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我电子书电子书下载 -- 最新最全的电子书下载网欢迎您^_^

logo

坐久落花多下载

坐久落花多

  • 电子书名称:坐久落花多
  • 电子书分类:文学
  • 电子书作者:杨葵
  • 电子书类型:TXT/PDF
  • 信息来源:豆瓣
  • ISBN:9787549556625
  • 出版时间:2014-10-1
  •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标签: 随笔 理想国 散文随笔 生活 读书

文档说明:

  • 一、《坐久落花多》是作者【杨葵】创作的原创小说作品!
  • 二、谁知我电子书免费提供TXT小说,TXT电子书下载。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均由网友提供的网盘,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如果您认为本站的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将该链接删除。本站不负一切责任!

热门文学类电子书下载

  • 1 尸体变化图鉴 [下载]
  • 2 敬愛的領袖 [下载]
  • 3 巨婴国 [下载]
  • 4 中共50年 [下载]
  • 5 红墙大事(上下 [下载]
  • 6 八尺八話快樂巡 [下载]
  • 7 神兵玄奇(全24 [下载]
  • 8 橘さん家ノ男性 [下载]
  • 9 魂断激流岛 [下载]
  • 10 宜春香質 [下载]
  • 11 越南女兵档案 [下载]
  • 12 江青全传 [下载]
  • 13 九龙城寨 [下载]
  • 14 圣经(和合本修 [下载]
  • 15 郑超麟回忆录( [下载]
  • 16 道德沦丧(耽美 [下载]
  • 17 北京人—一百个 [下载]
  • 坐久落花多目录

    自序
    写作流行病
    一份书账
    一本残书老书
    不再淘旧书
    写信
    编辑部故事
    编书之乐
    不负如来不负卿
    与《护生画集》有缘
    读书会是场误会
    干吗要读那么快
    遵命创作
    去扬州,读欧阳修
    顾随与木心

    坐久落花多下载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小楼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顾随与木心 今冬极寒,在家读书的时候比往年多一点。还是闲读书、读闲书。新旧年相交那段时间读得最为炽烈,先是叶嘉莹整理的顾随《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后是陈丹青整理的木心《1989—1994文学回忆录》。正读着,又买到香港东大图书公司版的余英时《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三本读下来,俨然读成个小系列。 陈寅恪诗,尤其晚年诗,本就悲苦,经余先生“释证”后愈发悲苦,不说它了。前两种书有意思—有相同:都是有学问的人讲文学,都是身后依学生笔记而成书,两个学生也都是当今大才。又有不同:顾随燕赵之士,木心乌镇才子;顾随是四十年代在辅仁给学生们讲唐宋诗词,正规学堂上大课;木心是1989—1994年在纽约,给十几个自发组织起来的年轻艺术家串讲世界文学史,私塾私授的意思。 早年听茶客讲茶,玄乎其玄,武夷山巴掌大地方,岩茶要分数百种,轻抿一口即来龙去脉讲个底儿掉。叹为观止的同时,我其实多少有点疑惑,以为忽悠的成分不是没有。待到自己好上这口儿钻研几年,发现原来理所当然。其中关窍在于多喝,卖油翁的故事“惟手熟尔”换成“惟口熟尔”就是了。只是多喝又讲个喝的方法,关键在于比着喝。都说是大红袍,品种等级分好多层,初喝人没经验少阅历,难分好坏;不同等级一字排开,逐一冲泡比较喝之,我敢说但凡有正常味觉嗅觉的,都不难喝出差异。 读书也类似。顾随与木心讲课旨趣不同,涉及面也有大小之别,却还是可以比较着读。比较的目的,不是分优劣,只因有比较,理解起来有互相促进之妙。 木心场子拉得大,显示在题目大,全世界的文学史。讲出来的格局并不大,历史、人文,大抵如此,讲的是“物”。顾随只讲诗词,摊子铺得客气,格局却大,问一异,探来去,辨垢净,讲的是“心”。木心也讲“心”的,而且好像随时讲,不过是在世事变幻、人心沉浮的层面讲,还是向外在讲身外之“物”。这么说吧,木心是把“心”当名词讲,顾随把“心”当动词讲。 想象中,因为积累够厚,顾随备课也许只写几字提纲;而木心备课,要多花些时间与精力。明说了,我这是想象,妄想而已,说说而已。不过比着读的感受,顾随确有厚积薄发之感,每一段落看似随手拈来,却都结结实实一坨;木心灵巧见长,跳来跳去,喜欢用比喻,喜欢排比句。比如这样的话:“唐是盛装,宋是便衣,元是裤衩背心。拿食物来比,唐诗是鸡鸭蹄膀,宋词是热炒冷盆,元曲是路边小摊的豆腐脑、脆麻花”……怎么说呢,这么聊,有点讨巧,像格言警句体,着力点在于让人易记,实际内容却空洞。这样的形容常常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是典型的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语言效率不高。 话说回来,阅读感受都很私人化,我之蜜糖,你之砒霜,各抒己见而已。还是那个话,比较是为促进对各自的理解。木心一书,与顾随比着读是这样,换作与眼下那么多谈文学的人相比,又不知要精多少倍。 写到这里,我又生出些一代不如一代的感慨,好比八十年代末,叶嘉莹先生曾回母校,也给学生们开设诗词欣赏讲座,我当时正在那学校念书,也坐在堂下洋洋洒洒记了不少;现如今那些笔记早不知下落,而让我来讲讲诗词?想都不敢想。

