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生死场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话剧《生死场》:★★★★用光效打开心理时空的抒情性,用戏曲节奏解放肢体,用线性调度制造极端相遇,用“空的空间”呈现民族历史的惰性与荒芜,终于生出了《生死场》的“场”字。作为改编,田沁鑫准确抓住了“死循环”,太难得。如果有遗憾,或许是结尾的民族主义转折欠铺陈。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晚饭等上菜的功夫,Mason跟我聊周日看的生死场里,二里半的那只羊的象征意义,聊着聊着忽然一拍大腿,居然聊得这么阳春白雪,赶紧往嘴里塞了两口猪大肠压压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场转了一圈再回来,说话的语气会下意识的变成冷冰冰,好的坏的都成了一般的,惊喜的悲痛的都是麻木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天晚上去看了生死场,倪大红韩童生等诸多老戏骨同台飚戏,非常过瘾。而话剧独有的表现形式使它较书本而言更具有表现力和震撼力。今天开始了实习生活,而挤过北京的高峰期地铁才知道在武汉我是多么幸福。哦!今天在路上看见了一匹马…匹马…马…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再给我次机会我一定不进生死场!!第一轮挂了。。 心塞[泪][泪]挂机这等了好久boss @网易天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有不舍,但,是时候说再见了。再见,生死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向《生死场》全体演职人员致敬! 向田沁鑫导演致敬! 向经典致敬! 朋友说十六年前她看了6次,台词都背下来了,十六年后她又一次前来观看,她说当观众真有福!/[鲜花][鲜花][祈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时隔十年再看《生死场》复排,于国家大剧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生死场最后一场。谢幕时,起立,鼓掌,叫好。有些人是明星,有些人是演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什么要拿萧红跟张爱玲做比较呢?一个浑然天成,一个刻意经营。以前对萧红的印象仅限于她情史的不堪,也许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再平淡的人都会生出许多故事吧。《黄金时代》里鲁迅说,在写作上,萧红是天赋,而萧军是努力。如《生死场》,直白的文字,生命的悲凉和沉重却扑面而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记忆图刊#【一个战地摄影师失踪前拍摄的抗战】他是中国报道卢沟桥事变的第一人,也曾在绥远战地经历生死场。他的镜头里,有浴血杀敌的将士,有运输抗战物资的老翁,有戒毒所内治疗的女人、也有流离失所的民众。他的名字是方大曾,在战场上失踪时,年仅25岁。战地摄影师失踪前拍抗战(新浪图片出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6年的陪伴 16年的成长 生死场里洒下了我们的汗水 泪水 还有欢声笑语~感恩~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由@田沁鑫 编剧/导演,改编自萧红同名小说的话剧《#生死场#》昨晚在@中国国家话剧院 再度上演。时隔16年,此番韩童生、倪大红、@国话张英 @任程伟 @李琳 @演员马书良 谢琳领衔,几乎保留着原班阵容。“胆子大”的赵三、弯着腿的二里半,全村的麻木,最终的向死而生…【谢幕视频】20150709 田沁鑫话剧《生死场》谢幕(韩童生/倪大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呵,现在才知道前两天国话的生死场有倪大红韩童生任程伟,然并卵[拜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窦骁代言中国自行车联赛# 《生死场》轰动上海文抱定一颗平常心,不盼识到他们距离成功有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禅茶一戏] 《禅茶一味田沁鑫》 - 田沁鑫是国家话剧院导演新锐,当年曾以导演改编自肖红小说的话剧《生死场》名扬天下,我看过小说《生死场》,那不是一个话剧题...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