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剑桥中国经济史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我很同意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教授万志英在《剑桥中国经济史》引言中表述的观点,"现代经济的增长并非主要源于市场的扩张,而是源于新知识和新技术所孕育的创新(前现代的经济增长同样如此)。经济史学家对市场过分关注而忽略了其他制度因素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的影响一一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忽略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李伯重:《“经济史的写法——读〈剑桥中国经济史〉”(笔谈)·导言》CNU古代经济史『李伯重:《“经济史的写法——读〈剑桥中国经济史〉”(笔谈)·导言》』李伯重:《“经济史的写法——读〈剑桥中国经济史〉”(笔谈)·导言》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剑桥中国经济史》序言里引用的文字“我们每一代人都需要重写历史,因为每个时代都会产生新问题,探求新答案。——斯塔夫里阿诺斯”“因为过去发生的事件本身没有改变,但是现在改变了,每一代人都会提出关于过去的新问题,发现对过去都有一种新的同情,这是和他们先辈所不同的——希尔。”“现在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一一古代到19世纪》说从隋唐时期开始,"东亚逐渐演变为一个拥有共同文明的独立国家共同体,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不畏高山远——在1913年时,中国在全球商品出口中所占的比重是日本的两倍,到1929年时又出现了50%的增长。1933年时上海聚集了40%的中国现代工业。——万志英《剑桥中国经济史(从古代到19世纪)》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在读万志英老师《剑桥中国经济史》时,想起刘志伟老师的这些教诲。学科的借鉴,需要体会概念背后的语境,否则可能沦为概念的“奴隶”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读过图书《剑桥中国经济史》我的评分:★★★☆☆ (来自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每日一书# 《不平等社会》关于作者沃尔特·沙伊德尔,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和历史学教授。同时,他也是人口统计学、经济史学等领域的专家。沙伊德尔已经出版了十几部著作,包括《罗马与中国》《剑桥希腊罗马经济史》等,并在前现代社会和经济史、人口统计学和比较史学等领域发表了大量文章。关于本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3 18:38:08
的评论本週總結:論文:《清代中葉江南糧食供需與糧食貿易再考察》、《清末民國年間日本對華調查報告中的財政與經濟資料》專著:《中國經濟史研究新探》、《王氏之死》、《廿二史劄記》七卷110條、《劍橋中國經濟史》7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