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曾国藩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郑容和# 曾国藩说,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品格不会坏到哪去;一个品格好的人,一生的运气不会差到哪去。-----现在读书的厚度决定今后远行的长度!手不释卷,做更好的自己!@郑容和89 我喜欢你的作品《y》#爱就爱郑容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吴三桂反,无异于太平天国起义;但康熙便不得不用汉人,周培公却落得如此下场;不得不佩服曾国藩;可周培公其下场,满清距亡不久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半。” ---曾国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古人家风十向度】“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千年来,我国共出版家风类专著120多部,有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宋代朱熹《家训》、晚清曾国藩《家书》……净化社会需要清洁官场,更要传承良好的家训,涵养高洁的情怀。如此,于家这是风范,于国即为脊梁。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名言】1、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2、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3、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4、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做事处处谨小慎微,但胆气颇正,胡雪岩做事处处圆滑变通,但圆内有方。做事首先要正胆气,切勿胆怯,行事一定要知进退,游刃有余。天下之大事莫过生死,所以外界种种何必太过在意,不应有仇恨,不应有悲伤,天下事皆为我所用矣。人生在世毫无畏惧,正气正胆方可勇往直前。我之所缺少胆气,应改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排版很好,制作的很用心,顶一个! 对电子书《曾国藩传-2956.mobi》的评论via@读远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很喜欢“第1集 《曾国藩的那些事》”内容很精彩,小伙伴们一起来听吧!(@凤凰FM电台 曾国藩的那些事)第1集 《曾国藩的那些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曾国藩说五勤:“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带着微博去旅行#我们做人常有两个小问题,一是粗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一句话伤人。二是着急,遇到事情稳不住,一点小利就抢。往往适得其反。曾国藩强调“慎”字可以超越:“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顾人情,则畏人言;凡人有所畏惮,则过必不大。从细节化解:一在游戏如打牌时守规矩,二人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谈曾国藩办事兼传教之能》曾国藩是一个善于传教之人。传教首先要传给自己,因此,它的第一好处是修身以自强。最终达到了胜不骄、败不馁、居安思危、处变不惊的境界。传教的另一个好处,就是能将志同道合谈曾国藩办事兼传教之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从什么时候开始,总觉得赤果果的真实最让我心欢喜。然而,追逐真实简约久了,才意识到现实社会的法则并非如此。洞察人性,难免失望。或许,正应该像曾国藩那样,内圣外王,方可得以善终。修炼,不遗余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下午去了长沙岳麓区坪塘乡桐溪村休龙山曾国藩墓凭吊,叩首祭拜。作为一名湘人,对曾文正公很崇敬。现在当地区政府拨款对墓地与古桐溪寺一并修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990年出生男性1/6孤独终生#《保富法》的作者聂云台先生,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外孙,曾任大中华纱厂董事长兼总经理,民国时上海首任商会会长。他从自家的经历和在上海所见所闻的富人家庭的变迁,来谈富裕人家的持久发达之道。财富大洗牌的当下,最值得细读的好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00年1月,张宏杰出版了《千年悖论》。除原有的“合金体”散文,如写曾国藩、慈禧、袁世凯、朱元璋等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文字之外,张宏杰还敞开心扉,回顾了自己的投稿生涯以及不同阶段的生命体悟,畅叙对自我、欲望、爱情、记忆等的看法,同时披露了数枚此前从未示人的童年和文学青年时期的照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十年后,重读《曾国藩家书》。遥想当年他写下这些文字的情景,一定也如今夜一样夜色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