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呼吸下载
- 电子书名称:观呼吸
- 电子书分类:历史
- 电子书作者:德宝法师
- 电子书类型:TXT/PDF
- 信息来源:豆瓣
- ISBN:9787544330718
- 出版时间:2009-8-1
-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
- 标签: 修行 灵修 佛教 佛学 心灵
文档说明:
- 一、《观呼吸》是作者【德宝法师】创作的原创小说作品!
- 二、谁知我电子书免费提供TXT小说,TXT电子书下载。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均由网友提供的网盘,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如果您认为本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该链接删除。本站不负一切责任!
观呼吸目录
关于作者 德宝法师
导读 内在生命的探索
第一章 为什么要禅修?
第二章 禅修不是什么?
第三章 禅修是什么?
第四章 态度
第五章 练习
第六章 如何调身?
第七章 如何调心?
第八章 规划你的禅修
第九章 修习慈心
第十章 处理问题
第十一章 处理分心(上)
第十二章 处理分心(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念的特质:正念是反射镜式的思维,只会如实反映所发生的事,没有偏见。它具有以下几个特质:1、是什么就是什么。2、不偏不倚的觉察。3、毫无遮蔽的注意力。4、当下的觉知。5、无我的警觉。6、觉知变化。请记住还有一点,在正念中,一个人看的是内在世界。开发正念的禅修者,关心的不是外在世界。它就在那里,但是在禅修中,一个人的探究领域是他自己的经验,是他的思维、感觉与认知。在禅修中,他的实验室就是他自己。内在世界有庞大的资料库,反映外在世界与更多的事物。检视这些资料,就能带来完全的解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正确的程序应该是,当我们禅修接触到任何一个感官对象时,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停留在它上面,而是应该观看那个对象如何影响我们的感官与认识。我们应该观察生起的感觉,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活动。此外,我们也应该在观察这些现象时注意意识的变化。在观察这些现象时,我们应该清楚觉知时,我们应该清楚觉知那些被观察的那些事物的普遍性。刚开始接触事时,我们心里会迸出喜欢、讨厌或普通的感觉火花。那是一种普遍的现象,既发生在别人身上,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应该看清楚这点。在这些感觉之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我们可能会感受到贪欲、性欲或嫉妒,也可能感到恐惧、忧虑、不安或无聊。这些也都是很普通的反应,我应该单纯地注意它们,然后接受它们。我应该了解这些都是正常的人性反应,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你因了解别人而爱人,因了解自己而了解别人。你深入内观,看出自我的虚妄以及你自己的人性弱点,你了解自己并且学会宽恕与爱人。当你学会对自己慈悲时,那么,对他人的慈悲也就油然而生。一个禅修有成者已经对生命达到深刻的觉悟,他或她必然会对世界有着深刻无私的爱,你的傲慢蒸发了,敌意也枯竭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禅修的目的就是净化内心,清除困扰你的贪心、瞋恨与嫉妒等烦恼,禅修为内心带来平静与觉醒,达到一种安定与内观的境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无量心 愿我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我,愿困难不会加诸我,愿问题不会加诸我。