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我电子书电子书下载 -- 最新最全的电子书下载网欢迎您^_^

logo

蒋勋说文学下载

蒋勋说文学

  • 电子书名称:蒋勋说文学
  • 电子书分类:文学
  • 电子书作者:蒋勋
  • 电子书类型:TXT/PDF
  • 信息来源:豆瓣
  • ISBN:9787508643281
  • 出版时间:2013-12-31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标签: 文学 美学 古典文学 诗词 中国文学 文化 历史

文档说明:

  • 一、《蒋勋说文学》是作者【蒋勋】创作的原创小说作品!
  • 二、谁知我电子书免费提供TXT小说,TXT电子书下载。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均由网友提供的网盘,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如果您认为本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该链接删除。本站不负一切责任!

热门文学类电子书下载

  • 1 尸体变化图鉴 [下载]
  • 2 敬愛的領袖 [下载]
  • 3 巨婴国 [下载]
  • 4 中共50年 [下载]
  • 5 红墙大事(上下 [下载]
  • 6 八尺八話快樂巡 [下载]
  • 7 神兵玄奇(全24 [下载]
  • 8 橘さん家ノ男性 [下载]
  • 9 魂断激流岛 [下载]
  • 10 宜春香質 [下载]
  • 11 越南女兵档案 [下载]
  • 12 江青全传 [下载]
  • 13 九龙城寨 [下载]
  • 14 圣经(和合本修 [下载]
  • 15 郑超麟回忆录( [下载]
  • 16 道德沦丧(耽美 [下载]
  • 17 北京人—一百个 [下载]
  • 蒋勋说文学目录

    第一讲 《诗经》:初民的情怀
     从“诗”到《诗经》
     诗无达诂
     《氓》:最初的欢愉,最后的哀怨
     风、雅、颂与赋、比、兴
     农业时代的静美与乡愁
     耽溺与流逝中的爱及青春
     《黍离》:诗比历史更真实
     《蒹葭》:如水素淡,不弃不怨
     《绵》:周人的建国史诗
     《女曰鸡鸣》:与子偕老,莫不静好
    第二讲 《楚辞》:南方的激情
     《楚辞》中的宇宙
     激越华美的生命力量
    第三讲 汉乐府:田陌市井的歌声

    蒋勋说文学下载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6g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耽”的迷人之处在于,所有的理性都分析完了,结论也有了,但是第二天可能又会全盘摧毁。如果生命中没有了“耽”,还有什么意义?不同的年龄耽溺的东西有所不同。理性是一个人的思维方式,非理性也是。非理性对生命的影响更大,它也是生命构成中的巨大力量。这种非理性的能量一部分往哲学发展,一部分往文学发展。如果是文学,就绝对不是一种逻辑,而是一种情感。</p>

    来自微博用户6g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一个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是会害人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p>

    来自微博用户6g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我们今天可能不太能意识到这个“经”字加到“诗”后面,“诗”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经”字。什么叫“经”?说白了,就是文化的正统、主流。用更粗浅的话讲,就是教科书。所谓的五经,就是五种教科书。所有的知识分子在读书的过程中都要接受这五本教科书的熏陶。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意思是你如果不读《诗经》,连开口讲话的资格都没有,所以“经”有很强的文化意义,它是被官方规定成范本的东西。</p> 我也讨厌经!!!