    来自微博用户小楼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求逗”与“讨好” 大到鸿篇巨制,小到一条微博,写得幽默有趣,是不少人的追求。但幽默有趣必得发自心底,来不得半点造作。天生没这基因,又无后天训练,写出来的只会是“求逗”。在我目力所及范围,这种为逗而逗的写作不在少数,语不逗人死不休的架势挺难看。 “逗”的原意是令人开心,令人笑,本来意思挺好。可是不止一次听到电视节目或者会议的主持人讲完自鸣得意的句子,会追一句“此处应该有掌声”,甚至“此处应该有笑声”。更典型的是一些劣质相声,装疯卖傻作践自己,乞求台下观众笑。这都是利用他人的善良,甚至只是身体条件反射的本能,强行“求逗”。说白了就是胳肢人。 开心而笑也分好多种,高山流水于我心有戚戚焉是一种,觥筹交错讲黄段子也是一种;升官发财是一种,明朝散发弄扁舟也是一种。雅俗不是问题,关键要会心。会心的笑与被胳肢的笑不可同日而语。若要会心,自己先把心捋直了,别拐弯儿,别造作,真心随意流露才可能引人共鸣,心心相印。一味憋足了劲想逗,别人看到的只能是一张憋成猪肝色的脸。 是否会心还与趣味有关。趣味这东西也是五味杂陈,花样繁多。有趣味的逗也不都是真逗,这份趣味还得是健康的,不是变态的;是阳光的,不是阴湿的。曾见一位作家“求逗”,文章里写,看世界杯宛若性交,是件很私密的事——大意如此,这个,趣味倒是有,可好像有点恶趣味吧? 还拿相声类比,胳肢人的相声讨嫌,却也有侯宝林那种,台下都笑喷了,自己还一脸懵懂无辜。你以为他心里不乐?没那事儿,心知肚明。写作也如此。前几天读到介绍拉萨大小寺庙的一本佛教主题旅游书,全书行文严肃认真,写到罗布林卡,先介绍历史由来,突然笔锋一转说,“罗布林卡旁边还有一个动物园,内有若干兔、鸡、狗、鸟等西藏珍奇动物,旅费极为充裕,并且喜欢观赏无精打采动物者,可以顺道入内参观。动物园单独收费,详细参观约需时三分钟。”这种是真逗,是侯宝林相声那种逗,是来自心底、不造作的逗,是叫人会心而笑的逗。 追究“求逗”的心理机制,其实是写作者内心的媚态在作怪。媚是为了讨好,讨好谁呢?面上看是讨好读者,也就是讨好他人,更深层却是为了讨好自己,讨得他人的赞赏,实际还是为自己享受被别人赞赏时的满足。 编过一位作家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后来此书大红大紫,书中有一段纵横数页的抒情排比句最得读者欢心,网上摘抄传诵者甚众。后来这位作家朋友每写新书,必定精心安排一大段排比句。他倒也坦诚,说读者喜欢啊,就愿意看这个啊,所以必须写啊。这就叫讨好。 比较而言,这位作家至少自觉到在讨好他人,已属不易,更多“求逗者”对此并无觉察。写作说到底,在行家眼里,与写作者的为人惊人一致,你看日常人际交往中,明明和对方观点不同仍点头称是的大有人在。如果这还可以解释为人情敷衍,那么,不仅点头而且附和,甚至铺陈别人说法,还举一反三,算是讨好了吧?如此为人,写出东西往往有点媚。 大画家傅山曾有“四宁四勿”之说,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太巧了不好,贼尖溜滑,巧言令色,这都是巧。媚就是一股媚态,不自觉地老要讨好人。轻滑就是没主心骨,人云亦云,轻浮,表达起来滑不溜丢,抓不住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他说东,你刚想针锋相对说西,他马上滑出去,说西也有西的道理。毋安排一条,让我想起看过的一些小说稿,一般来自名家,其中又以老名家为多,他们虽然创作鼎盛期已过,但写作技巧早已娴熟,所以你一看,什么毛病没有,要人物有人物,要情节有情节,要起承转合有起承转合,安排得特别好,可是就是读着没意思啊,完全融不进去。就是所谓的“鸡肋”吧,你再费心安排,也是食之无味。 傅山所说的毋宁拙,毋宁丑,毋宁支离,毋宁真率,依我看也可以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别有讨好之心。写至此,想起北大的李零教授曾经说过,他做学问有个原则:“既不跟知识分子起哄,也不给人民群众拍马屁。”套用这句话来说写作,就是既不跟他人起哄,更不要讨好自己。

