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东藏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钱钟书写《围城》,洋洋得意地讽刺别人,却没有料到自己成了《东藏记》中的主人公之一。他何以忘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分享自罗慰年《钱钟书夫妇的偶像崇拜,早该破一破》 - 作者:余杰 宗璞的长篇小说《东藏记》,取“东躲西藏”之意,以抗战期间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 (来自 @头条博客) 钱钟书夫妇的偶像崇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东藏记》...作者:宗璞(冯友兰之女) 苏州·拙政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马要转弯时,无因回头一笑,他很少笑,笑起来有几分妩媚。似是说,我们不怕!我们会活得好!这一笑停留在嵋的记忆中,似是一个特写镜头,和那下马的身影一起,永不磨灭。” ——宗璞《东藏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对钱杨二位先生,历来就有议论。宗璞小说《东藏记》讲西南联大往事,就有人认为其中两个人物是影射两位的。挖苦得非常尖刻。陈若曦的《城里城外》写刚开放一群中国学者到访美国,其中也有影射钱先生的。也很尖刻。钱杨两位晚年和一些老朋友或仰慕者有所不快,晚年时杨先生太珍惜身前身后名,希望留下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宗璞的《野葫芦引》大概是为了凑齐东南西北,但是其实第三卷不太明白为什么抗战西迁跑到昆明西南联大会叫《东藏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RP与学识无关,做人啊开心就好[可爱]《钱钟书神话的破灭—从宗璞<东藏记>》说起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另外一种说法。最深刻是:学识渊博与人品无关『钱钟书神话的破灭—从宗璞《东藏记》说起』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爱阅读# 《东藏记》是著名女作家宗璞的长篇小说力作。书中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似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读《南渡记 东藏记 西征记》 “在读,喜欢语言风格和一些小处的心思,等看完再聊其他”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昨日回宁的高铁上,我开始囫囵吞枣般读6号那期的三联周刊以及《东藏记》,十多分钟前终于读完。果然要自己读完才能稍显理性地看待那二人。南京雨好大,赶紧催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推荐阅读#《东藏记》宗璞著.该书思想深刻,语言精炼.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作者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外借索书号I247.57/4904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胸无点墨,并没有阅读过太多近现代史相关的书,甚至近现代作者的书也读的不多。看到东藏记,以及一些评论,再次觉得,相由心生这句话真真是没错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他们以刻薄人取乐,他们这样做时,只觉得自己异常聪明,凌驾于凡人之上,不免飘飘然,而毫不考虑对别人的伤害。若对方没有得到信息,还要设法传递过去。射猎必须打中活物才算痛快,只是闭门说说会令趣味大减。宗璞《东藏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东藏记、南渡记、西征记――野葫芦引(全三卷)》 我的评分:★★★★★ 最喜欢的书,总要拿出来翻一翻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2015北京书市#【作家荐书】“宗璞大姐是我敬仰的作家,她抱病写下的这三部小说,喷发着一种英武之气、凛然之气,是真正的大家风范。”著名作家王蒙为您推荐《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