    来自微博用户淘气的小丫儿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一个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是会害人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人的心情更多的时候是混杂的。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L15-18 人性坦荡得一清如水时,就会看到最美的东西,而当一个人有了心机,所有东西就都不见了。这个“迷”其实是迷失了。有时候回想自己的一生,会觉得所谓的迷失是因为执着,你一旦刻意要某个东西,肯定就找不回来了。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L1 《桃花源》是一首诗,《桃花源记》是这首诗前面的序,可是这个序比诗还长,而且比诗更有名。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BL6 可是在公元前四、五世纪的时候,陶渊明就已经用行影对话的方式写诗了。 ???公元前???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BL7-9 凡是能够把自然、隐士、心灵的美学修得很好的人,其实常常是在政治里混得很深的人。真正的隐士就隐了,没必要去写东西,因为他已经用行为完成了隐居的理想。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BL1-3 世俗的虚无,是说这个人什么事都不做,可是美学上讲的虚无,是说他认识到了生命的本质,但这并不影响他参与生活的积极性。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L6-7 日本的文学史家经常称中国魏晋时期为“唯美时代”,是说这个时代特别重视美。 Para L1-34 这一时期的文学对日本,乃至整个亚洲都有影响。像王羲之、陶渊明等人的生活方式,对日本影响非常大。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甚至包括憎侣,都带有魏晋文人的个性。日本的枯山水与文人的生活品味和审美观有很大关系。 ???枯山水???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BL5-6 东汉的时候,因为举孝廉制度的推行,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虚伪的“道德”。后来出现的竹林七贤,他们的个性就是反对虚伪的“道德”的。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BL11-12 汉乐府是对生活的描述,《古诗十九首》是生命的悲哀。生活和生命是不同的。 (西汉-民间,东汉-文人) BL7 佛教是在东汉永平十年传入中国的,可是很多人认为早在秦朝的时候佛教就已经到 了中国……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L3-4 《诗经》产生的主要区域在黄河流域,最南边也只是到湖北北部。可是《楚辞》则完全产生于南方,在湖南、湖北一带,这些地方没有北方那么辛苦,物产比较丰富,所以会产生比较多的色彩,比较多的芳香,感情也比较强烈。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L2 苍、霜、方、长、央,都是江洋韵。 ???什么是江洋韵??? L7 中东韵???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BL1-2 好的文学里没有好人与坏人,有的只是生命的不同状态。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农业美学。 电影: 伊朗导演阿巴斯《生生长流》、《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台湾导演侯孝贤《悲情城市》、《恋恋风尘》 日本导演小津安儿郎《早安》、《晚春》、《东京物语》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BL1 风、雅、颂是三种文体,赋、比、兴是三种写诗的方法。

    来自微博用户夜蜻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L4-5 自此(西汉时),《诗经》才开始和《周易》、《礼记》、《尚书》、《春秋》放在一起,被称为“五经”。 L8-9 所谓的五经,就是五种教科书。所有的知识分子在读书的过程中都要接受这五本教科书的熏陶。

    来自微博用户小麦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解释生命现象,有些东西可能会很有哲学性,很有逻辑,但还有一些东西需要诗化的解释。这是一种更为宽阔的解释,它可能是一种安慰,一种鼓励,但肯定不是一个答案;也不要希望自己在读完一首诗后,能产生道德或者情感上的领悟。如果读完一首诗,一个人马上变得奋进起来,这就属于教化,诗肯定不是这样的,诗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它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生命的状态,而不是马上对生命下个结论。 我们的教育总有一种速食的渴望,表现得很急切。岂不知很多东西一旦变成教科书,就变成了考试与答案。但是,人最终还是无法逃离对生命的真诚,所以幸好我们还存有《诗经》这样的东西,帮助人们去感受生命、思考、领悟,并不是答案,当然也与考试无关。 “行迈靡靡,中心摇摇。”这里又出现了叠韵。“靡靡”也是一种声音,低沉、慵懒、彷徨,都有一点。“靡”还是i这个闭口音,有点哀伤,可是又加了一个m,这个音在汉字中常常与模糊的“模”有关。所以,“靡靡”就产生了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不怎么振奋,有一点拖延,不清楚生命的意义,不知要前往何处。”

    来自微博用户小麦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文学和美学对人的拯救很明显,我们平常总是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僵硬的角色,可是当我们面对真情的时刻,社会角色就变得不重要了。那些要在伦理和社会里完成的部分,会被文学和美学消解掉。” 嵇康的罪名:“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 诗经-楚辞-民间文学-文人文学-三国魏晋的虚无与解放 “魏晋时代,每一个人都在自我完成,都是别人不可取代的,有的颓废,有的放纵,有的悲壮,有的端庄,有的去做官,有的当酒鬼,可是这些人缺一不可。”

