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中国文化精神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文化中有种食物崇拜,吃某某好,我老爸就特别相信吃黄鳝,吃黄鳝对肠胃好,提精神,经常吃长寿…… 吃萝卜好,萝卜对肠胃好,初生的婴儿喝点萝卜汁一生肠胃都好…… 吃黑芝麻好可以黑头发…… 吃……可以壮阳……现代医学中再加入中医正是莫名其妙 盐城·阜城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文化大多数是精神病文化,整体上说是病态文化不为过。 //@忆仔爱乒乓:这的确是很恶心很不尊重人的做法,不过,当事人一口咬定不喝,谁也奈何不了你。只是,在这个环境下,你如何取舍。文中父亲烂醉打家人,更多怪他自己,第二才是酒桌文化。 //@白衣咸饭: //@大圣统计: [喵喵]酒桌文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吟诵经典文献,吟诵诗词文赋,吟诵一切汉文作品。吟诵着创作,吟诵着欣赏,吟诵着学习和记忆。吟诵就是汉诗文的活态和原貌。吟诵才是汉语文的原生态形式。吟诵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付亚胜先生经常观看凤凰卫视窦文涛主持的锵锵三人行节目,从中受到了很多启示。付先生突发奇想建议聂辰席台长,在央视开办一个“花开四人行”节目。这个节目要体现中国精神、中国灵魂和中国文化,既要有创新点,又要有亮点,紧跟时代步伐,融入改革开放洪流。新台长必须体现高智慧和高水平,开创新局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说去拜拜祈祷一下,那是迷信的作法;想靠佛菩萨保佑自己,老实说,佛不大管你这个闲事,佛就会告诉你去保护自己的方法。这一点与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一样的,[ali微博益起来]自求多福,自助而后天助,自助而后人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西方历史是一种神本文化,有着强烈突出的宗教精神,上帝是最高的信仰,抵达彼岸世界,是人们精神的最高寄托。中国文化则强调人本精神,呈现出重现世、重人伦、重人事和敬宗教 ,远鬼神的整体趋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东西方的孝不同。圣经认为孩子并不属于父母,所有的孩子的灵魂都属于神,父母是替神养育和精神上引领孩子。因为父母具有传递神的精神的作用,所以孩子对父母需“孝顺”,但孩子拥有独立的灵魂。中国文化认为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世俗理解,孩子的身体、意志和灵魂都受孝道约束。 武志红说孝道是大恶,建评的五点意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一起中国文化公益中心乔迁之喜# 广西“山区支教行”启动仪式暨“在一起中国文化公益中心”、“华人书画院”于2015年迎来了乔迁之喜。 到场嘉宾在活动现场自由参观交流深切感受在一起中国文化公益中心的内涵以及精神公益文化公益物质公益的参与氛围。地址:南宁市兴宁区望州路298号万里汽配城A-3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上海敬武-专注于少儿武术 中国武术,伴随中华文明4000多年流传至今,是捍卫我族文明迄今屹立不倒的、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不可割裂。它将引导我族携中国文化带领世界人民走向精神与物质并存的高度文明,是我国以文化崛起、文明治国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之一。 上海·上海敬武 少儿武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刚刚通过@微盘 下载了"论中国文化的精神.doc",推荐给大家! 论中国文化的精神.doc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被传统意义体系认为是异常、偏离、幻想甚至疯狂的方式,却向新的意义开拓前进。 价值的体现在于------疯狂、幻觉的极端个人化经验,对中国文化体系和文体的颠覆,以及重估价值的文化批判精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烦透了那些讲什么中国文化,儒释道的书,满纸荒唐言!什么正见正志?什么止观禅?什么放下与放不下?存天理,灭人欲,那么多穷人谁有空陪你成天精神世界了?好一个品味,还有那么多人连吃饭都成问题还品个什么味?不接地气,真是够了。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沙河校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光明日报: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综述。世界儒学大会:一个高端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天、道、仁:中国文化的内核。德、礼、孝: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多元、秩序、公共性、软实力:儒学的时代维度。儒家‘公私’之辨的内涵是‘合私成公’,所表达的是藏富于民的社会理想和治理方式网页链接 值得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们(中国人)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有组织形式的宗教),而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神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基本的不同。” 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年书单,四大圣者: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沈从文九讲,食物:味道的历史,论语今谈(李厚泽),中国文化精神(张岱年),小词大雅(叶嘉莹),黑暗心理学,未来30年:改革(郑永年),金融危机简史:2000年来,google工作整理术,马拉松终极训练指南(芝加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掌阅iReader阅读分享#“中国人不以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为生活中最重要、最迷人的部分。……中国文化的精神基础是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不是宗教(至少不是正规的、有组织的那一类宗教)。……这一切自然标志出中国文化与其他主要文化的大多数,有根本的重要的不...@掌阅iRea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