愿我经常能成功,愿我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愿我的父母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 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愿我的亲人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愿我的朋友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愿我的师长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愿我的敌人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愿所有人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愿一切众生幸福、快乐与祥和。愿伤害不会加诸他们,愿困难不会加诸他们,愿问题不会加诸他们。愿他们经常能成功,愿他们能保有耐心、勇气、觉醒与决心,去面对和克服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以及生命中的挫折。 对疼痛 对他们来说,放松身体就是放松心,反之亦然。过这些到整个放松,包括心理与身体,只是单—的过程一种情况最重要的是完全放下,一直到你的知觉抗拒的障碍,并且进入纯然觉知的底层。这个抗拒是你自己建立起来的障碍。它是一道沟,一个自他之间的距离感。是“我”与“疼痛”间的界线。化解那道障碍,隔阂就消失了。你慢慢进入澎湃的感受之海,与疼痛合而为一。你成为疼痛。你看着它起落,之后,令人惊讶的事发生了:它不再造成伤害,痛苦不见了。只有疼痛还在,不过只是—个单纯的经验。那个被伤害的“我”不见了,结果就是从疼痛中获得解脱。 循序渐进。 对昏沉 感到昏沉是很正常的。你变得非常平静与放松,原本就应该是如此。很可惜,我们通常只有在睡着时,才会体验到这种美好的状态,所以我们将它与那个过程联想在一起。如此自然地,你逐渐睡着了。当你发现这种情况出现时,把你的正念从呼吸转移到昏沉状态上。昏沉沉有某些特征会影响你的思考过程。昏沉有某些对应身体的的感觉,看看他们是什么。这个好奇的觉知正是昏沉的对手,会令后者消失无踪。若非如此你就应该怀疑身体嗜睡的原因,把它找出来并加以解决。如果你刚吃完一顿大餐,那可能就是这个原因:禅修之前好不要吃得太饱,或者在饱餐一顿之后等上一个小时也一样。注意你身体的需要。 不要对睡眠让步,保持觉醒与正念,因为睡眠与禅定定刚好是对立的经验。你无法从睡眠中获得崭新的洞见,你只能从禅修中获得。如果你很想睡,那么就深深地吸一口气憋得愈久愈好,然后再慢慢让吐出来。接着再深吸一口气,然后尽量憋住,再慢慢吐出来。反复这么做,直到你的身体温暖起来睡意全消为止。接着,再回到呼吸上。 对恐惧 第三个可能是:你感受到的恐惧是自已制造才出来的。那可能是出自于笨拙的禅定技巧。你可能在潜意识里设定了一个“检查即将发生的事“的程序。因此,当一个令人害怕的幻想出现时,定力就会锁住它,而幻想就以你专注的能量为食并且成长。这里真正的问题是,正念太微弱了。如果正念够强的话,它就会在刚—发生时注意到这个转换,并以平常心处理这个情况。无论恐惧的来源是什么,正念才是对治之道。如实观察恐惧,不要执著它,只要看着它生起与成长即可。研究它的作用,看看它如何让你感觉,以及如何影响你的身体。当你发现自己陷入幻想的深渊时,只要以正念观察它们即可。看画面就是看画面,记忆就是记忆。看着情绪反应生起,并且如实觉知它们。站在过程之外,不要涉入,像一个好奇的旁观者一样看待整个变化。更重要的是,不要对抗情势。不要试图压抑记忆、感觉或幻想,只要置身事外,让整个混乱的状态自行沸腾与消逝。它伤害不了你,它只是记忆,只是幻想。它什么也不是,不过就是恐惧罢了。 当你让恐惧在意识觉知的舞台走它自己的路时,它就不会沉入潜意识中,以后也不会再回过头来困扰你,它会永远的消失。 不安 潜意识掩饰的手段,不让它控制你,也不要对抗或让它消失,观察它,最后你会知道你在担心什么 沮丧 太勉强的结果。 维持正念即可。你可以透过这个简单的步骤重新建立你的正念。造成失败的感觉,除了记忆之外别无其他。禅位修中没有失败这—回事,只有退步与困难,除非你彻底放弃,否者根本不会有所谓的失败。即使你花了整整二十年都没有任何收获,你还可以在自己选择的任何时刻保持正念。那是你的决定,后悔只会为失去正念打开另一扇门。在你了解自己失去正念的那一瞬间,那个了解本身就是一个正念的行为。因此,请继续这个过程,不要因为情绪反应而偏离正轨。 分心 一、估算时间。用明显的念头来计算”从我开始想钱算起。“ 二、深呼吸。 三、数息 四、出入息。 五、另一个念头。 慈悲的念头可以造成类似慈悲的东西,但那不是真正的慈悲它会在压力下瓦解。它们只有在对治不善的时候才是善。 六、回想你的目的。”我坐在这里不是为了把时间浪费在这些想法上,而是为了把心集中在呼吸上,那对一切众生而言都是适用的。