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文化史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化典籍之一,向来列为“五经”之首。三千多年来,它在中国文化史上一直放射着智慧的光芒《周易》的文化价值及其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跨越百年方译成 巴黎发行全套法文版《史记》 跨越百年方译成 巴黎发行全套法文版《史记》 跟沙畹一样,班岜诺教授也是受《史记》非凡价值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中所占地位的启迪,接受续译这部巨著的。他不辞劳瘁,最终在沙畹之后译完了《史记》卷帙浩繁的“列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余氏曾称胡适是“20世纪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一位中心人物 ”,而纵观近代以来的中国文化史,每一时期各有其“中心人物”:清末为梁启超,民国为胡适,五十年代以后大陆为郭沫若。而余氏本人,则可谓近二十年的“中 心人物”。@静嘉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道家与道教有什么不同(西安正一堂清虚子)》在中国文化史上,道家与道教是一对很容易被误解和引发争议的概念。本文通过考察古今学者关于道家和道教的研究,简要梳理出二者的区别与联系。以供大家参考了道家与道教有什么不同(西安正一堂 清虚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法起源:书法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统一国家后,丞相李斯主持统一全国文字,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玩杂谈# #娱乐圈# 娱乐圈里的文玩大叔 | 文玩在古代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并珍藏,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研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就无法写出真正的中国文化史、中国哲学史甚至中国历史。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佛教已然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一部分。在中国发展起来的禅宗,则几乎成为佛教的对立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柳诒徵先生的《中国文化史》到了尾部,感到很佩服先生的历史认识。比如,他虽也有强烈的民族情绪,排斥满人的统治,但依然注意到民初法制政制对清季的继承性,肯定了清季改革;他论述南通张謇的自治,一语指出其弊处在于“绅权太重”,张謇的个人意志太强势,这是南通崛起同时也是南通衰落的大原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关于太极:太极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概念、范畴,太极观念这种迷离恍惚地看待万事万物的现象和本质的人生态度,以及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实则包涵着清醒睿智的哲思,其终极目的是希望人类活动顺应大道至德和自然规律,不为外物所拘,“无为而无不为”,最终到达一种无所不容的宁静和谐的精神领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精彩央视 与你相伴#与李白相比,苏轼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与杜甫相比,苏轼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超然达观。后人评价苏轼,说他是中国文化史上难得一见的“全才”。那么,他究竟有什么独特之处?戳视频,听南京师范大学郦波教授为您讲解![来] 视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中国文化史(上下)》 ★★★★★ “曾以为自己不可能读完这么厚的通史类书,却想不到最近大为柳先生吸引,便决定啃完此书。上古部分最有意思,虽未必合乎史,却对贯通经子群籍大有裨益。中间部分略..”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过他们,是中国文化史的幸运,失落他们,是中国文化史的遗憾。 ——摘自《遥远的绝响》 ——祭死于八月的嵇康[微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儒家网 腐儒@余东海 恶毒攻击“马帮”、唯物主义和当今社会。你们紧随余后,攻击“五四”新文化运动、蔡元培和陈独秀。那么我就要问:应该怎样才能如实、正确书写、说明自“五四”以来近百年的中国文化史和社会史呢?请赐教。@儒生任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海拾贝#【《吕思勉讲中国历史:一部深入中国历史骨髓的经典之作》】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两大通史巨作之一,也是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压卷之作。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沦陷为“孤岛”后,为适应当时大学的教学需要而编写的。原上册为文化史,下册为政治史,全书一气呵成,大家风范洋溢字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二十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新儒家的崛起是中国文化史中的重要现象。这些新儒家的特点是,他们大多有西学背景,甚至就是毕业于西方大学,但在挖掘儒家思想资源并与西方资源融会贯通的过程中,更倾向于儒家传统,并积极地运用儒家思想资源洞悉中国当下社会问题,提出解决之道……。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民国确实好多大师,才子,都是名副其实的 //【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民国为何被誉为中国文化史上第三次盛世 (分享自 @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