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书边杂写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竹窗记趣#【书边杂写】《曲洧旧闻》尝记:“宋次道居春明坊。昭陵时,士大夫喜读书者多居其侧,以便于借置故也。当时,春明宅子比他处僦值常高一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竹窗记趣#【书边杂写】我自己原本只有不多的几册书,可是十七年前的某一天黄昏,忽然楼下开到一辆卡车,跳下一群壮汉,七手八脚竟把我床头屋角的书“全受全归”地搬上卡车开走了。之后,我记得我的老母舒心惬意低声叹了一口气,喃喃道:“这么着,屋里倒是宽敞了。”我猛地一震,深感内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竹窗记趣#【书边杂写】《蒙田随笔》里有一篇《我的书房》,文中说,他曾经打算不惜破费建一条与书房相并的长廊,“长一百步,宽十二步。”他说:“隐居之处都得有散步场所,如果我坐下来,我的思路就不畅通。我的双腿走动,脑子才活泼。”想起这节话,是在我读姜德明的《书廊小品》而且读到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竹窗记趣#谷林【书边杂写】揣在“自家怀里”有什么好处呢?好在可以于书前书后天头地脚随意涂抹——有时摘抄相干甚或不相干的资料,有时记录阅读中一闪而过的飘忽联想,那至少比另外备办笔记本、日记册来得省事,也管用——倘若雨窗雪夜,有闲无聊,突然心血来潮,想要翻检一下记忆的夹袋那当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周末小结:两天阳光和煦,有转暖的趋势。去美容院洗了一回脸。翻完张宗子的《书时光》与谷林的《书边杂写》。其间看法国电影《情迷维纳斯》作调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谷林整理《郑孝胥日记》,曾写有《白采和子木》一文,当年读《书边杂写》犹有印象。今日拿出来重看,则此老记忆也甚劣。他说:从日记语气看来,郑与徐申如是旧识。其实徐申如在该日记中出现多次,此前常有记载,他作为整理者何以不知?莫非他整理日记是不按先后的,故尔未见?这个可能性应该不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边杂写》(谷林)之《我才无用亦天生》:“这本《红楼梦人物论》乃将令人憬悟:不会读人生这本大书,毕竟读《红楼梦》也只能浮光掠影,只读得一层表皮。我们穿行人丛,摩肩擦背而过,耳目徒长,闻见杳如,去者勿思,空无所得,只缘生就的这样一块心版——不感光的胶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睡前,读完《书边杂写》(谷林)之《且当它书房一角看》,谈梁漱溟和胡适笔战,特别好。可以睡了。晚安了,各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觉醒来,还来书房,读《书边杂写》(谷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淞滨琐话。名人手札百通。近代名人手札精选。落英散记。艺林丛录。双照楼诗词稿。海藏楼诗集。周作人俞平伯往来书札影真。童谣研究手稿。周作人印谱。书边杂写。甲申年纪事。胡适联升往来书札。智慧的灯。巴黎都暗淡了。张家旧事。昆曲日记。容安馆札记。板桥杂记。前尘梦影录。春游锁谈。琉璃厂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