“ ”它是什么? 它有多强? 以及他持续多久?“ 将自责的过程看成另一个分心。小心观察。拒绝以自己的贪、嗔、痴喂养它们,它们就会萎缩。 禅修的目的是为了正念。 盖 贪 昏沉 动作要快,觉知。 掉举 不稳定的感觉,找到它。发现它,注意它何时生起,看它持续多久,以及何时 消逝,然后再把你的意识重新拉回到呼吸上。 疑 觉知内心摇摆的状态。 美好的状态 快乐、平静、知足、同情,以及对一切众生的慈悲。如实的观察它们。 每个心理状态都有阶段,在它们即将从潜意识冒上来时,认出它们。 不要超过感受,增添东西。或遗漏一部分。 你对感受的接触是当下这个。 不要把”我“拉进来。 不概念化现象。 听见有人掉盘子 听就对了 分心又何妨? 正念的特质 一、 是什么就是什么 不决定,也不评判 二、不偏不倚的觉察 三、毫无遮蔽的注意力 四、当下的觉知 五、无我的警觉 六、觉知变化。 内在世界 正念的三种基础活动 一、正念提醒我们应该做什么 二、正念如实的观察事物 意识思维让我们负担概念与意见,把我们淹没在计划与忧虑,以及恐惧与幻想沸腾的漩涡中。 三、正念看见一切现象的真实本质。无常、苦、与无我。 要增长正念,就先接受你本来的样子。觉知和定力要平衡开发。 刚开始要努力的重心集中在一点上,把注意力从游荡中拉回,培养定力。如果心纷乱,强调定,如果陷入恍惚,就强调正念。 心理与身体的活动不会对正念构成障碍,如果发现心非常活跃,观察那个活动的本质与程度即可,那也是内在无常表演的一部分而已。 日常禅修 一、练习自然的行走,别管好不好看 二、分解动作 三、对姿势保持觉知,但不评断 四、放慢动作,可以提升正念 五、随时随地注意呼吸 六、把握零碎时间保持正念 七、专注于一切活动 八、把禅修用于日常生活中 九、每一秒都敞开内心 愿我充满慈、悲、喜、舍的心念。愿我和善愿我放松,愿我喜悦与平静。愿我健康,愿我的心变柔软,愿我的话语让人欢喜,愿我的行为亲切。愿一切我见到、听到、嗅到、尝到与触到的事物,帮助我发展慈、悲喜、舍。愿这些经验都能 帮助我开发布施与和善之心。愿它们帮助我放松 愿它们激发出友善的行为,愿这些经验成为平静与快乐的源头。愿它们帮助我解脱恐惧、紧张、焦虑、担忧与不安。 无论到世界任何地方,愿我以快乐、平静与友善之心待人。愿我在各方面都得到庇护,免于受到贪心、愤怒、厌恶、仇恨、嫉妒与恐惧的压迫。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想象自己的心没有贪欲、嗔厌恶嫉妒与恐惧。让慈爱的心念拥抱我们。让每一个细胞、每一滴血、每一个原子,以及整体身心的每一个元素都充满慈爱。让我们放松自己的身体,让我们放松自己的心,让我们的身心都充满慈爱。让慈爱的祥和与平静遍布我们的生命。 愿十方一切众生,都有善心。愿他们快乐,愿他们都有好运,愿他们都仁慈,愿他们都有善良与体贴的朋友。愿十方一切众生都充满慈爱的感觉,丰足、欣喜与无限。愿他们都没有敌人,远离苦恼与焦虑。愿他们快乐地生活。 看不见生气背后的其他因缘 当我们对某人生气时,通常只是针对一些特定的事、几句粗鲁的话一个特殊的眼神,或者是一个无心的行为,时间一般都相当短暂。在我们的心里,那个人的其他部分都不见了,只剩下启动我们心中按钮的那个部分。当我们这么做时,其实是将整个人很小的部分抽离出来加以放大。我们并没有看见构成那个人的其他因素与力量,而只将焦点放在那个人的局部,也就是会让我们生气的那个部分。 愿一切被合法或非法囚禁的人,世上所有被警察监管的人,都能得到平安与快乐。愿他们脱离贪嗔恚、仇恨、嫉妒与恐惧。让他们的身心都充满慈爱,让慈爱的祥和与平静浸透他们的整个身体 与心灵。 愿一切在医院被各种疾病折磨的人,都能得到平安与快乐。愿他们都能远离痛楚、苦恼、沮丧失望、焦虑与恐惧。让这些慈念拥抱他们,包围他们,让他们的身心都充满慈爱。 愿一切遭遇产痛的母亲都能得到平安与快乐。让每一滴血、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原子、身心的每一个元素都注入这些慈爱而获得充实。 愿一切独力照顾子女的单亲父母都能得到平安 与快乐。愿他们拥有耐心、勇气、了解与决心,以面对并克服生命中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与失败。愿他们都幸福、快乐与平安。 愿一切被成人以各种方式虐待的小孩都能得到平安与快乐。愿他们都充满慈、悲、喜、舍之心愿他们都和善,愿他们都放松。愿他们的心都变柔软,愿他们的言语悦耳,愿他们远离恐惧、紧张焦虑、忧心与不安。 愿一切统治者都温和、善良、慷慨与慈悲。愿他们了解被压迫者、社会地位低下者、受差别待遇者与贫困者的处境。愿他们的心都能融入不幸人民的痛苦中,让这些慈心拥抱他们,包围他们。