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与对抗下载
- 电子书名称:交流与对抗
- 电子书分类:历史
- 电子书作者:桑兵
- 电子书类型:TXT/PDF
- 信息来源:豆瓣
- ISBN:9787549564095
- 出版时间:2015-5-1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标签: 历史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 日本 清史
文档说明:
- 一、《交流与对抗》是作者【桑兵】创作的原创小说作品!
- 二、谁知我电子书免费提供TXT小说,TXT电子书下载。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均由网友提供的网盘,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如果您认为本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该链接删除。本站不负一切责任!
交流与对抗目录
第一节 问题与取向
第二节 史料的整理与解读
第三节 并非多余的话
第二章 甲午战后的中日关系与留日学生发端
第一节 旧说之疑
第二节 新说之据
第三章 “兴亚会”与戊戌庚子间的中日民间结盟
第一节 日本对华团体与上海亚细亚协会的渊源
第二节 东亚同文会成为主导
第三节 中日民间同盟的影响及其局限
第四章 辛亥时期的变政与日本
第一节 游学与游历
第二节 东学的笼罩
第三节 变化未必是进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烨钦:[哈哈] //@烨钦:对孩子的爱应是无私的,参杂半丝的回报心理,这种爱就变了味,就变成了追逐自己不曾实现的梦想,就变成了孩子的噩梦,那对孩子就是一种痛苦,结果是孩子的逆反与对抗。故,对孩子做到无私的付出,真诚的对待,平等的交流,换位的思考,也许孩子就会改变很多。望所有的孩子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对孩子的爱应是无私的,参杂半丝的回报心理,这种爱就变了味,就变成了追逐自己不曾实现的梦想,就变成了孩子的噩梦,那对孩子就是一种痛苦,结果是孩子的逆反与对抗。故,对孩子做到无私的付出,真诚的对待,平等的交流,换位的思考,也许孩子就会改变很多。望所有的孩子勤奋,天下的父母明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美关系几十年来就是在合作与对抗中渡过的,军事交流更是如此。要走出这个怪圈似乎很难,除非世界大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ultrasonic-wave: //@傅炯John: 这就可见我们教育的"成功“了,在课堂上,你可能看的是学生们的漫不经心,但是,一出国,大陆生立马成为"卫国斗士”,完全没有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欲望和技能,代之以"国家利益为本"的攻击与对抗。 //@罗振宇:敌我阵营思维+极端对抗情绪,这俩病不治好,其他的也就不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就可见我们教育的"成功“了,在课堂上,你可能看的是学生们的漫不经心,但是,一出国,大陆生立马成为"卫国斗士”,完全没有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欲望和技能,代之以"国家利益为本"的攻击与对抗。 //@罗振宇:敌我阵营思维+极端对抗情绪,这俩病不治好,其他的也就不用治了。 //@骆新:“大陆式谩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你们说你们最珍贵的是你们的自由民主,可是统一并不意味着就是去剥夺你们的这些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你们现在阻挡两岸交流,有的媒体甚至不惜以各种方式挑起两岸之间的仇恨与对抗,真的对台湾好吗?你们挡服贸协议,最终是害了台湾经济,马英九也是害台湾,也许两岸的ECFA根本是马英九玩弄大陆的把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来哈参加论坛侃侃网络安全】11月1日,“网络安全新威胁与对抗技术”论坛将在哈工大举办,届时有多位信安行业专家学者到场,就热点安全课题进行探讨和交流。持高校教师证、学生证及贵宾证参会人员,可直接入场。其他欲参会人员登录网页链接下载参会回执,填报至[email protected]。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欧洲冠军联赛决赛50年大历史[转帖] - 1945年德国在二战中投降后,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足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全面开始复苏。各国国家队之间的交流与对抗,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 1950年,第四届世界杯在巴西举办,30个国... @华声 (分享自 @华声论坛官方微博)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10届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的颁奖仪式与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实践交流会将于明天举行,届时,来自高校、企业等组织的专家、学者将与参赛选手一道,对当今信息安全形势、技术创新等展开交流讨论,欢迎大家关注和参与。 时间:8月16日08:30,地点:北京邮电大学科技大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10届(2013)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竞赛(ISCC2013)暨信息安全技术创新实践交流会将于14-16日在北京理工大学举行。本次线下赛选手从全国4000多位选手中脱颖而出,代表了当今大学生在信息安全领域的最高水平。今天下午参赛者已经全部抵京,明天线下分组对抗赛将正式开始。欢迎大家关注。@BIT_ISCC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宅了的秀才: //@凤凰网历史:交流才能消除误会,封闭与对抗只能增加矛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開展中美戰略对話、加強多領域交流很必要和重要。