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铁皮鼓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过《铁皮鼓》:元首是短暂的,贝多芬是永恒的。人总是要学会和过去告别,才能真正长大。 ★★★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很久没有看大部头的书,铁皮鼓读完,耐看,翻译也流畅生动,真是经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纳粹老照片 网页链接 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拍成了同名电影,男主人公是一个长不大的侏儒。最后一张上的小男孩让我想起《铁皮鼓》。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Haunted -11/7/2015 - 空气 语气 巷口 交叉路口- 谁说 铁皮鼓 向你狂奔 历史性技能 就算天空再深 - 那你以后怎么打算 - 而我是黑暗我是森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君特格拉斯《铁皮鼓》中一个不想长大的人,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荒诞,于是暗下决心永远做小孩子,在冥冥中有种力量成全了他,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百年孤独》中,丽贝卡是个孤儿,无人予爱,一旦在世事中遇不顺,在爱情中受煎熬,便会以吸手指,吃土,甚至吃蚯蚓,来克制爱无能的痛苦 《铁皮鼓》中,缺爱的母亲与舅舅偷情,这种畸恋带来内心的失序。后来,母亲开始饕餮生鳗鱼,直至死亡; 《魔咒紫禁城》中的叶赫那拉孤独无比,开始偷吃宫中的木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四本书读起:百年孤独,铁皮鼓,魔咒紫禁城,永别了武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铁皮鼓,格拉斯的长篇,紧扣那段历史。很多的隐喻,机智幽默,虽然是经过翻译过的,就像是重新加热的饭菜一样,但是你依然能够体会到它的伟大。难怪这样一部长篇,被认为是代表着战后德国长篇小说的重新开启。我是通过看他的我的世纪,再回过头来看这部小说的,记录着厚厚的历史。 泰州·江州南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周末电影:沃尔克·施隆多夫导演的新德国电影《铁皮鼓》》[转载]周末电影: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一篇转载博文《[转载]德国军旅历史/战争片《铁皮鼓》》[转载]德国军旅历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格拉斯在《铁皮鼓》里写了一个不肯长大的人 小奥斯卡发现周围的世界太过荒诞 就暗下决心要永远做小孩子 在冥冥之中 有一种力量成全了他的决心 所以他就成了个侏儒 这个故事太过神奇 但很有意思 人要永远做小孩子虽办不到 但尽可能去保持童心也未尝不可 永远对这世界怀抱热情 充满好奇 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点也不贱的境境 的文章《德国电影《铁皮鼓》分析》说得太好了,转评赞是浮云,必须打赏1.66元!#微博打赏#德国电影《铁皮鼓》分...看就完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德国电影《铁皮鼓》分析》(哈哈哈,提前声明一下,这是本人第一次写的影评,其中有好多借鉴名家分析的内容,如有雷同,不是巧合~多多包涵。)​德国电影《铁皮鼓》影视分析文/静静从一百德国电影《铁皮鼓》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的文章是一种黑色幽默,中间总是透漏出内涵和实在,大多数文章总是以故事、电影、或者小说中人物引出,直接点明文章观点。沉默的大多数这篇杂文,开文以电影《铁皮鼓》中...文字版>> 网页链接 (新浪长微博>> 长微博_长微博工具_...)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社区阅读#《铁皮鼓》小说主人公奥斯卡无意中发现母亲和表舅布朗斯基偷情,又目睹纳粹势力的猖獗,便决定不再长个儿,宁愿成为侏儒。他整日敲打一只铁皮鼓,吟唱歌谣,针砭时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铁皮鼓#看了前半部分 我都惊呆了。我也想要一只小鼓!我也想有超能力。 我感觉我看也看不完[鼻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