让一滴血、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原子、身心的每一个元素都注入这些慈念而获得充实,让慈心的祥和与平静浸透他们的整个生命。 愿受压迫者、社会地位低下者、受差别待遇者,以及贫困者,都能得到平安与快乐。愿他们能远离痛楚、苦恼、沮丧、失望、焦虑与恐惧。愿十方世界所有人都能幸福、快乐与平安。愿他们拥有耐心、勇气、了解与决心,以面对并克服生命中无法避免的困难、问题与失败。愿这些慈心拥抱他们,包围他们。愿他们的身心都充满慈爱。 愿世上形形色色一切众生,无论是两足四足、多足或无足,胎生或卵生,此世或来世,都拥有快乐的心。愿各处都没有欺骗与鄙夷,愿没有人想伤害别人。愿我对一切众生开发出无量慈心,没有憎恨或愤怒,无所罣碍。愿一切众生都能解脱痛苦,达到究竟涅槃。 修行的态度! 心是一组事件,每一次内观时,你都参与那些时间之中。禅修是一种参与性的观察:你正在看什么,取决于你观看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正在看的那个人才是你,而你看到什么,则视你如何观看而定。因此,禅修修的过程是很微细的,结果完全取决于禅修者的内心状态。修行 要能成功,态度非常重要。 (一)不要有所期待。只管好好坐着,看看发生什么。把整件事看成是一项实验。把行动的兴趣放在试验本身 (二)不要绷得太紧 (三)不要匆忙 忍耐,再忍耐。 (四)不要执著任何东西,也不要排斥任何现象。该来的就让它来,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要随遇而安。以平常心看待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让自己保持自在,不要对抗你所经验到的事,只要充满正念地看着它。 (五)放下。学习随着出现的变化而流动,保持自然与轻松。 (六)出现任何事情都要接受。接受你的感觉,即使那是你最不希望拥有的;接受你的经验,即使那是你所憎恨的。尊重你所经验到的一切,随时敞开心胸接受它们。 (七)善待自己,对自己亲切点。你也许并不完美,首先你得完全接受你现在的样子。 (八)质问你自己,质疑每一件事.没有什么事是理当然的,不要因为它听起来头头是道,或是圣人所说,就信它,要亲自去看。但并不表示你应该愤世嫉俗,放肆或不敬,那只是说你应该以经验为本。一切主张都应该透过你自己的经验加以检验,然后让验证的结果成为你追求真理的向导。内观禅修的动机是来自于对觉悟实相的渴望,以达到真实解脱的智慧。整个修行都是以此为依归,少了它,禅修就会变得肤浅。 (九)视一切问题为挑战。将切出现的负面因素视为学习与成长的机会,不要逃避它们,也不要自责或黯然神伤,你有问题吗?太好了,又有更多自我磨炼的机会,欢喜地承受.投入其中并加以探究。 (十)不要用想的。你不需想出答案,推论式的思考并无助于你脱困。在禅修中,心自然地借由正念,借由无言的专注力而被净化。要对于消除那些困住你的事,并不需要习惯性的思虑。你需要的只是清晰而具体地觉知“那是什么“, 以及“它如何运作”单靠如此就足以解决问题。概念与推理都只会造成阻碍,不要用想的,要去看。 (十一)不要停留在分别念中。人与人之间确实有差别,不过停留在比较上是危险的。不小心处理的话,它很可能会变成以自我为中心,导致内心充满贪念、嫉妒与骄傲。 觉知你的感官和意识变化 正确的程序应该是,当我们接触到任何一个感官对象时,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停留在它上面,而是应该观看那个对象如何影响我们的感官与认识,我们应该观察生起的感觉,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活动,此外,我们也应该注意意识的变化,在观察这些现象时,我们应该清楚觉知被观察的那些事物的普遍性,刚开始接触事物时,我们心里会进出欢喜讨厌或普通的感觉火花,那是种普遍的现象,既发生在别人身上,也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应该看清楚这点,在这些感觉之后,可能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我们可能会感受到贪欲.性欲或嫉妒,也可能感到恐惧忧虑,不安或无聊,这些也都是很普通的反应,我们应该单纯地注意它们.然后接受它们,我们应该了解这些都是正常的人性反应,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一个人身上。 这种练习,刚开始时可能会让人觉得勉强或做作,但是和我们平常所做相比,并不会不自然,我们只是不熟悉而已。