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东藏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张宗子:光读书多远远不够》满脑子学问,却没有自己的见解,周作人说,这种读书人,不过一个“两脚书橱”。光读书多远远不够张宗子/文宗璞《东藏记》第四章写到一对英伦留学回来的夫妇尤甲仁和姚秋尔,张宗子:光读书多远远不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们读书吧#近期同步书单《红楼梦断》《东藏记》《山月不知心底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正在百度旅游写游记呢!求粉求围观!《《东藏记》 一个人的摩托车旅行和163天自拍 (更新中...)》“ 东藏记,东藏本身不是个地名,大致上讲是在西藏以东的藏地,为的是区别西藏。 小时候经常会听到山的故事,那时候以为一座山只是一座山,到后来才明白,一座山其实是...”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喜欢的还是《东藏记》一直在等野葫芦引的最后一部《北归记》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重温茅盾文学奖经典作品[good] //@上海交通大学:#交大分享#重温经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果生活能够重来一遍,每个人都是圣人了。 ——《东藏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妻也好,妾也好,他们是分不开的。他们的感情中有乡土的眷恋、生死的奋斗和少年的回忆。不要说严家换过几个小妾,就连素初也不过是外人。 《东藏记》宗璞 我在这里:湛江·广东海洋大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东藏记里最喜欢的角色是柳,可是他死了,简直要垂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东藏记里澹台玮从重庆飞昆明在飞机上三十多个小时[吃惊][吃惊]飞机不是要有相当的速度才不会掉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剛剛學會馮先生所說的“對角線讀書法“就活學活用看完了“東藏記“,10分鍾搞定;很對不起她,不怎麽喜歡這本書,好像曾看過“南渡記“很喜歡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京东6月购书:余华: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南渡记 东藏记 西征记 茶人三部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宗璞的《东藏记》刻意求雅,反显雕琢。小说以西南联大为背景,人物多有原型。读本书变成猜谜,颇有乐趣。有的好猜,比如白礼文,学问极高深精湛,恃才傲物,经常不去上课,上课时不讲正课,多半时间是骂人。爱抽大烟,不可一日无此君。未请假就去外地土司家住了一年,回来后被解聘。这显然是指刘文典。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祠堂大门前,无因跳上小黑马,在原地转了个圈,随即蹄声得得,向北去了。在马要拐弯时,无因回头一笑,他很少笑,笑起来有几分妩媚。似是说,我们不怕!我们会活得好!这一笑停留在嵋的记忆里,似是一个特写镜头,和那下马的身影一起,永不磨灭。#东藏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澹台勉有一个论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结合,必须有一个前提:一方无条件崇拜另一方。玳拉和对庄卣辰便是如此(宗璞《东藏记》第六章第四节)。我想,不同知识背景的人也会如此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书推荐#《东藏记》(宗璞)——以抗日战争时期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刻画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亲人朋友的大善、对祖国民族的大家、对入侵仇敌的大恨 对亡国之祸的大痛,语言优雅蕴藉、情节暗设玄机、人物丰满真切。作者对昆明天空的描写,如一片湛蓝扑面而来。 索书号:I247.5/313/:2 馆藏地:A501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东藏记#从南到北,从这里到那里,书皮在包里都磨坏了,终于看完了。如果有安静的心和安静的时光,去配这本恬然叙述的“真事隐去”的历史,那才是相得益彰的。然而在我这么波折煎熬的时光里断续看完,也被那些坚强,纯洁,聪颖,博学的老少知识分子们征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整理了下哈:《呼啸山庄》 《永不言败》 林微因传《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 《飘》《西征记》《东藏记》 《弦下的梦》该看的一本都还没有看。嘿嘿其实是因为有个私心,把这等对于我来说略显枯燥的书扔到回校空闲时候再看。哈哈哈真想骂自己一句,你对这么自私怪不得你的成绩也好不到哪去!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