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若不系之舟下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行走在这个众神与信仰之国,内省与灵性之地,我渐渐感到自己重新拾回了开启信仰和感受的那个世界的钥匙。这并不意味着我选择归属某一宗教,而更多的是一种心态的变化——我开始抱着学习的态度去亲近和体验宗教(而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尊重),去寻找它们之间共通的那些美丽而神圣的东西,而不再持有作为“无神论”教育的现代人的优越感,不再试图凭借自己有限的知识体系去比较各种宗教,或是刻意寻找它们的漏洞和局限性。我明白没有任何一个宗教能够垄断真理或是毫无瑕疵,也不是任何宗教传统都可以不与时俱进而万古长存,然后印度给我上的重要一课便是学会谦卑——尊重每一个现象,不事先占领优越于对方的立场,避免非黑即白的思考。 他说比较便有了批判之心,便失去了真诚和恭敬,也便无法从宗教中真正学到东西。</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人的生命就像蜡烛的火焰一样,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可能消失在黑暗之中,然后被永远地遗忘。</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面对着这些天使一般的普通人的时候,我常会觉得自己一直都生活在另一个平行世界。在那里世界里,个人的喜怒哀乐被放到无限大,外界的苦难只是报纸上的统计数字。我走过很长的路,却从未走出世俗眼光的束缚;我游历了很多国家,却很少航游我自己的单调。惭愧地说,即便是在受到了极大感动的现在,我的心中仍然欠缺像施恩慈他们那样的“大爱”,无法将扶危济贫作为此生最大的追求。可是他们身上还有一种东西令我着迷予我鼓励,他们选择了这世上最令人畏惧的道路——通向自己的内心。</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可是我们这些人的旅行细节看似不同,其实大体上却千篇一律,而且终有一天会结算旅程回到原来的生活。然而这世上还存在着另一些旅人,他们同样走在路上,却过着你无法轻易复制的另一种人生。 她的语气是轻松淡然的,完全没有炫耀伙食自恃清高,令我觉得非常亲切,可是她思维的方式和观察事物的角度又是那么特别。她并没有宗教信仰,然而或许是因为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教育,她整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跟我们这些在笼子里长大的家伙不一样。在她的世界里,完全不存在所谓的“世俗的羁绊”,依照自己的心意去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事,对物质的需求可以降到最低,帮助受苦的人民却是生命中最大的意义。</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去哪里和做什么其实都不重要,能够跳出井底本身已经是摆脱狭隘和偏见的第一步,你从此便会直到外面的世界广袤无边,而世上有那么多人正过着你的想象力无法触及的生活。</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这件事也令我意识到自己心里的“阴暗”,抑或是学习工作多年养成的“竞争意识”——总是斤斤计较于投入和被认可的程度,一旦发觉别人比自己付出得少便有吃亏的感觉。其实做义工本来就不求回报,不管做什么还是做多少都只凭个人意愿,自己无愧于心就好,根本没有必要斤斤计较,更没有资格批评别人。 后来我无意中看到特蕾莎修女的一句名言: “即使你是友善的,人们可能还是会说你自私和动机不良。但是不管怎样,你还是要友善。”</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You just can't walk away. 特蕾莎修女 仁爱传教修女会(Missionaries of Charity,又称博济会) 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女人、儿童、伤残病人、垂死者等等),仁爱之家属下有好几个不同的部门(“妇女之家”、“儿童之家”、“垂死之家”等)。 </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可见“贫穷”和“便宜”根本不能当作借口,缺乏服务意识,做事不认真无诚意才是罪魁祸首。</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印度也使我开始欣赏直觉和经验智慧的力量,它们是对西方所提倡的理性思维的重要补充,因为世界无法仅仅用语言和数字来定义,生活中总蕴含着神秘而不可预知的东西。然而旅行结束回到伦敦,我又立刻一头扎进了那个理性的物质世界,每天工作超过12个小时,内心焦躁不安,生活围绕着杠杆收购模型和资产负债表而展开。</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我终于意识到,在很多时候,宗教的偏执性其实是来自于人而非它的本身,如果只是怀着学习的心态在宗教中获取思考方式和精神力量,便不会那么容易钻入某些死胡同里。同样,如果“无神论”是建立在无知而自大的基础上,那么根本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黄色的房屋,迷人的小巷,猫咪趴在门前停放的自行车旁,桨轮船悠然行驶在城北的河上,城里还有一座巨大的教堂,下面的层层阶梯看起来就像一个白色的婚礼蛋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你的他乡是我的故乡,你的故乡是我的他乡,而我们为什么抛下熟悉的一切,非要奔赴令人憔悴的远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你的他乡是我的故乡,你的故乡是我的他乡,而我们为何偏偏抛下熟悉的一切,非要奔赴那令人憔悴的远方?</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你的他乡是我的故乡,你的故乡是我的他乡,而我们为何偏偏抛下熟悉的一切,非要奔赴那令人憔悴的远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ara3 L1-4 茫茫黑夜中漫游,若是只依靠外界的光亮,看到的便不是自己,而只是自己的影子。