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诗词讲记下载
顾随诗词讲记目录
——谈羡季先生对古典诗歌之教学
驼庵诗话
总论之部
分论之部
补编
驼庵说诗
《诗经》谈片
太白古体诗散论
论杜甫七绝
说长吉诗之怪
论小李杜
宋诗略说
说竹山词
论王静安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曲兼诗词之长,而曲之长为诗词所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翻译当用外国句法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诗需散文化。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固然人无自己不能成为生活,但不能只知自己,至少要为大众,为人类,甚至只为一个人也好 人在恋爱的时候最诗味。从“三百篇”、《离骚》及西洋《圣经·雅歌》、希腊的古诗直到现在,对恋爱还在赞美、实行。何以恋爱在古今中外的诗中占此一大部分?便因恋爱是不自私的,自私的人没有恋爱,有的只是兽性的冲动。何以说恋爱是不自私?便因在恋爱时都有为对方牺牲自己的准备。自私的人无论谁死都行,只要我不死。唐明皇在政治上、文学上是天才,但在恋爱上绝非天才,否则不能牺牲贵妃而独生。《长恨歌》及“传”写唐明皇至紧要时期却牺牲了爱人,保全了自己,这是不对的。恋爱是牺牲自己为了保全别人。故恋爱是给予而非取得,是义务不是权力。 恋爱如此,整个人生亦然。要准备为别人牺牲自己,这才是最伟大的诗人 诗根本不是教训人,只是在感动人,是“推”是“化“。 顾夐《诉衷情》 永夜抛人何处去?绝来音。香阁掩,眉敛,月将沉。争思不相寻?怨孤衾。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艺术之能引人都不是单纯的,即使是单纯的也是复杂的单纯,如日光之七色,合而为白。如酒,苦、辣而香、甜,总之是酒味,有人喝酒上瘾,没人吃醋上瘾。</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宋代之文、诗、词,皆奠自六一。文该骈为散,诗清新,词开苏、辛。</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哲理是超时间空间的,所以陈子昂《登幽州台》可以说是理的。 此首风雷俱出,是唐人诗,是初唐诗。</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陶渊明篇篇说酒,然其意岂在酒?凡抱有寂寞心的人皆好酒。世上无可贪恋,皆不合心,不能上眼,故逃之于酒。陶诗《饮酒》第一首:“忽与一觞酒,日夕欢相持。”这就是有寂寞心的人对酒的一点欢喜。</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老师喜欢学生从师学而不似师,此方为光大师门之人。</p> 叶嘉莹之于顾随,余英时之于钱穆,汪曾祺之于沈从文,似可归于这类。而刘再复虽在文章里谈及钱锺书对他的另眼相待,我总觉得他还是将钱先生的场面话当了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现在事情本来变化就多,再加以诗人感觉锐敏,变化更多。 五言诗字少,其开合变化成功者仅杜工部一人。 五言诗容易看出漏洞。七言略薄尚无碍,五言必厚,即须酝酿。 </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有的用典只成为一种符号,一为炫学,一为文陋(掩饰自己的浅陋),炫学也不免文陋。 人不读书是可怜,读书太多书作怪,也可怕。</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诗难于举重若轻。</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中国旧诗中写夏者少,纵有也只是写天之绵长、人之安闲两层。 除此之外,写夏则是对不得安闲者的怜悯。</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字之锤炼可有两种好处:一为有力坚实,如杜甫之“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二为圆润,如孟浩然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韩愈用字坚实不及杜,圆润不及孟,但稳。 性情不同,表现感情姿态亦异。</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读者非要与书打成一片不能懂得清楚,而作者却须保有相当距离。