分歧必然有,需求同存異。單純強硬與對抗不行,無原則軟弱退讓則會越來越備背動。怎麼辦,你我都懂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柴静说,做到后来发现做记者最基本的是要平和,是尊重,把对方真正当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 其实,做律师也不外如是,平和、尊重是最基本的素质与人性,有了平和与尊重才会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才会减少对立与对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现代文明是一种更高智慧的交流与对抗。有点像韩剧。表面礼貌,内在矛盾激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劳月时评#美国总统奥巴马和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11日在第七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会晤说明了两个道理:1、交流与沟通永远比孤立与对抗要好。2、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与朋友。希望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奥巴马和劳尔-卡斯特罗举行正式会晤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慈悲。细细品味,有深厚意味。共事是缘分,以最大的善意看待对方,放弃抵触与对抗,增加交流与信任。谁都不想主动当你的对头。家人也如此。愿你牢记他们的好,原谅他们的有限。愿自己的心扩大再扩大,容得下自己的忧伤,容得下别人的不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贵~~//@名探偵兎美酱: 快看桑师@倚窗而歌 //@洋风汉魂:考虑读一下。//@宪阁微观: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by桑兵//@六平斋旧主人: 这个可以有 //@弹来弹去的Money:师姐威武!转转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学时特别受推崇的学者桑兵终于出书了,一结连理于广西师大“理想国”,关于中日关系——《交流与对抗》,有兴趣的老师或历史爱好者可以购置,收藏佳品,阅读心品[嘻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桑老师!!!//@设定控: //@洋风汉魂: 回复@华盛顿56:是论文集,从目录来看基本都是他最用力的点,所以我还是要期待一下的。 //@华盛顿56:应该是他第一本 中日问题 著作 桑教授 近期喷涌了 //@洋风汉魂:考虑读一下。 //@宪阁微观: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by桑兵 //@六平斋旧主人: 这个可以有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快看桑师@倚窗而歌 //@洋风汉魂:考虑读一下。//@宪阁微观: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by桑兵//@六平斋旧主人: 这个可以有 //@弹来弹去的Money:师姐威武!转转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交流与对抗》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亚马逊 再买好书减10元# 促销活动开始啦,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 北京贝贝特 。 (分享自 @亚马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书】《交流与对抗》收录了作者桑兵有关中日关系的十余篇专题论文。此外,作者还分别以梁启超、戴季陶、孙中山等为例,分析了戊戌辛亥之间,在国际格局和两国实力对比不断变化等种种复杂因素的影响下,他们对日态度的发展和变化脉络,丰富了读者对于日本在近代中国知识与制度转型中所起作用的认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交流与对抗》,正是我最近想要了解的一段历史,要纳入书架//@CSSCI_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日关系】近代史名家桑兵,积多年研究之功而成的《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 ,刚上架,马上加印了,那就再推荐[嘻嘻]。中日必有一战吗?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在交流与对抗中理解近代中国的转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交流与对抗》 “终于又见到其的著作了!”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刘公岛甲午海战博物馆《马关条约》签订场景模拟摄影:Adam Xu桑老师的新书《交流与对抗:近代中日关系史论》终于新鲜出炉,这是一本“立”得住的...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看『剪不断,理还乱 | 中日的交流与对抗』剪不断,理还乱 | 中日的交流与对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交流与对抗》 “必收!!!”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知书达理#新书《交流与对抗》,收录了作者桑兵有关中日关系的十余篇专题论 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甲午战后中日关系的走向与变动,集合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作者力求从取法和材料两方面提升中国中日关系研究的水准,以改变目前相关领域在国际学术界所处的不利地位。记者 李月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