借由练习,这种习惯取代了我们平常以自我为中心的比较,而且一旦熟悉之后,我们会觉得更自然。最后,我们会充满包容与体谅之心,不再因为外在事物而沮丧或自满,逐渐能与一切众生和谐共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禅定与正念在禅修的任务上携手并进。正念是营运的经理,它能引导禅定的力量。禅定提供力量,正念则利用他们穿透内心深层。两者的合作形成洞见与了解。人们应该以平衡的态度将之同步开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禅修不是宗教,它是一种人生态度,通过呼吸进入禅修便于认清真实的自己,我们会分心、抱怨、自责等种种问题,但这才是真实的自己,我们只有建立正念,逐步完善自我,读完这本书,对死亡充满了恐惧,前世今生来世,今生需要用善念来修行自己。“慈、悲、喜、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 * 不要有所期待。只管好好坐者,看看发生什么什么事。把整件事看成是一项实验。把行动的兴趣放在实验本身,不要因为期待结果而分心。 * 善待自己。对自己亲切一点,你也许不完美,却是你自己不可或缺的工作伙伴。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之前,首先完全接受你现在的样子。 * 观察你的感觉和意识的变化。正确的程序应该是,当我们禅修接触到任何一个感官对象时,不应该以自我为中心停留在它上面,而是应该观看那个对象如何影响我们的感官与认识。 * 文字只是指向月亮的指头,而不是月亮本身。 </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书中提到,"正念提醒禅修者在恰当的时间把注意力放在正确的对象上,并且确实精进以完成任务。" 这句话很明确的说明了对普通人来说,禅修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不管我们是做什么工作,我们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或者要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而禅修,让我们仔细观察我们这些情绪,并让我们保持正念,集中在正确的事情上,而这件事情使我们当下最重要的事情。通过禅修,我们会观察到这个抵触的情绪,并看着她消失,恢复到平静,警觉的状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渴望真正活著的感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你的内心变得平静,生命也就安定下来</p> 我们一直在追求所谓的「快乐」,但要知道这种层次上的快乐总有痛苦与之相伴,唯有让我们内心平静至无所谓「快乐」与「痛苦」,便是安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这说明了今日美国在道德与精神素质上低落的原因</p> 愈发完善的法治会造成道德的滑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我们只要安稳与快乐就好,不再有任何渴望</p> 快乐?单纯意义上的快乐吗?不抱目的的快乐吗?那么疯子才拥有真正的快乐!尼采是幸福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悲傷、憂鬱、失落、憤怒、忌妒、羨慕、恨……與環境和別人都没有關係,都是自找的~,都是自作自受,都是過去的自己造就因由,現在顯現成果。如果不超越這些因果,那麼一切修行都是白搭![向日葵][向日葵][向日葵][向日葵][向日葵][向日葵][向日葵][向日葵] 於持準提咒時,必須觀音或是觀心,也可以觀自在或者是觀呼吸,觀“持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2]分钟的正念训练,练习内容包括躯体扫描,正念观呼吸,正念观察想法,强调患者练习中要一刻接着一刻客观观察体会自己的想法,思维,冲动,情绪等内向活动过程,学习只是把他们视为内向的事件,体会这些心理现象自行变化的属性,另外一方面强调把精力投入到此时此刻,有建设性的事务而非病理的强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心圆满】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心圆满】观呼吸——平静的第一堂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希望自己能下决心!