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悉达多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佛学资料,会看到争论谁是"附佛外道",似乎悉达多之后,对这自然现象的研究不容他人染指,这是古老宗教的遗痕。为什么牛顿之后研究运用力学的人那么多,却没有个"附牛外道"?这是文明的进步。资源从被宗教、贵族垄断,走向世俗化、平民化。马克思又对了。中国历史特殊,今天小资中产又鼓吹宗教、贵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就像悉达多弃绝自我找到了奥义,突然一睁眼发现都是梦,喝口茶压压惊,惟有泪千行。怕?怕搞砸,谁也逃不了,自我意识如何能完全剔除。人……一进一退中彼此猜忌动心,寻求生命的欢喜。我更愿意进入一只雄鹰的精神,依然爱你,通过其他人、其他爱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警众言】“未来之世,多有在家白衣得生天上,多有出家之人堕于地狱饿鬼畜生。” - 乔达摩·悉达多(-《佛说莲华面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更远的谎言已经听不见了,你看到了那只鸟吗?它不是悉达多的歌鸟,它只是一片剪影,突然就飞了出来,衔走了日暮途穷。随后,它把身上的血和周旁的疾风都还给了山谷。再过三日,它就将化为陡崖石刻上永远的符号,就这么风干了,被永远地记刻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话说,应该只有悉达多做得到了吧,逛了一圈窑子,一晚上什么都没发生,反而把里面的妓女感动了,在讨论缠头的时候,其他人都说一些有形的财宝,而那个姐姐一脸感动的说获得了他的友情和看作女子的尊重,真的有些感叹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佛祖释迦牟尼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释迦是其种族名,意思是能;牟尼意思是“仁”、“儒”、“忍”、“寂”。释迦牟尼合起来就是“能仁”、“能儒”、“能忍”、“能寂”等,也即是“释迦族的圣人”的意思。 莆田·黄石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尼泊尔,怎么“摆弄”三类“中国逃民”?(组图)》大名鼎鼎的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他就出生在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换句话说,等于现在的尼泊尔,他是一位名正言顺的“太子”。(下图:尼尼泊尔,怎么“摆弄”三类“中国逃民”?(组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接上)但是基于印度奇特的历史文化,佛教辉煌过之后就被印度教打败了,今天的印度百分之八十的民众都信奉印度教,反而印度之外的地盘佛教四处开花,即使是作为一项事业,悉达多王子也非常成功了。以后再进寺庙我会更平和点,再也不会怪他关了我的门又锁了我的窗了,毕竟他也有被打败的时候[眼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说点真话给自己】连自己内心与灵魂都荼毒的人,又怎能慈悲。顺从内心是第一步。这一点我在悉达多的故事中得到启示。#色女狼的生活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You, yourself, as much as anybody in the entire universe, deserve your love and affection. -- Siddhārtha Gautama Buddha 你、你自己,就如同全宇宙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值得拥有你的爱与关怀。 -- 乔达摩·悉达多·佛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癌症高发,你我将难以幸免,这不是杞人忧天,而是现实!你我可能会被癌症盯上,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因为患上癌症就是新正常态。“问题不再是我们在生命中是否会遇到这种永恒的疾病,而是我们何时会遇到它”(悉达多·穆克吉)。还有,就是怎么更好地认识它。摘自[转载]患癌,再常见不过的一类现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悉达多: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侨文达,我曾反复悟到这一点。而如果时间并非真实,那么现世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所谓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本书,当悉达多在河边住下,从河流得来各种禅悟这个部分章节,最为精华。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书单#黑塞《悉达多》《玻璃球游戏》《流浪者之歌》 我要当黑塞的脑残粉。希望在藏地能遇知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某些特定的因与缘聚合在一起的时候,情绪就会生起,例如当你突然认为某个人在批评你、忽视你,或者剥夺你的利益时。然后,相对应的情绪就会接着生起,在接受、陷入这些情绪的当下,我们就失去了觉知和清明。我们“被鼓动”了。因此悉达多发现他的解决方法----觉知。 ----宗萨仁波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智慧和知识不同,智慧不可传授。一味寻求他人的方法论,只沦为方法的奴隶。--初读《悉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