所以最难写的莫过于情书,凡写情书写得好的,多不可靠。</p> 所以我才不懂为什么朱生豪情书会火。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摘抄片断: 艺术之能引人都不是单纯的,即使是单纯的也是复杂的单纯,如日光之七色,合而为白。如酒,苦、辣而香、甜,总之是酒味,有人喝酒上瘾,没人吃醋上瘾。(115) 一切美文该是表现不是说明,即使报告文学,写得好也是表现,不是说明。表现是使人觉,说明是使人知,而觉里包括有知。觉,亲切,凡事非亲切不可。(119) 在中国诗史上,所有人的作品可以四字概括——无可奈何。(128) 世之轮李杜者每曰太白复古,工部开今。太白之古乃越六朝而上之,虽古实亦新。太白《古风》似古并不古,没什么了不得。才气有余,思想不足。中国诗向来不重思想,故多抒情诗。且吾国人对人生入得甚浅,而思想必基于人生,无论出世入世,其出发点总是人生。入世者如《论语》,“为学”与“为政”相骈,为己为人,欲改变人生;出世者则若庄、列,亦因见人生痛苦,欲脱离之。吾国诗人亦未尝不自人生出发,只入得不深,感得不切,说得不明。太白诗思想既不深,感情亦不甚亲切……汉魏如《古诗十九首》、曹氏父子诗,思想虽浅而感情尚切。(163) 诗有诗法,文有文法。有文然后有法,而文不必依法作。 诗之工莫过于宋,宋诗之工莫过于江西派,山谷、后山、简斋。宋人对诗用功最深,而诗之衰亦自宋始。 凡一种学问成为一种学问时,已即其衰落时。上古无所谓诗学反多好诗。既有诗学则真诗渐少,伪诗渐多。……所谓伪诗,字面似诗皆合格律而内容空虚。 ……诗应为自己内心真正感生出来,虽与古人合亦无关。不然,虽不同亦非真诗。(223) 文学中最高境界往往是无意。《庄子·逍遥游》所谓“无用之为大用矣”,无意之为意深矣,愈玩味,愈无穷,愈咀嚼,味愈出。有意在意有尽,其味随意而尽。要意有尽而味无尽。大晏便如此: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 一些感悟: 读顾随始知对古典诗词知之甚少,甚或全然不知,只尚在鸿蒙初开之时。 古诗词之美在其炼辞锻句,更在其精气神。顾随说李义山之精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却因其囿于自己之小世界中,终不能成大诗人。 又有冯老师曾说《红楼梦》不该读,甚至不能称为文学,因其中并无普世价值,阶级观念深入其里。细想之亦有理,与顾随所倡有异曲同工之处。 一己之苦、一己之悲,再深切刻骨亦逃不脱狭隘。 雨果说真正的作家都该有大悲悯的情怀,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人能走出一己之小世界而用心体察并能“担荷”他人之苦痛,为文艺正道之始。 文艺少不得工巧,但字工句丽是最低的要求,再上一层为情操,更上一层便是悲天悯人的情怀。 小女子耽于肤浅之华丽久矣,惭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不只讲诗 也讲人生】 中国后世少伟大作品便因小我色彩过重,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一个诗人,特别是一个伟大天才的诗人,应有圣佛不度众生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精神。 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自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否则,但写风花雪月美丽字眼,仍不是诗。 佛所谓“常”是不灭,人无思想等于不存在。 最会说笑话的人是最不爱笑的人,如鲁迅先生最会说笑话,而说时脸上可以刮下霜来。 必须热闹过去到冷淡,热烈过去到冷静,才能写出热闹热烈的作品。 体认是识,体会是学,体验是行。所谓学问、道理、生活,皆须用此三种功夫始不空虚。 文人也要穷极事物之理,说话才能通,思想不通比字句不通还要不得。 伤感最没用。诗中之伤感便如嗜好中之大烟,最害人而最不容易去掉。人要做事便当努力去做事,有理说理,有力办事,何必伤感!见花落而哭,于花何补,于人何益! 伤感是暂时的刺激,悲哀是长期的积蓄,故一轻一重。诗里表现悲哀是伟大的,诗里表现伤感是浮浅的。 语言到说明已落下乘,说明不如表现。 文学之好处在于给人以印象而不是概念。 要写什么,你同你所写的人、事、物要保持一相当距离,才能写得好。 人要自己充实精神体力,自然流露才好。不要叫嚣,不要做作。 人不读书是可怜,读书太多书作怪,也可怕。 读书不要受古人欺,不要受先生欺,要自己睁开眼睛来,拿出感觉来。 