    来自微博用户小楼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这是我第六本文集,和前五本一样,选录文章都是首次结集。 最初想的书名是“无兼味”,取自杜甫诗,“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喜迎客至,满怀欣喜,同时又很羞愧,拿不出像样的饭菜、喝的也只有家酿粗酒。 这正是我编完这本小书,当时切身的体会,既为又有新书敬呈读者满怀欣喜,又为写来写去还是这点儿稀饭咸菜而羞愧。 编辑的那些天,枕边书是王维诗。某日读到“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觉得也是层好意思,不如书名随啼鸟一起换吧,“坐久落花多”。 最终挑出的这些文字,高攀不了什么魏紫姚黄,只是些杂花野草,但也都是有感而发,矜矜兢兢写成。一篇一篇慢慢写,窗外寒来暑往,时日长了,真个就像坐久落花多。 2014年5月,西坝河

    来自微博用户李李悦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扬子谭经去,淮王载酒过。醉来啼鸟唤,坐久落花多。 //@楊葵:爱买书者心声之一,估计很多人有同感吧?

    来自微博用户GoodnightRyan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想读《坐久落花多》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妫宓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月亮忘记了撒哈拉沙漠,布瓜的世界雨季不再来坐久落花多

    来自微博用户张过桥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前人诗言落花,有思致者三:王维〔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李嘉佑〔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荆公〔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 黑庄户

    来自微博用户Thegangmaleboss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坐久落花多,情深人寂寞。

    来自微博用户鼠鼠猪猪兔兔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世界观人生观可以彻底悲观,但不该由此就变得尖刻甚至恶毒。哪怕绝望到底,万劫不复,选择有尊严地活着,还是选择行尸走肉,也不是一回事。落实到写作上,就是有没有温度的问题。——杨葵《坐久落花多·写作流行病》

    来自微博用户中国传统棉麻服饰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成长,老去。如同王维的诗里写“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我们都是时光的过客,看光阴若水,慢慢流过。【面料:天丝棉,75%天丝,25%棉】【颜色:淡蓝色 浅米色 浅橘色】【尺码:S M L】【价格:RMB149】预售中,发货较慢,请大家海涵。

    来自微博用户棋哥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清明,带上《坐久落花多》和它的作者,踏青去。

    来自微博用户菜婆子Terri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杨葵的《百家姓》,以前那一版没买,这版和新作《坐久落花多》差不多同时出,都是小开本的精装,很讨喜的感觉。杨葵是图书编辑出身,文字洗练通达,读着很舒服。我是从《过得去》结识杨葵的文字,后来还看过《东榔头》和《西棒槌》,每本都不厚,淡淡的文字,却能刻在人心里。

    来自微博用户0410老叶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在京东上买四本书,坛子脸杨大婶的《坐久落花多》、止庵的《惜别》、朱新建的《打回原型》、王敦煌的《吃主儿二编——庭院里的春华秋实。昨天下午下的单,今天上午九点多点就到了,真快。越来越喜欢京东了。 杨葵和止庵的书怎么都做精装的了,大硬盖拿着不舒服。 庐山路

    来自微博用户檬檬0830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不负如来不负卿】“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真是层好意思,故作惊人的废话讲多了,诚诚恳恳的谈话我竟也要琢磨着铺垫开场,想来也是凉薄。专心致志地去要一份心安,慢一点,但细致的妥贴不要把它丢掉。

