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间鲁迅(上、下)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15:51:49
的评论风语 1 风语 2 人间鲁迅(上 下) 古炉 浪淘尽:百年中国的名师高徒 故梦 上 故梦 下 ——近期推荐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15:51:49
的评论在读《人间鲁迅(上、下)》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15:51:49
的评论想读《人间鲁迅(上、下)》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15:51:49
的评论在读《人间鲁迅(上、下)》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28 15:51:49
的评论#读书#书籍推荐:人间鲁迅(上、下)。林贤治 著。鲁迅说:“我总记得我活在人间。”在这部精彩的传记中,作者生动刻画、真实呈现出鲁迅鲜活的思想、血肉丰盈的个性、特立独行的人格和桀骜不驯的风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在鉴赏方面,厨川强调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共通性和共感信,强调文艺说给与的不是知识,而是“唤起作用”。即“作家的内部生命的底里的或种东西”。这与鲁迅历来重视人的精神因素,重视国民性的改造是一脉相通的。“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在这方面,厨川反对以为文艺只有“美”和“有趣”之类的快乐主义的艺术关,当更加切合鲁迅的思想性格。</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危机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力。自力、自强、自立、自主,这就是一切。正是由于这被唤起的人类自觉意识,推动着他奔向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的前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原来,黑棉袄早就穿破了。谨防棉絮从破洞里探出,树人裁了张白纸,用墨汁涂成一个颜色糊在上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他愿意像篝火一样,在无遮的天幕下作野性的燃烧</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他绝对不是幸福的人。他从来未曾满足过,只有空虚、渴求和痛苦。他的奋斗是孤独的。然而,正是这样的奋斗,赋予他以稳定的、强韧的、崇高的品格。</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知识分子的属性并不在于拥有知识,犹如技术之于工匠一样,而是由只是培养起来的理性和批判的意识。他们对热泪命运始终给予最大的关注,现实问题不是他们所能回避的。可是,在一个专制的国度里,莫谈国事是必须恪守的原则。而知识分子一旦失去了思想的自由和批判的权利,也就失去了自己。他们不能不忍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痛苦</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对于中国的政治社会,鲁迅简直憎恶透了,失望透了。中国人虽然想了各种苟活的理想,也终于没有实现。牢狱般的生活安全而妥帖,只是缺少一样东西:自由。</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中国人,什么时候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假使真有谁替他们做出决定,定下几项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不管爱排场的历史家怎样铺张,修史时设怎样好看的题目都未免太绕弯子了。一部中国历史,简捷点说,无非是两种时代的循环:一、想做奴隶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他说:“现在的所谓教育,世界上无论那一国,其实都不过是制造许多适应环境的机器的方法罢了,要适如其分,发展各各的个性,这时候还未到来,也料不定将来究竟可有这样的时候”在他看来,中国社会就行”一只黑色的染缸“,无论加进什么新东西,结果都变成漆黑。染缸不打破,中国式没有希望的。直至现在,他仍然认为,“伺候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随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p> 当前的中国教育,是否仍然是制造适应环境的机器,”一只黑色的染缸“?当代的中国,虽换了招牌,是不是仍然货色照旧?我们的国民性有没有得到改革?鲁迅先生所担心的问题,在今天似乎都仍在延续。一个黑色的染缸,甚至没有新的东西加进来,会变成一潭死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马克思主义绝不会融化鲁迅,抹煞鲁迅,只能丰富鲁迅,作为现代中国的一个伟大而独特的思想者,他是不可能没有自己的。</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个人的人格行为是离不开所在社会的文化模式的,作为西方文化特征之一的个人主义,在以权力为中心的中国社会里很难找到生存的土壤,那些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相标榜的知识者,在权力面前,往往不是趋附,便是逃避,少有真正的独立和反抗。难得的是,能够秉承一种叛逆的性格而坚持到底,即使面临着失败和死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