若能开自己玩笑是真正的幽默家,能欣赏自己的痛苦才行。 曹公是英雄中的诗人,老杜是诗人中的英雄。 世上之老世故、机灵鬼,没有个性思想了,这是可怕的,这并不是调和。什么是调和?觉得这世界还可以住,不是理想的那么好,也不像理想的那么坏。 无所为而为,这是最高的境界,也就是最苦的境界。人吃苦希望甜来,但甜不一定来,而且还一定不来,但还是要吃苦。这是热烈深刻,但陶写来还是平淡。无论多饿吃东西也还要一口口慢慢吃,说话作文也还要一句句慢慢说,不必激昂慷慨,不也可以说出来吗? 一切美文该是表现不是说明,即使是报告文学,写得好也是表现,不是说明。表现是使人觉,说明是使人知,而觉里包括有知。 放翁忠于自己,故其诗各式各样。因他终于自己,故可爱。他是我们一伙。 放翁诗方面很多,虽不伟大而是一个诚实诗人。 一个人要向上向前,但我们也爱一个忠于自己感情的人,虽然在理想上稍差,但是可爱。放翁虽志在恢复功名,而有时也颇似小孩子可爱。 稼轩最多情,什么都是真格的。 稼轩有时真通,有时真不通,但真可爱,一部稼轩词可作如是观。 乐天知命不但要一点功夫,且要一点力量。 天地间无守成之事,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太白诗字面上虽有劲而不可靠,乃夸大,无内在力。 人生最不美,最俗,然在没有比人生更有意义的了。抛开世俗眼光,狭隘心胸看人生, 真是有意思。神秘,与大自然同样神秘,不及大自然美。 我们要热衷地做一个人,要抓住写东西才能活下去。 武断似乎最有主意,实则没有一个无端的人不盲从的,乃根本脑筋不清楚。 人自负能增加生活勇气,然亦须反省。 没有父母的孩子做事安详、有分寸、斟酌,真寂寞。 人只要有一口气在,便当努力去生活。对自己不要太骄纵,太骄纵必无成就。 虞美人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文人是自我中心,由自我中心至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这就是美,这就是诗。否则,但写风花雪月美丽字眼,仍不是诗。</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后世少伟大作品便因小我色彩过重,只知有己,不知有人。一个诗人,特别是一个伟大天才的诗人,应有圣佛不度众生誓不成佛、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精神。出发点是小我、小己,而发展到最高便是替各民族全人类说话了。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最易引起人爱好的是鲜,而最不耐久的也是鲜,如果藕、鲜菱,实际没什么可吃,没有回甘。</p> 评纳兰词。感情亦作如是观。该放手,勿流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杜诗选目: 1、《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2、《述怀》 3、《玉华宫》 4、《新安吏》 5、《无家别》 6、《梦李白二首》 以上五古 7、《玄都坛歌寄元逸人》 8、《天育骠骑图歌》 9、《醉时歌》(赠广文馆博士郑虔) 10、《醉歌行》(别从侄勤落第归) 11、《哀江头》 12、《缚鸡行》 以上七古 13、《房兵曹胡马》 14、《画鹰》 15、《月夜》 16、《得舍弟消息》 17、《遣怀》 18、《春夜喜雨》 19、《倦夜》 20、《登岳阳楼》 以上五律 21、《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 22、《曲江二首》 23、《咏怀古迹五首》 以上七律 24、《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以上七绝 杜诗难选又好选,因其好诗甚多。 辛弃疾浪漫主义词选目: 1、《六州歌头》(晨来问疾) 2、《兰陵王》(恨之极) 3、《贺新郎》(云卧衣裳冷) 4、《贺新郎》(凤尾龙香拔) 5、《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6、《沁园春》(叠嶂西驰) 7、《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 8、《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9、《水龙吟》(听兮清珮琼瑶些) 10、《水龙吟》(举头西北浮云) 11、《摸鱼儿》(望飞来半空鸥鹭) 12、《摸鱼儿》(问何年此山来此) 13、《永遇乐》(千古江山) 14、《归朝欢》(我笑共工缘底怒) 15、《八声甘州》(故将军饮罢夜归来) 16、《最高楼》(花好处) 