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海上花列传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到胡适在后记里用的四字“淡出鸟来”,失笑,原其四字历史少也当是从民国算起,非今人新语。不明白张爱玲何故如此推崇《海上花列传》,算不得他们知己同类,全文翻遍,未读的一处可怜,未见一情字耳。只觉应当,活该,又倦恨无趣罢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星星][星星][星星][星星][半星],充斥着吴侬软语,不是同语系的应该读起来蛮吃力。研究“里弄”文化历史的一本很难得的奇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欣赏俞飞鸿,她很特别,喜欢张爱玲、章怡和的小说,喜欢海上花列传,喜欢阿城文集等等,她似乎喜欢探究人性种种与真实得近乎残酷的爱情,譬如她的爱有来生,这种阅历感悟与思考使她像一个旁观者,对名利不过于执着,对爱情不过于依赖,对人对事安之若素,用她的话说就是悲而不哀,忠于内心,顺其自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花月痕》有韩荷生,《海上花列传》有王莲生,突然想以后给儿子取小名叫"橘生",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橘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本以为今晚聚餐后我就解放了,结果仓促准备的论文题目被否了。我导提示我从宏大的海派发展中来界定张爱玲,餐后江边的路上,我导一路滔滔不绝在说海派的发展,通俗海派言情,现代海派谈性……张爱玲为啥独爱海上花列传?可是海上花列传我没啃完啊。。。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海上花列传》 ★★★★★ “上海人都应该读一下,你会更懂金瓶梅、红楼梦和张爱玲,侯孝贤的电影《海上花》也值得看,看不懂上海话的可以看张爱玲改写的普通话版,可见张爱玲对他的偏爱”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海上花列傳才發現原來我還是沒完全明白蘇州話[伤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突然发现我父亲之前看过不少小说,家里一直放着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李汝珍的《镜花缘》等,这些十九世纪中国的文学作品之前我都没听过也没读过,现在才知道。。。[黑线][黑线][黑线]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网上很多人说金宇澄的「繁花」虽是吴语小说可是比老早的那些吴语小说例如「海上花列传」要好,外地人也至少看得懂.. 翻过老早的吴语小说那可真是不翻译不懂这方言的人真不行,而「繁花」老实说不略知一二也并非能了解其中真实意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侯孝贤《海上花》改编自张爱玲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描述清末上海英租界"长三书寓"高级妓院的故事。最爱刘嘉玲饰演的周双珠,世故、练达,言语老道,对世事皆看得通透;饭局上的妙眼流转,逢迎陪笑,摇扇、斟酒如闲庭信步;吸烟、喝茶、抖衣裳,不温不火,处处沉稳,韵味十足。厅房话剧,吴语对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陈森写《品花宝鉴》,文康写《儿女英雄榜》,韩邦庆写《海上花列传》。最有名是李汝珍的《镜花缘》#木心_文学回忆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海上花列传》是老早老早买的,当时读了一句半句就读不下去了。最近又翻了出来,二句三句后便觉得有滋有味,最喜那通篇的吴语苏白,读来真真是舒泰。看来有些书是到了一定年纪后才会喜欢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个场景何其眼熟,《海上花列传》说的也是这个场景啊。奥尼尔剧本里剽悍的老婆发酒疯,韩邦庆小说里精刮得老婆沉默地算着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张爱玲的海上花。侯孝贤的《海上花》一开头的字幕就写故事改编自张爱玲的《海上花列传》,懵了,这原著不是韩邦庆么,怎么成了张。张爱玲在美国,热衷于把自己的成名作倒腾成英文,不够过瘾,也把海上花译成英文了。而三三学社的朱天文再把英文改成电影剧本。中文英文再回到中文,还是中国人看得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李漱芳有点像秦可卿,都是思虑过重致病,都是最开始一剂补中益气汤就可以,都是死后被大张旗鼓地厚葬,韩邦庆是在向曹雪芹致敬吗?#看海上花列传有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之前很想看聂隐娘 怕看不懂 所以特地搜了导演的其他作品看 就选了海上花列传 发现还真的是云云雾雾的看不懂 我再做做功课 希望可以看懂吧 掐指一算 我好久没看电影和bbc了 大概两个多月了 时间过的真快 都来不及回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