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缅甸岁月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缅甸岁月》中白人萨布埃利斯在路上挑衅当地几个男孩,用一根棍子戳伤了一个男孩的眼睛,男孩去看当地医生,被敷了一些有毒的草药,然后彻底瞎了。奥威尔几句话就描述了这个殖民地常见的不公,对人命的轻慢,越是轻描淡写,越是有力。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有华裔发美国群众运动的刺激视频,也有华裔告诉你,“没什么啊,美国,岁月静好。”其实发什么都是正常的。我在缅甸棒赛镇的岁月,山上枪是枪响炮是炮响,山下,菜市场依然人头攒动。你看见山下菜巿场人头攒动,就判定缅甸岁月静好,显然是不负责任的。缅甸棒赛镇的菜市场再怎么拥挤,都不能忽略缅甸民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缅甸岁月# 时值建国七十周年之际,在欢庆祖国繁荣富强的同时,我们也应回顾往日伤痛,鞭策自己。奥维尔的《缅甸岁月》讲述了在英国殖民统治下一位木材商在缅甸生活的种种,揭露了殖民侵略对殖民地人民精神和身体的深刻迫害,引人深思,让人愈发珍惜如今的幸福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最近在看的书# 2020.35 奥维尔的小说《缅甸岁月》偶像一向的深刻洞察人性的本质令人读起来犹如进入宇宙深邃的时空中探寻到了绝对真理。在台州。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我看完 缅甸岁月和阴翳礼赞胡说八道一下:回忆真是自带滤镜。至于看书突然变快的秘诀:2020要结束了。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那些连一点高尚的痕迹都没有的伤心事最让人痛苦。——《缅甸岁月》[英]乔治-奥威尔 著;郝爽 张旸 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一个人要隐秘地过自己想要的真实的生活,这可真让人堕落。 ——《缅甸岁月》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Timeout发了个调查,不管这是谁做的,肯定都不准呀。中国最受欢迎的书怎么会是《Cinder》呢,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听说过这本书,说是《哈利波特》都还更靠谱一些?!!!而且这结果太有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了吧,印度喜欢《少年派》,日本喜欢《艺伎回忆录》,缅甸喜欢《缅甸岁月》,那我不用看图都能猜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58.《缅甸岁月》“英国鲁迅”乔治奥威尔带我黄金周缅甸游:酷热、雨林、咖喱大蒜味的被奴役土著,傲慢无所事事又迷失的白人老爷。让人闷声冷笑的残酷幽默。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3:51:48
的评论出门取包裹,缅甸岁月到手,点了花旗参乌鸡汤当午餐。今天是美好的周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緬甸有這麼一個傳說:有一條惡龍,每年要求村莊獻祭一個處女,每年这个村庄都會有一個少年英雄趨於惡龍搏鬥,但無人生還。又一個英雄出發時,有人悄悄尾隨。龍穴鋪滿金銀財寶,英雄用劍刺死惡龍,然後坐在屍身上,看著閃爍的珠寶,慢慢的長出鱗片、尾巴和觸角,最終變成惡龍。 ——奧威爾:緬甸歲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缅甸大人物为啥多姓“吴”】世界多数民族都有名有姓,名为自己的符号和标识,姓是血脉的延续和传承。缅甸人则例外,有名无姓。如“吴奈温”(U NeWin),“吴”是对长辈或有地位者的统称,意为“叔、伯、先生”,表尊敬,如《缅甸岁月》里那个讨厌的警官“吴波金”。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企的缅甸岁月。细节好多。看下来现在中企在社会福利上做的不错,赢得很多当地人赞同。唯天主教和NGO难打交道,尤其NGO根本拒绝接触。(分享自@无界新闻)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封印在icloud里的瓦城照片终于到手[嘻嘻] 无比怀念我们的缅甸岁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了《缅甸岁月》才真的接受哇离开那里都两个月了。对浦甘的喜欢是自私的,给周围人手舞足蹈讲那里多美,却最不希望听到“那么好我也要去”,想要多年以后它还是本来的模样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给自己列一个清单吧1.月亮与六便士2.动物庄园3.19844.缅甸岁月5.金阁寺6.巴黎伦敦落魄记7.雪国8.乌合之众9.水问10.梦的解析11.午夜降临前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