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西方的中国形象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买了一本黄仁宇的《大历史不会萎缩》,上次读完《关系千万重》就一直在找他的书,另外买了这本丁韪良著的《中国觉醒:国家地理、历史与炮火硝烟中的变革》,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这个专题也是我一直关注的,中华书局有一套十本的丛书,可收可读!@南昌拾得书屋 @琥珀书店 @八月_z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大汗之国》 ★★★★ “真的是很顺畅的文笔,没有通长翻译作品的别扭。东西方从交流至今,也许还是隔着迷雾互相观望试探。书中以四十八的人的视角,从古到今叙述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变迁以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向是有种困惑 在于何以有人,而且是诸多人等 是对自己国家的阴暗持之以恒 对成就鄙夷 对进步嘲讽 及至今看到一段“西方的中国形象毕竟是西方人自己建构的。他们的眼睛里嵌着自己历史文化的瞳孔,因应着当时当地不同的现实需要,故此对于中国的反映有真实的一面,也难免有变形,歪曲的一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专访《中华的故事》主持人】英国自由撰稿人崔莹:中国春节前后,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六集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受到各方赞誉。我最近采访了这套纪录片的主持人迈克尔•伍德,请他谈了他拍摄这套纪录片的缘由、拍摄的历程以及他对西方媒体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看法。专访《中华的故事》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感悟】李小云(中国国际发展研究网络主席,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我们的对外援助正在成为支持中国发展的很重要战略,发展援助,对外援助也不能完全是我们的工具,他也是和中国形象平行出去的国家道德的形象。我们的对外援助,最重要一点,就是千万不能够步西方的后尘。(世纪大讲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联想到前苏联的“星球大战”。我们在宣传自己的子弟兵,西方人立刻以为你在炫耀武力,我们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中国形象宣传片达高楼、大马路、大明星——世界对这个新兴的庞大经济体心存疑虑,再看见我们把真金白银,真刀真枪用在明面上,更觉着这个国家恐怕 “欲行不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人的精神》是“晚清怪杰”辜鸿铭的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著,亦名《春秋大义》或《原华》。晚清以来,中国形象被严重扭曲。学贯中西的辜鸿铭,用自己的笔维护了中国文化的尊严,改变了部分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轰动西方,后被译为多种文字。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越共起码还在和中国政府打交道,但是马尼拉倚仗美国的保护在国际上上窜下跳,我们的媒体在国际上还是缺少知名度,要把我们的声音告诉西方的民众,平衡菲律宾扮演弱者对中国形象的影响,主权真的没商量,要强硬要智慧。 社评:海牙的仲裁庭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网页链接 中国人不是无神论者,而是更为原始的多神论者。中国不是开明的君主专制,而是依靠棍棒进行恐怖统治的东方专制主义暴政的典型。中国不是富裕的国度,而是一片贫困的土地;不是社会靠农业发展,而是社会停滞于农业”。(周宁《西方的中国形象史研究:问题与... 分享自Kindle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论中国形象!正在美国访学的朋友在微信上,写了一篇自驾游手记(如图)。文章短小精干,一个良心文人的情怀跃然纸上。我的留言是——美国的魅力不在于高速公路,而在于其100多年探索之后,行之有效的各种制度设计。中国近三十年成就斐然,但西方对中国的偏见仍然固执的存在,这说明中国在过去的很多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偶然翻看美国人明恩溥的《中国乡村生活》,时事出版社1998年出版的。这一系列《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图书,其中主编之一居然是野夫。不知道此野夫,是不是彼野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专访《中华的故事》主持人】英国自由撰稿人崔莹:中国春节前后,英国广播公司(BBC)播出了六集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受到各方赞誉。我最近采访了这套纪录片的主持人迈克尔•伍德,请他谈了拍摄这套纪录片的缘由、拍摄的历程以及他对西方媒体所塑造的“中国形象”的看法。 专访《中华的故事》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组图:西方媒体图片上的中国形象变迁(组图)——抗日战争时期,这张中国士兵肖像出自摄影师卡帕之手,并成为当年《生活》杂志的封面人物,让美国及世界了解了中国抗战的决心,赢得了广泛支持。 (分享自 @新浪图片) 组图:西方媒体图片上的中国形象变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组图:西方媒体图片上的中国形象变迁(组图)——2007年1月22日出版的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文内标题用的则是《中国世纪》 (分享自 @新浪图片) 组图:西方媒体图片上的中国形象变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 网页链接 ( 分享自 @鲜果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组图:西方媒体图片上的中国形象变迁(组图)——中国蛋糕1897。自工业革命之后,西方世界日益强大,中国却成为停滞、专制的帝国,来自西方世界的人们一次次的被这个高傲、封闭的帝国拒之门外,一次次被无情的羞辱,中国成为无礼、野蛮的象征。(来源:新 (分享自 @新浪图片) 组图:西方媒体图片上的中国形象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