,青藤绕梁,心境两相宜。邻人见《谈读书——以文为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早安】培根《谈读书》,由王佐良先生翻译,这可是400多年前写的。贤人就是贤人,智慧就是智慧,随着时间更显得弥足珍贵,多读经典的书吧,吸收古人或前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