唯有点燃一盏心灯,看清内心世界,才能确知自己真正的方向所在。 “谁如命运似的催着我向前走呢?”睿智的泰戈尔写道,“那是我自己,在身背后大跨步走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ara4 L1-2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曾经写道:“每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的那个世界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ara2 可是阿里有那么多座雪山,却唯有冈仁波齐才是世界公认的神山,也是转山者心目中的至为神圣之地。它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苯běn教和古耄mào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传说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许多神灵都在此居住,更有四条大河(印度河、萨特累季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恒河)以它为中心流向四方,孕育着世界的文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L6-7 由于地处中国、尼泊尔、印度三国交界处,普兰注定是个“国际化”的地方。除了“尼泊尔大厦”,县城里还有“国际贸易市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L1 真正的自由是自由意志的自律,敢于运用理智的勇气战胜原始的欲望,自己为自己制定法则,主宰自己的人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B Para2 住在伦敦时,我和铭基对于泊车这件事常有分歧:我总会担心到了目的地找不到停车位,为了保险起见宁愿停在几个路口之外。而他则永远直接开到目的地,实在找不到停车位再绕回来停。现在的我终于明白,他是对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L15-15 毛姆在某本游记里所发的感慨——“人比书有趣,但有个缺点,你不能跳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BL3-4 和人生中几乎所有的事情一样,最多的时间永远花在等待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ara3 L5-8 这大概是现代人的病,总在折腾,永不满足。叔本华说人类幸福非人两大敌人是痛苦和厌倦,即使我们幸运地远离了痛苦,也会因为靠近厌倦而变得不幸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ara2 净空法师……1988年他来到此地,发愿修复无为寺。 Para3 L4-7 身为佛门净地的无为寺,名字大概取自佛教中与“有为法”相对的“无为法”。《金刚经》中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又差别”……不修之修本身就是一种修,对于不执着的执着本身就是一种执着。如此说来,与其试图用玄妙的语言类定义无为法,不如说它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种无相思维的境界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ara 2 隐藏在苍山深处的无为寺是大理最容易被错过的景点……这可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皇家寺院,也正是金庸先生《天龙八部》中“天龙寺”的出处和原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L1-4 旅行的形式也有很多种——长途、短途、穷游、“腐败”游、美食之旅、朝圣之旅、历史人文之旅、海滨度假、徒步登山、野营探险……人们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选择不同的旅行方式,就像有人热爱摇滚有人偏好爵士,可它们本身并无高下之别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L14-18 佛学大师问他的弟子:“你知不知道真相?”弟子答:“我知道。”大士让他回去再仔细想想。弟子再次回来的时候说:“我不知道。” 但是大师还是打发他回去。最后,弟子回答说:“我不知道我知不知道。”这就是我所说的谦卑。不是单纯无知,也不是故作姿态,而且经过了真正思考之后的谦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BL4-5 动画导演宫崎骏的作品中有句话:想开了是净土,想不开就是地狱,忧郁了就是人间。净土固然美妙,人间却也有人间的好处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L10-12 我意识到此前的静坐之所以如此痛苦,是因为掺杂了太多心理上的排斥和焦躁,使得痛苦的感受被放大了。而事实上,肉体本身的痛苦并非那么难以忍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信仰并不只是通往迷信的道路,更是一宗对于失落的过去的缅怀和向往。</p> <p>僧人和信众同时念诵着经文,每隔几秒便发出一声悠长的尾音,郑地作金石之声,又好似虎啸龙吟。我与周遭的人们毫发无伤地坠入一个古旧的世界。而与此同时,Skytrain照常在空中行驶,汽车和摩托车从旁边飞驰而过。就在此时此地,时空被超越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在这里交汇。</p> <p>信仰佛教的泰国人为什么会选择向印度教的神祗祈求爱情?或许佛教对爱情的态度太过冷静——虽然它并不否定爱情,却教导我们以智慧正视爱情,放下对爱情的执着。以佛教的眼光看来,爱里没有痛苦,也不应有戏剧性。然而人类本性愚痴,面对爱情有如飞蛾扑火,满心执着毫无理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