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春尽江南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事物尚未命名,横暴尚未染指。化石般的寂静,开放在秘密的水塘。呼吸的重量,与这个世界相等,不多也不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面桃花,山河入梦,春尽江南。光是三部曲这名字,就招摇着一片香艳,美得呀,一读就唇齿留香。格非在很多时候是有故弄玄虚的手段的,然而他弄得很是巧妙,不至让人反感。桃花,小岛,阁楼,院落,轻轻一写,就出来一幅江南。尤喜欢结尾,读起来会心一笑。真是有些舍不得读那两部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格非的三部曲:《人面桃花》《山河故人》和《春尽江南》,在我的无意识中被颠倒了次序来看,现在还有一部《人面桃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春尽江南印象最深还是铃铛play,没救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虽说《春尽江南》作为乌托邦三部曲的完结篇,但“枕上片时春梦中”,走出梦境便再无故人,格非新作《望春风》算是为这个梦境做了一个补缀,可谓一身尘埃,落满铅华。故事里的父亲是个算命先生,他以他的宿命论来揣摩这个离自己越来越远的世界,而故乡的死亡并不是突然发生的。“故乡每天都在死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春尽江南》 我的评分:★★★★ 竟然看了一个多月,不过一三部要比第二部好看得多。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初着了魔一样的喜欢春尽江南 那种被掏空的无奈颓丧和妥协 还有真正知识分子的大悲悯 在望春风里只剩下对乌托邦的喋喋不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7、7》这两天看完了格非的《春尽江南》,江南三部曲全部看完,第三部写的比第二部好点,大概主人公谭端午的角色是文人,而且书里反映的年代是现代身边发生的事,或多或少有著者自身的影子。《山河入梦7、7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几天终于把江南三部曲看完,许久没有看小说了,春尽江南里的庞家玉是我很喜欢的角色,读到她我总是会想到龙城里的郑东霓。最令人神往的,莫过于纯洁和宁静以及对生死的领悟。 景德镇·广场北路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周末看完《山河入梦》,格非太残忍!这世道太残忍。《人面桃花》结局本就很残忍,接下来佩佩的死亡更残忍。第三部春尽江南是否继续延续残酷?希望能换个世界来叙述就好! 武汉·五里墩街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知不觉在家已过了一个月,虽然有时也会有面对七大姑八大姨的不耐烦,但整体还好,心情平顺。一个月下来,这两天看完了《春尽江南》这部小说,《区分》看了一部分,一直一天几页的速度在滚动,偶尔改下领导发过来的定稿,真的将日子过成了静止的画面。停下来,观察父母每天的生活,分享奶奶的孤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春尽江南》看完了,稍加修饰的地名,都能猜个七七八八。感觉格非的文笔和阎真有点像,敢于写出现实,切中了我们所处变化的时代症结。曾经看阎的书深夜里痛哭,如今看完格的三部曲之收官之作,只想努力接受这个时代的“乱象”。ps:看书越多越容易想得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望春风# 瞄了一眼豆瓣评论,几乎都说格非的长处和短处依然一目了然,提到“虎头蛇尾”,说结局太虚幻。看《收获》里的简略版本没有这感觉。总归写自己没经历过的事情还是艰难,春尽江南的城市生活也写得略吃力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懂得守规矩……这就可以部分地解释他之所以总倒霉的原因————《春尽江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书#春尽江南-格非著1.如何看待个人、家庭与社会的复杂关系,人在其中如何带有原则性的自处;生存的压力又会化为怎样的罪恶。2.新人与旧人,好人与坏人,贫穷与富有,在现代社会又该如何去定义。3.法律、医院等现代机构,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而它们存在的实质又是什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格非的《春尽江南》,第十七本,假期也快尽了!准备看悬疑小说《伦敦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