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悉达多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菩提树下,不成正觉,誓不起坐,乔达摩·悉达多的故事读了一半,好满足,晚安,好梦[月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醒來的勇氣,並且加以檢視,就是佛教徒所說的出離心。與一般的信仰相反,佛教的出離不是自我懲罰或禁欲主義。悉達多願意而且能夠見到,我們一切的存在都只是標簽附加在並不真實存在的現象上而已。經由此,他覺醒了。"~~宗薩仁波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黑塞,《悉达多》,两三周的时间,断断续续,终于结束,感想颇多,我还欠流畅的重读一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人不可能看到另一个人在路上走了多远。——《悉达多》黑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佛教若只是被联想成素食、非暴力、祥和、禅坐等,是不满足的。悉达多太子舍弃了宫廷生活所有的舒适与豪华,出发去寻求证悟时,所追求的一定不只是消极性和灌木丛而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历史上的悉达多最后离开了王宫,我们呢,甚至连想逃出去这样的念头都没有,我们永远都想呆在这个王国里,从来都不问什么问题,因为我们没有胆量去问。不知道你是否同意,我觉得整个佛的生平故事本身也是一个修心的方法。 ---- 宗萨钦哲仁波切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悉达多开始明白,他的儿子带给他的不是幸福和平静,而是痛苦和忧愁。但是悉达多爱着小男孩,他宁愿承受爱的痛苦和忧愁,也不愿失去小男孩而获得幸福和快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原来释迦牟尼叫乔达摩,小名叫悉达多,他爹叫净饭王,城邦之主。净饭王……这翻译的跟净菜是一个体系的吧[喵喵][喵喵]#文学回忆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xp老师谈论911的报道是有情怀的,而我连巴黎暴恐都不想关注。他为了拍摄对象可以跟随拍摄半个月,我给预选对象发个短信都战战兢兢。我们的差距并不只有我不够优秀,新闻人的体质在我身上没有任何体现。发现自己越来越没有指望。我就像悉达多看着乔达摩,明明知道他很好,也很敬仰,却走不到他那里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觉得亏欠你的此生太多。但是有时候必须放弃。年少时,到如今。生命匆匆,无论事业和感情,最终抽丝剥茧能留下的只是心里的一种感受。悉达多的父亲曾经也在儿子要离他进入林中苦行而愤怒和不同意,最后他欣然同意了。而悉达多也在晚年觉得自己的生活适合儿子,而儿子却要离他进入城镇去过未曾经历的生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不会想要逃避悉达多了,我不会再把我的精力花在世界的种种悲哀上了。我不会再为了找寻废墟背后的秘密而残害自己、毁灭自己了,我不再会再研究《瑜伽吠陀》《阿闼婆吠陀》或禁欲主义,以及别的教义了。我要从“我”中学习,做“我”的学生,我要从我中发现“悉达多”的秘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澜心语# 当一个人能够如此单纯,如此觉醒,如此专注于当下,毫无疑虑的走过这个世界,生命真是一件赏心乐事。(赫尔曼·黑塞《悉达多》)早安,中南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本书,当悉达多在河边住下,从河流得来各种禅悟这个部分章节,最为精华。荐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书单#黑塞《悉达多》《玻璃球游戏》《流浪者之歌》 我要当黑塞的脑残粉。希望在藏地能遇知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悉达多: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侨文达,我曾反复悟到这一点。而如果时间并非真实,那么现世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所谓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智慧和知识不同,智慧不可传授。一味寻求他人的方法论,只沦为方法的奴隶。--初读《悉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