//@蘇有朋:佛法经典多为理论或个人经验,实修方法却大多失传。#内观禅修# 是佛陀传下的古老纯綷实修方法,失传多年后又重回印度现全世界发散中。十日内观课程包含戒定慧:戒律的生活,前三天观呼吸修定,后七天内观修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分享自孔德如玉《怎样观呼吸》 - 怎样观呼吸 怎样观呼吸,首先就是躺下来,刚开始的时候,你做为一个旁观者,就去看呼吸过程中腹部的起伏,不要刻意干扰它,你是在... (来自 @头条博客) 怎样观呼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三天,昨晚一组20个仰卧起坐,10分钟平躺撑腿!今天6:15起床,6:24开始一组拉伸动作,因为熟练加强动作,第二个动作起出汗!十分钟完成。打坐20分钟,前五分钟无法进入,之后观呼吸111下,其中最后三分钟出现焦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初学者的冥想书 第四章 冥想一:观呼吸》很喜欢!都来听听吧初学者的冥想书 第四章 冥想一:观呼吸(分享自@喜马拉雅好声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治疗感冒最好的方法就是:休息。如果能够睡着,就尽量多睡觉;如果睡不着,就安静的卧床,凝神屏气,观呼吸。生命存在于呼吸之间,呼吸间那个停顿,叫息,仔细观察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还是有过几乎能代入了的感觉的,那一瞬简直悟到了同担拒否的奥义()……但后来被虐得对鹤婶只有永远无法企及的片思魔障……啊,不爱我就不爱了吧(流泪。被虐得我入了江雪教,从此和江雪巨巨一起修不净观呼吸止观看五蕴皆空破一切我执度苦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观呼吸》.pdf,结合葛印卡10日开示视频,及内观禅修文集。 《观呼吸》.pdf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跟随心,聆听身 临在间,万念止 一世界,万物生 问心意,无心闻 观呼吸,一道简 万法归,心生起 呼呼吸,念念觉 来来回,缘缘起 缘缘灭,无无有#禅道佛缘##每日微灵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刚刚用#喜马拉雅#发布了好声音《10分钟观呼吸正念练习》,好声音要和朋友一起听!觉得不错就评论转发吧 :)10分钟观呼吸正念练习(分享自@喜马拉雅好声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哈哈哈大先生://@心灵修行资讯平台:多梦也是心气不足的表现,可以通过吉祥卧、观呼吸,来使心神安定、减少妄念,不做噩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一天】 【第一天】 觀呼吸、觀呼吸,心靜下來了。心不動搖,而得以清淨,自然得到解脫。大家都會談論法,但是無人真正瞭解法。練習淨化自己的心 -----這才是真正的法。法非專屬印度或佛教, 亦非錫克、耆那、伊斯蘭;法是清淨心,祥和、快樂與安寧。#内观禅修#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分享自造福人类 《详细的智能坐功、卧功与动功观呼吸与窍点部分(一)》 - 下面的功法,功友们可以试试,特别是卧功,对治失眠很有效,七星布位部分,可以了解一下北斗七星(天罡)系列... (来自 @头条博客) - 详细的智能坐功、卧功与动功观呼吸与窍点部分(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住念头观呼吸意念全身放松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南禅寺最近 //@蘇有朋:佛法经典多为理论或个人经验,实修方法却大多失传。#内观禅修# 是佛陀传下的古老纯綷实修方法,失传多年后又重回印度现全世界发散中。十日内观课程包含戒定慧:戒律的生活,前三天观呼吸修定,后七天内观修慧。愿每个人都能在一生中,拨出十天得到属於自己的快乐丶安详与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