17、《千年调》(左手把青霓) 18、《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19、《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20、《南乡子》(何处望神州) 21、《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22、《鹊桥仙》(溪边白鹭) 23、《西江月》(醉里且贪欢笑) 24、《柳梢青》(莫炼丹难) 25、《生查子》(悠悠万世功)</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创造新词并非使用没使过的字,只是使得新鲜。如鲁智深打戒刀,要打八十二斤的。铁匠说:“师父,肥了。”“肥”原为平常字眼,而用于此处便新鲜。易安词“绿肥红瘦”,亦用得新鲜,无人不承认其修辞之高。所以创造新的字眼并非创一新名词,只是把旧的词加以新的意义,如此谓之“返老还童法。”</p> 今天,可不敢乱用“肥”字了。那天我在QQ打字说晚上去吃“三丰肥牛”,结果不小心打成了“三丰肥妞”,让fuer纠结了半天,说是我得打了多少次的“肥妞”,才让搜狗记住了啊。。如今都不敢提“肥”字了,什么肥肉、肥头、肥肠、肥手,没一个是受欢迎的⋯⋯所以记住了,人家只是丰满,珠圆玉润而已,哪里“肥”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人在恋爱的时候最诗味,从“三百篇”、《离骚》及西洋《圣经·雅歌》、希腊的古诗直到现在,对恋爱还在赞美、实行。</p> 不知道是顾先生当时即是所云,还是叶嘉莹记录如此,总之,《离骚》如果也是这样的话,屈原和楚怀王的关系不言自明,什么话也不说了,祝他们幸福,阿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以假见真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自我扩大至自我消灭",人境合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第一须有“生的享乐”。此非世人所谓享乐,乃施为,生的力量的活跃。生命力最活跃,心最专一。 第二须有“生的憎恨“。憎恨是不满,没有一个文学艺术家是满意于眼前的现实的,惟其不满,故有创造;创造乃生于不满,生于理想。憎恨和享乐不是两回事。最能有生的享乐,憎恨也愈大,生的色彩也愈强。有憎就有爱,没有憎的人也没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p>现代青年人心中有苦不说。心中未尝没有,虽不见得欢迎,但不怕。精力饱满前途光明,有苦也不怕,有也能打破。觉得寂寞压迫最甚者,一个是小孩子,如是掉父母的孤儿。小孩子该是活泼泼的,无论其做事、淘气、讨厌,红脸上没寂寞痕迹。没父母的孩子做事安详、有分寸、斟酌,真寂寞。还有老人不能忍受,而且他的寂寞是最深的寂寞。老友亲故都不在了。不寂寞要有伴侣,而他的原有伴侣凋零了,新的接不上。此种寂寞欲打破之有三条路。一、成仙成佛,二、如木如石。两路都不可能,人总是人,总是生物,有感情的。还有一条路,应该变成铁的神经,算不了什么,认了。不见得没人能做到,但很少人能做到。这不是叫你干枯麻木,而是神经坚强,活得有力,打破寂寞。静安先生于“一”未尝想,于“二”也不肯,所以五十几岁自杀了。如锻炼城铁的神经便不会自杀。他未尝不想锻炼,他的思考力与创作力同样高,而晚年走入考校之路未始无因。</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论山谷诗有技巧而无内容,缺少人情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之聪明写作时不可使尽。陶渊明十二分力量只使十分,老杜十分力量使十二分,《论语》十二分力量只使六七分,有多少话没说。词中大晏、欧阳之高于稼轩,便因力不使尽。文章中《左传》比《史记》高,《史记》有多少说多少。” 短短几句话却说了那么多东西,想起了海明威的冰山说。不过,高下之别,恐怕未易服诸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做诗人是苦行……” 唐庚:“诗最难事也!吾……作诗甚苦,悲吟累日,然后成篇……明日取读,瑕疵百出,辄复悲吟累日,返复改正……复数日取出读之,病复出,凡如此数四。”钱锺书《宋诗选注》“唐庚”篇 苏轼:“某平生无快意事,惟作文章,意之所到,则笔力曲折,无不尽意。自谓世间乐事无逾此矣。”《宋诗选注》“唐庚”篇、《宋人轶事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