    来自微博用户小麦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对文字最原初的感动。 农业文明中的静态美。 蚩蚩:恋爱中傻的可爱的样子。 诗经中没有大英雄,全部都是看到麦子水稻在长内心会有忧愁的人,是看到河对岸有自己的心上人却不知如何去追求的人。 国殇并不是在讲烈士,而是在讲一个找不到回家的路的亡魂。 读诗经能感觉到一种土地上的踏实,楚辞却会让你有一种在天上漂浮的华丽。 “好的文学里一定存在过生命,无论是那个渡河而死的人,还是采莲的女子,也不管是秦罗敷,还是因为丈夫到远方打仗而在床上辗转不能成眠的妇人,都让我们感觉到有尊严的生命形态,让我们有刹那间的动情,感觉到生命的真实,这才是最重要的。” “汉乐府是对生活的描述,《古诗十九首》是生命的悲哀。生活和生命是不同的。生活是现实中的事件,《陌上桑》、《饮马长城窟行》里都有生活。一到《古诗十九首》,你都不知道诗里的人是什么职业,因为里面没有生活,永远只对生命表示哀伤,有一种非常明显的虚无。”

    来自微博用户橙累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怀抱着悠远的心情,有出世的念想,同样可以好好做一个入世的人。</p> <p>那其实是很安静的时候,会有一种超脱。可是当它变成戒律的时候,你反倒想触犯它。</p> <p>“忘”最早是庄子提出来的。我们都觉得记忆很重要,可是庄子觉得“忘”很重要。我们觉得记忆可以应付考试,可以回答问题,可以证明你的某种地位,可是“忘”却使你做回本来的自己。当我们讲“忘我”的时候,那是更好的一种轻松状态。如果不忘,就永远被压得喘不过气来,永远只是被知识引领。</p>

    来自微博用户橙累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有时候忧郁,有时候虚无,第一天觉得拼命挣钱并无意义,可是第二天又会和同事计较升迁的问题,这些部分在我们身上都有。</p> <p>原来个人的性情是不能解放的,你只能是符合伦理的角色。</p> <p>按照弗洛伊德的心理学说,白天完成的我,跟晚上完成的我,刚好是两个相反的我。白天一切不能满足的部分,会在梦里满足。弗洛伊德也指出,艺术创作也是生命的弥补,所以艺术并不是我们平常的形象,而是反常的。</p> <p>其实生命是共同创造的过程,美而不让别人受伤害,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是很大的包容。能够让所有的嫉妒都变成羡慕和欣赏,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种学习。</p> <p>美学是需要不断平衡的,再好的文学都不可能永远不变。</p> <p>在这个文化中,男性的性需求有太多机会可以解决,可是他的爱却是空虚的,他始终没有办法真正好好爱一个人,可以这么久地去端详一个女子的美,去形容这种美。男性和女性都很欠缺这个部分</p> <p>中国人的两性之爱很复杂,很大一部分是在调情。这个调情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调情,而是精神上的调情,因为怕真正相遇就幻灭了。</p> <p>美的创造需要有疏离</p> <p>一份好的情感,会持续很久,因为彼此可以不断地进步、学习、扩大。</p> <p>现实中所有东西都是矛盾对立的,富贵就不贫贱,贫贱就不富贵,可是在美的领域里,一切都会统一,有的只是差异而已,壮大和纤细都可以是美,高贵和卑微也都可以是美。</p> <p>喜悦与悲伤加起来才叫恋爱,所以每当有人告诉我说他失恋了,我会说“恭喜恭喜”,因为如果没有恋爱的喜悦,就不会有恋爱的哀伤,这两种情感是一体的。</p> <p>美感是精神性的回忆,快感是身体上的刺激,快感是短暂的刺激,美感是深厚的满足。</p> <p>多一点对人的欣赏,对生命的欣赏,比随意的轻慢要好得多。</p> <p>任何生命,无论是帝王,还是路边的乞丐,生命斗士丰富的,都可以写成一本小说,丰富的生命并不见得一定要发生什么不得了的大事。</p>

