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西方的中国形象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唯有亲见中国,才能真正了解这个独特的国家。”这是美国著名电视制片人乔希·塞利格结缘中国30年的感悟。西方很多人并不了解中国,出于意识形态立场经常污化中国形象,失去了道德底线!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中国现在对外的形象无论是龙、熊猫、还是战狼,西方都不喜欢,只要中国蒸蒸日上,在他们眼里中国形象就是邪恶。这其实也是我们自己的问题,为什么要让讨厌你的势力,喜欢你呢?用中国实力碾压他们,让讨厌你的势力,只剩下乞求、哀嚎,恐惧,中国电影怎么拍他们只能说好,就行了。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牛博超话央视《中国宝藏》从“家族与祖先”、“汉字的力量”、“国际化中国”、“中国制造”、“科技的艺术”和“饮 食的艺术”等六个方面,以深入浅出的方式,介绍中国的文化传统与价值理念,同时也为观众呈现出 一个当代中国的形象。本片以西方人的视角审视中国的传统与现代,使得其在国际传播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热视讯】《好莱坞的阿谀奉承》频繁出现的中国彼得的新作《中国版》也将于6月在北美上映。这部电影预定在中国上映,但与北美版不同,有什么不同?其实是从中删除对中国形象不利的部分。也就是说,一个是为西方观众拍摄的。一个将瞄准中国市场。果然中国有市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2020年12月11日✔️英语✔️文献?做真题?周宁著《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古华著《芙蓉镇》,人民文学出版社。?心态浮躁,就看了会小说不会毕业的时候现当代看的比古代还多吧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比较典型的就是今年推特、脸书等社交媒体平台有计划地删除了上万中国人的社交账号——原因仅仅是因为这些平台怀疑这些账号背后有“中国官方”的支持。实际上被推特、脸书删除的账号很多只是转发了一条客观报道中国的新闻而已。所以,在号称言论自由的西方,涉及中国的声音恰恰最不自由。中国形象在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英国自民党前党魁凯布尔爵士的新书如何看待中国?》FT中文网 一个月多前,凯布尔爵士(Sir Vince Cable)将其新书《与中国接触:避免新冷战》发给我。该书已正式在亚马逊上面世。此书不左也不右,描述和判断了一个与西方主流观点不同的中国形象和未来 #与中国接触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山河故人# 不是大师级手笔,但依然很牛掰!能记录历史,把自己的感情和思考通过作品展现出来,还能感动别人,就已经很好了。豆瓣评论喜欢的认为是他最好电影,不喜欢的无感,还总有一撮臆想他专门黑中国形象卖给西方的。人的知识储备、情感经历、主观判断都可以差距这么大,这就是高级动物,低级动物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9 13:44:02
的评论【热视讯】【在好莱坞频繁地说“恭维话”,在中国“中国版”“僵尸世界大战”将于今年6月在北美上映。在中国也上映,和北美版不一样。哪里不一样?也就是说,删除对中国形象不利的部分。也就是说,一部分是为了西方观众而拍摄的。一部分专门应对中国市场。果然中国有市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向是有种困惑 在于何以有人,而且是诸多人等 是对自己国家的阴暗持之以恒 对成就鄙夷 对进步嘲讽 及至今看到一段“西方的中国形象毕竟是西方人自己建构的。他们的眼睛里嵌着自己历史文化的瞳孔,因应着当时当地不同的现实需要,故此对于中国的反映有真实的一面,也难免有变形,歪曲的一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大汗之国》 ★★★★ “真的是很顺畅的文笔,没有通长翻译作品的别扭。东西方从交流至今,也许还是隔着迷雾互相观望试探。书中以四十八的人的视角,从古到今叙述了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的变迁以及..”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买了一本黄仁宇的《大历史不会萎缩》,上次读完《关系千万重》就一直在找他的书,另外买了这本丁韪良著的《中国觉醒:国家地理、历史与炮火硝烟中的变革》,十九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这个专题也是我一直关注的,中华书局有一套十本的丛书,可收可读!@南昌拾得书屋 @琥珀书店 @八月_z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其中一张反映的应该是中国的某个时刻,大部分国人无感,但是几乎就是西方的人眼中根深蒂固的中国形象的代名词……其它的时刻,估计大部分国人都熟悉,但是反而反映的都是米国等西方国家的某些时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天买的书还有《存在巨链》、《文化记忆: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回忆和政治身份》、《论灵魂的激情》、《西方的中国形象》、《法国哲学史》。北大出版的这套“历史的观念译丛”我买了不少,很不错。《存在巨链》是观念史研究的名著,终于有了中译本。《论灵魂的激情》是哲学心理学的里程碑式作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了史景迁~~《大汗之国》,从马可波罗开始,系统的论述西方人笔下中国形象变化,特别是最后分别写到了卡夫卡、博尔赫斯、卡尔维诺笔下的中国,多么星光闪耀的名字。至于史景迁其人,争议颇多,我觉得这种争议留给史学界作为学术讨论更为合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刚刚通过@微盘 下载了"周宁 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PDF",推荐给大家! 周宁 永远的乌托邦:西方的中国形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