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陈平原老师新书《“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即将上市,豆瓣链接网页链接 //@颜浩003: //@季书白://@刘宗迪L: 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月亮]《“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陈平原:报刊出现后,中国人的生活变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这本新作《“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就是从报刊和出版的视角来看一百年前的这场思想运动。在陈平原教授看来,大众媒介在建构“国民意识”、制造“时尚”与“潮流”的同时,也在创造“现代文学”。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陈平原:报刊出现后,中国人的生活变了_文化课_澎湃新闻-The Paper 网页链接 今年正值“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新文化运动”也成了学界和出版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这本新作《“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就是从报刊和出版的视角来看一百年前的这场思想运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up抽奖#陈平原老师新书《“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近日在我社出版,本书从“报刊”及“出版”的角度,谈论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探讨了大众传媒对“现代文学”的建构。转发本微博,关注@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我们将从中抽取一位,赠送该书新书一本。抽奖结果会于本周五上午公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众媒介在建构“国民意识”的同时,创造了“现代文学”。 其之不同于“古典文学”,除了众所周知的思想意识、语言工具等,还与其生产过程以及发表形式密切相关。五四与新文化的研究已经很多,陈平原《“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从“报刊”及“"出版”的角度,讨论了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国学书讯# 【陈平原:报刊出现后,中国人的生活变了】今年正值“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 “新文化运动”也成了学界和出版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平原的这本新作《“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就是从报刊和出版的视角来看一百年前的这场思想运动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陈平原又出新作,《“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4月版,赶紧网购一册。陈的文章语言上绝无理论名词术语的堆砌,因此非该专业人士读起来也很有兴致。另购周宪《从文学规训到文化批判》,译林出版社2014年10月版。两位教授一北一南,都代表着当下文学学科的最高水准。@水上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 “强推!!!”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博雅书坊微书单】2015年4月新书来啦!《小词大雅:叶嘉莹说词的修养与境界》 《法官能为法治做什么》《琳琅》《法兰西组曲》《看得见的二战史》(上下卷)《看得见的日本史》《马丁•盖尔归来(第二版)》《“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瑟克论瑟克》《城市的自觉》博雅书坊微书单 | 2015年4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 “强推!!!” “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 (豆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旧眼读新书,新书皆旧;以新眼读旧书,旧书皆新。” //@宪阁微观:平原君新著,目录见豆瓣“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 (豆瓣),文章结集。//@北京大学出版社文史哲事业部: 陈平原老师新书《“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即将上市,豆瓣链接 网页链接 //@颜浩003: //@季书白://@刘宗迪L: 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陈平原老师新书《“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终于出来了。豆瓣链接“新文化”的崛起与流播 (豆瓣) @杨早 @颜浩003 @Peng-Chunling @倪雪君 @袁一丹 @卫纯swordw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