    来自微博用户橙累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他和太太之间大概不是爱情,也不是婚姻,就是一个生命一直和另一个生命在一起,其中一个生命忽然消失了,剩下的这一个就会崩溃。</p>

    来自微博用户橙累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一首好诗,一定能让平常的“我”不见了,把你变成另外一个人。</p> <p>“情动于中”就会“形于言”</p> <p>恋爱与婚姻不一样,恋爱是”情动于中“,而婚姻是一种形式,接受形式就必须接受这个形式的有点跟缺点</p> <p>”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p> <p>知识分子身上常常有一种奇怪的自负,他总想用知识去影响民间。</p> <p>流行歌几乎都是用嘶叫的方式诉说自己的寂寞和孤独,没有了那份悠远、深长的爱。</p> <p>我觉得用“耽”来形容他特别准确,他的生命里有一种东西让他爱到别人都觉得他是神经病,可他就是不能不爱。</p> <p>好的文学里没有好人与坏人,有的只是生命的不同状态。</p> <p>同情是耽溺,无情是超然,我们没有办法完全无情,也没有办法完全同情,读诗的最佳状态是能保持在两者之间游离。</p> <p>事件会消失,可是心情会变成永恒。</p> <p>一生都很牵挂的情感,才会有反复,因为反复,那情感才变得更深沉,成为一种美学。</p> <p>民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就因为它从来没有用狭窄的国家意识来限制文学。</p>

    来自微博用户慕荣梦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诗是文字高度精练的艺术形式。</p> <p>诗和论文是两种不同的思维,论文是逻辑的思维,许是情感的思维, 情感思维不够的时候写订是非常危险的。</p>

    来自微博用户慕荣梦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一份感情一旦到了讨价还价的阶段,想要维系基本已经不可能了。</p>

    来自微博用户而而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p>所有对于诗的速食化的答案都不是真正读诗的方法,读诗最怕在诗里找答案。一个爱诗的人,是爱生活的。如果人用一两个字就能说出生命的答案,是会害人的。生命太丰富、太复杂了,以至于到最后连是忧愁还是喜悦都不一定能分清楚……</p>

    来自微博用户南极天穹A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洛神赋》为什么在中国文学史中扮演了这么重要的角色?是因为它让人有精神的向往和提升,这在现实世界里越来越没有可能,所以阅读者会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中得到一种满足。这可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可是在完成生命的丰富性方面非常重要。皮肉的瞬间快感与精神上的思念是不同的,这也是为什么康德一直认为肉体上的感觉只是快感,不叫美感。他认为美感是精神性的回忆,快感是身体上的刺激。快感是短暂的刺激,美感是身后的满足。在快感太强的社会,美感没有机会呈现。人们没有耐心去把情感变成回忆,变成美学,都是短暂的、刺激性的东西。所以《洛神赋》出来以后,对于整个民族文化和爱情的引导,都显得很重要的。

    来自微博用户南极天穹A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曹植常常被误会,因为写《洛神赋》,大家觉得他似乎整天都在谈情说爱,把它界定为很阴柔的诗人。我却认为曹植的诗非常阳刚,他的个性里有很多开朗的东西,绝对是纨绔子弟。“纨绔子弟”现在已经带有贬义,课时在古代,曹植和礼拜就是那种整天穿着丝绸骑马出去玩的纨绔子弟,他们是贵族里的精英。你可以批判他们,可是他们身上又带有一种豪迈之气,那种阔绰、开朗。

    最新文学类电子书下载

    下载须知: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由网友提供,如有失效链接,请更换资源后再次下载;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

    电子书下载txt免费下载 txt电子书免费下载全集全本完结 小说下载 txt 电子书 免费下载全本 谁知我电子书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谁知我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