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脚印,走着瞧下载
六个脚印,走着瞧目录
中国已弯道超车
老板娘Diana
Live in History 生活在古代
英国女人
GEO-Cache(户外寻宝)
教堂的钟声
矿井穿越
乡音
七百年的家
亲历英式急诊
举步维艰的贵族
巴斯洛的黄昏
Caravan(房车)
Bicester Village(比斯特购物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世界上最奢侈的事情,就是守候时光。看朝阳起,看夕阳坠,不急不忙。</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乡音,是那个无论走在万里之外,一句暗号足矣,让你找到亲人,找到组织,找到一切与过去有联系的轨迹,进而觉得天涯若比邻。</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老头儿指着秀才对我说:这种低级的旅游我从来不玩儿,我出门不带相机的,景色就记录在眼睛里,脑海里,心里。但我把名字写在GEO-cache的纸上,那些同伴会发现我曾经到过这里。</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旅行的乐趣就在于,你能看见当地人,与你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然后她抱一本书,你抱一部手机,俩人坐在同一庭院里与世界神交。</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我突然发现中外老人的区别:中国人喜欢热闹,老人尤甚。他们很难安静地游戏或生活,既要跟孩子同住又要跟同龄人跳广场舞,而老外很能耐住孤独寂寞。你经常会看见一对夫妻坐在长椅上,各人捧一本书,或持一杯酒,安静地打发时光。</p> 年岁的增长往往伴随的岁月的沉淀和阅历的积累,这时候越沉静越耐得住寂寞,方才显现一个人内心的丰富,他(她)不再需要身遭的热闹来衬托自己的存在感,安静的一个角落也是一个世界。 至于说到中国的老人和外国老人的不同,可能是由于生长环境带给国内老人的不安和浮躁感,让他们自我封锁,越怕失去越想抓紧,但其实这些往往很像掌中沙,握得越紧,流的越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在英国,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追寻先祖的生活轨迹,学习他们的生活方式。你看,我自己纺纱,自己织布,自己做衣服,这双鞋是我先生刻的,这个皮包是我儿子缝的。注意!这种缝纫方法,现在已经失传了。</p> 看英国人如何度假? 男耕女织的生活在国内的话似乎只能追溯到牛郎织女时代,然而在现代文明极为发达的英国,人们在自己的业余时间开始享受这种原生态的、跟大自然贴近的生活方式,并十分愉悦地把它视为享受祖先的生活,若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又何尝会担心孩子会忽视历史呢?又有多少优良的传统技艺不致丧失。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在后世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沿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就挨家挨户敲人家的门,被主人无比热情迎进家中,基本都是老头老太,先跟人扯天气,扯从哪儿来,扯家族历史,扯风土人情,最后等老人家过足了聊天的瘾才有机会张口问路。这时候你会知道,英国是不需要网络的,当地人会热心地带你去你要去的地方。</p> 没去过英国,于是从《唐顿庄园》里看这个国家的人和物,总觉得到处透着股高冷劲儿,像挨家挨户敲门问路这种事儿反正是不会出现在那些城堡外的画面里,于是乎它的发达富有牛气冲天的印象在脑中挥之不去。然看看六六这次旅行,从头到尾都是随意散漫,走哪儿算哪儿的赶脚,她不说我还真不知道英国人原来这么“low”,在这里用各种机器上网是冷漠的,最好的方式是亲切地询问周围的人,与国内的防范警惕不同的是,他们都热心带你去那个地方。求助者与助人者都是相互信任的,人与人之间有着最淳朴的相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个脚印,走着瞧:作家六六行走英国的文化随笔-历史频道-手机搜狐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个脚印,走着瞧# 一读就读了两遍,上班都在读六个脚印,走着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了@六六 写的《六个脚印走着瞧》,又让我想起英国这个“大农村”的好来[爱你]写的很到位!fish&chips国菜,B&B家庭旅馆,满眼绿色的田园风,牛羊成群,安然自得的生活状态(except London[偷笑]),优雅的英式下午茶,好怀念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个脚印走着瞧》#刚到,还带着一股新书的香味儿…赐予我力量吧@六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着“六六”的《六个脚印走着瞧》过五一,避开人流,神游英国,@六六 不过书中第10页出现错误,插图应该是第二天从索尔兹伯里到拜伯里,而书中插图却是第四天的行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个脚印,走着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去成都耍,带上六个脚印走着瞧。@六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个五一假期@六六 的《六个脚印走着瞧》将陪我度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想看六六的《六个脚印走着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买了这本旅攻 《六个脚印,走着瞧》,哈哈,刚读完了。一个辽宁省都没出去过的姑娘,不知道惦记什么英国[哈哈]。好吧,引用一句书里的话——世界上最奢侈的事情,就是守候时光。看朝阳起,看夕阳坠,不急不忙。[带着微博去旅行]不急不忙不急不忙不急不忙[带着微博去旅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记好借书日期!5月6日交了2角滞纳金(图书馆新规)后可以直接借书了。昨天借了两本书:@六六 的《六个脚印走着瞧》(没想到能借到这本热门书!)和一本介绍成都的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突然发现中外老人的区别:中国人喜欢热闹,老人尤甚。他们很难安静地游戏或生活,既要跟孩子同住又要跟同龄人跳广场舞,而老外很能耐住孤独寂寞。你经常会看见一对夫妻坐在长椅上,各人捧一本书,或持一杯酒,安静地打发时光。《六个脚印,走着瞧》——中国人常需要从别人的认同中获得自己的价值。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六 新书《六个脚印,走着瞧》也有提到这个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个脚印走着瞧》没有考究的措辞,缜密的构思,说是娓娓道来可能也有点矫情,如坐你对面聊天一般,呈现一副大英帝国的"惊鸿一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六 签名版的六个脚印走着瞧 新鲜到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買一本@六六 的「六个腳印走着瞧」看看,這個簡直是最好的英國旅遊攻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人的旅途 六个脚印走着瞧 [脚印] 六六真美 喜欢妳分享的人生沿途风景 喜欢妳@六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终于知道同事为什么推荐六六的《六个脚印走着瞧》了,这书里的故事好萌!好想去私奔小镇,当那个铁匠=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了<六个脚印走着瞧>后,继续<宝贝>、<小情人>、<女不强大天不容>,,虽然当当网购置的书籍还掉着纸屑,可是不会影响我读六六老师的文字,晚上读起[嘻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微博有书客户端#六六,我喜欢你的文字。#六个脚印,走着瞧#六个脚印,走着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六六的书】六六,我一直很喜欢,文字特别接地气,字里行间透着活泛和快乐,挺乐呵,又特别智慧!我看见她在《六个脚印[脚印]走着瞧》里面说到在英国的艳遇,差点笑喷出来[笑cry]我好想说,六六姨,我给你整支纤体乳吧[偷笑]不需要不吃饭,也不需要来年再战[害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新书到#《六个脚印,走着瞧》本书记录了六六和爱人秀才、儿子偶得共同经历的英国之旅。书中,六六不仅记录下了自己的即时思考,也介绍了英国的人文历史。 索书号: I267.1/0808-8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慢生活——读《六个脚印走着瞧》》这本六六写的游记,还是挺有意思的,近年来流行文艺性的游记,夕阳,古堡,运河,美女45度的自拍,还得配上淡淡忧伤的文字,才算是出国旅行的游记。所以这本带娃的游慢生活——读《六个脚印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