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论天人之际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前两天看余英时的《论天人之际》也是在讲中国是内在超越。。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顾家宁:王霸之辩与天人之际——黄宗羲心学的政治之维】以人事积极承接天运,正是黄宗羲论“天人之际”的精义所在。君子之于天命,在持中守正居易以俟之外,更应主动承接积极实现,不仅要有“俟命”之品节,更应具备“造命”之担当,体现出循天理而担当的经世精神和政治意识。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读书会# 5月7日下午两点半,余英时《论天人之际》。念过几年书的人都知道中国文化讲究个“天人合一”,但要具体讲讲何为“天”,何为“人”,怎么个“合一”,恐怕会有很多人不甚了了。著者余英时先生是对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界影响最大的海外汉学家之一,本书以“天人”问题讨论中国思想史的起源,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学术框架和标高论,自2000多年前伟大的史学之祖司马迁与世长辞,过了100多年才出了班固;班固死后50多年出了荀悦;荀悦死后过了20多年出了陈寿。陈寿死后700多年,直到11世纪才出了欧阳修、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恕和范祖禹。12世纪出了郑樵。郑氏死后500余年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自古以来修史学家的时间脉络如下文可清晰明了,今世谓之何许人也?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一学术框架和标高论,自2000多年前伟大的史学之祖司马迁与世长辞,过了100多年才出了班固;班固死后50多年出了荀悦;荀悦死后过了20多年出了陈寿。陈寿死后700多年,直到11世纪才出了欧阳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史记》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黄帝,下至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写作时作者不以成败论英雄,同时赚尽诗人才子之笔墨,使得《史记》不仅成为史家之绝唱,更是无韵之离骚。整部书荡气回肠,悲天悯人,就像一幅瑰丽雄浑的历史画卷。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汉书•儒林传》:“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 说的是汉武帝时,将五种儒家经典列入官学,打开大门,欢迎四方才俊来学。你不来怎么办?不要紧,他有后手:“劝”之以官位与利禄。这一“劝”字,着实高明了得!想汉武帝与董仲舒往复论“天人之际”,可能最终没弄明白“天和人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欣说言语# 一天一题学言语048【2016-山东】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以农为立国之本。_________________。因此,“究天人之际”的问题成了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而“天人合一论”则成为中国哲学的基本理念。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农事活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0 00:50:26
的评论#阅读打卡,晚安兰大#《论天人之际:中国古代思想起源试探》余英时 p20-p30代序:中国轴心突破及其历史进程:上篇:中国思想史的开端——比较文化史的探索首先要进一步澄清轴心说和本书的关涉。本序文开端说过,1977年作者讨论哲学突破,虽已触及轴心说但未加深究,到1997年起草本书英文初稿时,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余英时论天人之际120,有四本。人文与民主80,有两本。文化评论与中国情怀110。宋明理学120。朱熹的历史世界310一套。包快 深圳·西丽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购书及读书小记 (豆瓣书评 - 关于书籍《论天人之际》)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天人合一可以归结为一句话:道与心的合一。走的是内向超越之路,引“道”入“心”,以构建一个“可以上通于天”的秘道。《论天人之际》余英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巫传统的“通天地”为孔子提供了一个出发点,使他终于能发展出人得以个人身分,自由而且直接地,与“天”交通的构想。由于他采取了重新诠释而不是全面拒斥的态度,因此对于礼乐传统既有所弃置,也有所继承。但孔子的“神通”是为了通向“道”,决不能与巫师的技能相提并论。(余英时 《论天人之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售书】现转让以下书籍:余英时著《朱熹的历史世界》,《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方以智晚节考》,《论戴震与章学诚》,《论天人之际》; 梁方仲著《明代粮长制度》,《中国社会经济史论》,《明清赋税与社会经济》;另有《我看乾隆盛世》和四本看过的旧书。@书香可人 @贩读者言 @傳古樓 请帮转,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三联出版的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方以智晚节考》、《论天人之际》,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课堂讲录》@旧札遗珠 @袁冰爱扯蛋 @贩读者言 @书香可人 @书香可人 @三联书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绝版书出售】吴宓日记一册,论天人之际,朱熹的历史世界,三种各仅1本。有意者可私信!(注:正版新书) @书香可人 @贩读者言 @傳古樓 @天下西溪 @旧札遗珠 请帮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