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东藏记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东藏记》看完,怎么把钱杨写的这么刻薄?今天pet名没报上也没啥遗憾的。不过现阶段有部分教育者的虚伪倒是让人气愤。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野葫芦引# 【出处:《野葫芦引(南渡记)(东藏记)》】剧透预警!!!!!!!!!!1.“雪雪你来!”“我的每一个细胞都会为你焚烧,哪怕只得到你一个微笑然后化为灰烬!”可是雪妍真的倒在了落雪坡,我们的白色蜡烛最先熄灭葑哥失去了他的挚爱,阿难失去了他记不住的母亲。2.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暖暖爱心公益联盟超话 6月10日#暖暖每日一读# 作者: 王安忆我羡慕的不只是学问本身,还有做学问的人所过的那种文雅、精致的生活。宗璞先生在以流亡大学为题材的小说《东藏记》里,用了四个字来形容国难中的读书人:弦歌不辍。就这四个字,呈现出雅致里的坚韧。这样的生活是由学问积累而成的,倘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文学的敌人# 今天终于看完了《东藏记》,中间因为考试耽搁了好长时间一段时间,以至于我现在的阅读感有点不知道怎么说。但作为野葫芦记的第二部,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第一部。第二部里的动乱来得太快,悲伤太多,甚至于连人的死亡都带着命运的不可说,太难过了。 在那种环境下,要怎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冷知识1:林徽因没有割过双眼皮。冷知识2:钱钟书的小说不是圣旨。 冷知识3:如果钱钟书的小说是圣旨,那我们同样也可以把宗璞讽刺钱钟书和杨绛为人的小说《东藏记》当成圣旨。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无意中得知,宗璞先生的《北归记》也早已完成并获得了施耐庵文学奖还记得许多年前在刘心武先生的《人生有信》里读到当时已经成书的《南渡记》《东藏记》《西征记》,于是期盼着这部恢宏的长篇小说最后一篇《北归记》能早日完成,没想到一晃已经这么多年时间过得真快啊#忘记了小姐的碎碎念#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听《东藏记》,意东躲西藏,作者宗璞乃冯友兰之女。记述抗战时期西南联大教授孟樾一家在昆明的日常点滴,一段颠沛流离又温情四溢的艰苦昂扬岁月。老一辈治学爱国、”永不投降“;年轻一辈纯真、热血。文字典雅,给人感受不是战争悲凉,而是处处温馨和乐观向上。让人经不住去探寻那一时期的”大师“们。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巨流河》中的战乱与成长和“野葫芦引”挺像,也很愿意看这类个人与家国命运共同浮沉的故事。突然想起来看南渡、西征、东藏记后,十分期待北归的出版,甚至有些怀疑作者是否还有精力完成,现在一查却得知早已出版。几年的时间,有时是转瞬,有时却又是漫长的焦灼。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冯友兰的女儿宗璞《东藏记》2000年出版后,有人认为这是宗璞写书为父报仇。其中有一对夫妇——尤甲仁、姚秋尔,一般人都认为是影射钱锺书、杨绛。因为有人在钱锺书的传记中记载钱锺书骂过冯友兰,所以宗璞写了篇《不得不说的话》,认为这是白纸黑字谩骂第一次。杨绛写了《答宗璞〈不得不说的话〉》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宗璞《东藏记》拿了茅盾文学奖,但是钱钟书连茅盾本人都不太看得起。文笔比不上围城一方面,还有就是太端着了。写自己是【嵋】,有点青山见我多妩媚的味道。父亲孟弗之是个名字谐音孟夫子的完人,写的史书便全是信史。(这就扯了,冯友兰写过江青女皇。后来梁簌溟割袍断义不愿意出席他的生日。)钱 ...
来自微博用户2020-12-31 08:22:56
的评论最近一边听书,一边运动,感觉挺好!东藏记、南渡记、长恨歌,这些早读过,再听一遍也颇有新意!还有每周的樊登读书!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马要转弯时,无因回头一笑,他很少笑,笑起来有几分妩媚。似是说,我们不怕!我们会活得好!这一笑停留在嵋的记忆中,似是一个特写镜头,和那下马的身影一起,永不磨灭。” ——宗璞《东藏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东藏记》...作者:宗璞(冯友兰之女) 苏州·拙政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分享自罗慰年《钱钟书夫妇的偶像崇拜,早该破一破》 - 作者:余杰 宗璞的长篇小说《东藏记》,取“东躲西藏”之意,以抗战期间西南联合大学的生活为背景,生动地刻画了... (来自 @头条博客) 钱钟书夫妇的偶像崇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钱钟书写《围城》,洋洋得意地讽刺别人,却没有料到自己成了《东藏记》中的主人公之一。他何以忘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最简单的道理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也谈余杰 钱钟书神话破灭―从宗璞《东藏记》说起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