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文化精神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00年李光耀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期间表示,在信息时代,儒家价值观已经过时了。他指出在信息时代,最重要的是发扬企业家的创造精神。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显然就与时代的要求背道而驰了。东亚国家要想同美国竞争,必须先改变它们的文化态度,“必须接受一些文化领域的根本变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道”是中国文论的宇宙观和本体论,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宇宙精神、生命精神和自由精神。中国文论中所说的道,固然含义纷繁复杂,但其最有价值者莫过于宇宙精神、生命精神。如前所说,道、境界、韵是中国美学和文艺批评理论的三个原点。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筷子,传承着中国文化,以及民族精神!!!//@橙海花园:[泪][泪][泪]想妈咪了,小时候妈咪经常教我餐桌礼仪,使用筷子之类~[委屈][委屈][委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到今年出现一个【无臂高考文科状元】甚是振奋敬仰…这是意志精神的榜样也是中国文化的力量…希望国家和院校放大门槛好好关照英雄[带着微博去旅行][泪] CBD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的相会中,富有进取精神的西方学者很快对中国文化做出了反应。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的德国数学家和哲学家莱布尼茨发现邵雍的先天易图与其二进制数表的一致性。法国传教士白晋曾寄给他邵雍的先天易图,从他的回信可以看出,他更关心的是如何借助易经符号发展普遍语言问题和神学问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任侠”,有担当的,不是儒家的士大夫,而是墨家的死士,这种精神在中国文化的脉路中,已经中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汉服不只是一种服装,它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传承的是中国盛世的气象,汉服内敛庄重也清逸出尘,有一种类似文人风骨的东西,汉服包括的东西更多是精神上的,就像图腾的存在,这种有丰富历史文化内容,不是那种只为了钱只为了赚收视率的浙江卫视和周立波能懂的,做节目能走心吗?[泪流满面][泪流满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奠基者》易中天:撰述了西周建立井田制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的背景、内容及对中华文明的形成的重大影响,并与希腊文明和亚述文明做了比较,提出对中国文化精神新的概括。易教授讲授的特点是宏观总结,脉络清晰,逻辑分析,层层推进。这套书会带给史学爱好者不同凡响的启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英国把中国国画归类于水彩画。从其载体工具和成画过程看这无可非议。由于中国字具有意象象形及其结构的表意性,且以思想文化认知与表出的系统性为基础,给人自由遐想表现空间。它成了代表中国文化的符号,为统治者独占,也成中国士大夫及文人的精神支撑。唯如此,它偏执。并排斥近缘艺术形式、固步自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击蒙】刘清平说:“只有古希腊人才把通过逻辑思维的理性能力认知(而非改造)世界的好奇心(而非实利欲)放在了首位。基于逻各斯的求知欲正是古希腊哲学特别推崇的认知理性精神。”云,以此贬低中国文化。殊不知大学以格物致知为八条目之首,充分体现了儒学的认知理性精神和“认知世界的好奇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些人指责当前佛教如何如何。其实佛教最烂也就这样,还能烂到哪里?基督教可是历史最好时期。另外这问题不是佛教引起的。一方面是受现在政治影响,一方面是中国文化精神价值缺失导致的。人们只追求现实的可成功的物质的,这个祸根是春秋诸子百家种下的。现在不过是人人掌握了这个唯成功论的智慧而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文化,博大而精神分裂啊[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赵氏孤儿★★★★,这部电影渗透的太多中国文化和精神。这是做的好的,但是该做的没做完,这就是《赵氏孤儿》的最大毛病。这必然到来的复仇没完,就好似断掉了一口气,它本该比开场还有画面感,更能感染人心。电影的前一部分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微博电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匠学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是中华文化的根本,是民族情感、个性特征和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五千年中国文化的智慧结晶。他借助民族大众不断地结合自身生存实用与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造与积累,将民族本源文化发扬光大,并影响着世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传承中国文化 发扬艺术精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们一直叹息,中国为何出不了大哲学家、大诗人、大科学家,关键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实用品格。这些大家,无论就人生还社会发展来说,都不可能短期成就的。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必须改造中国文化的实用品格,中国才可能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