    来自微博用户喵法官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喜欢王维、刘长卿、韦应物、孟浩然的诗,原因恐怕是在于“余韵”上吧。摩诘、文房等人“坐久落花多”“空山松子落”“风雪夜归人”等句,欲说还休,语尽情遥,颇有沉着之意。读完口齿留香,荡气回肠,只觉感情澎湃,却说不出,道不明。

    来自微博用户爱喝抹茶的喵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杨子谈经所,淮王载酒过。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严城时未启,前路拥笙歌。”唐.王维 爱喝抹茶的喵的主页

    来自微博用户海若久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径转回银烛,林开散玉珂。

    来自微博用户柏拉图家的猪2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坐久落花多,情深人不寿。。。。(ps:我们不生产照片,我们只是朋友圈的搬运工,图来自阿老表)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茫然地行走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小报编辑也染了一身职业病,看见错字就忍不住圈画一下。今读《坐久落花多》,见@楊葵 亦有错,理想国亦有错,心下百感生。错,人皆避之不及,但毕竟肉体凡胎,脑中没有安装各类辞书的检索程序。虽已尽心竭力,仍偶有疏漏落于“热心”读者之目,又得以赠他是十元大钞的进项,不知算不算得吾之功德?

    来自微博用户果卢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简单修饰,坐久落花多。

    来自微博用户lueur忙成小陀螺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杨葵的文字简洁明快,遣词造句不需费力推敲,但兴味旨趣亦值得细味,不寡淡也不必高攀;况且品尝过了甘旨肥浓,尺颊生香的飨宴,也记得感受一下咸菜稀饭的寻常与安稳,不失为一种怡然惬意的体验。时间简单但却充实地流淌而去 真的是“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来自微博用户陈清澈Quizas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看杨葵老师的《坐久落花多》 60年代的人 讲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琐琐碎碎 平平常常 年轻人读起来不免没有耐性 然而最有意思的是看他写在寺庙吃饭的经历 在南普陀住的时候 饭后会在食堂小卖部买几盒素饼 夜里饿的时候 那些香芋陷绿茶陷绿豆陷的素饼 简直就是光、是电、是唯一的神话[眼泪][眼泪][眼泪]

    来自微博用户猫小丹echo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醉来啼鸟唤,坐久落花多。 束河古镇

    来自微博用户Tianjzx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来自微博用户包小怒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坐久落花多》 我的评分:★★★★ 书名真是特别好啊~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书式慢生活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近期一直对五七干校的选题感兴趣,今天终于开始买书、查资料了。有这个想法源于《萧乾全集》和《胡风全集》中注意到咸宁五七干校这个词并开始变得敏感。后来读《坐久落花多》知道了《绝响:八十年前亲历记》并注意到李辉,他有接触过五七干校的很多文人,再到后来的李城外,那更是研究专家了。

    来自微博用户大梦书屋DiamondreaM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杨葵《坐久落花多》中写寿山石与写作关系:鉴定寿山石的优劣,有“六德三贱”之说。“六德”是细、洁、润、腻、温、凝,“三贱”是粗、松、脆。用此来比喻写作也很贴切。细,意指注重细节。洁,意指字句干净。润,其实是对“洁”的必须补充,光注重干净,干净过了头,光剩骨头没有一丝肉,显然也不好。

    来自微博用户秦-楚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 //@汉唐网: 转发微博

    来自微博用户马小予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兴阑啼鸟换,坐久落花多//@马小予: 齐邦媛是朱光潜的学生,80年代后期在未名园的一个老头子,像个农民,穿个布鞋,但是他上的课都是英文讲诗歌。1949年之后蒋先生也是想请他过去,但是他不去,进入50年代美学大批评,所谓国内所有的马克思美学家集中火力批朱光潜一个人,从此朱光潜成为一个普通人。

    来自微博用户苏州史金霞的评论2016-10-10 10:16:13

    开了半天会,看了大半本《坐久落花多》,这书是被自序吸引而买的;会后,去邮局取稿费与两个挂号,其一,是杨林柯老师新著《推动自己,就是推动教育》;其二,是孔夫子上购得两本书一一《美国的历史文献》(初阳推荐过)和刘文飞编《我不能沉默》(因为喜欢俄罗斯文学)。嗯哼,发一张对镜自拍照

    最新文学类电子书下载

    下载须知:本站所有电子书资源由网友提供,如有失效链接,请更换资源后再次下载;所有资源本站不负责保存。

    电子书下载txt免费下载 txt电子书免费下载全集全本完结 小说下载 txt 电子书 免费下载全本 谁知我电子书

    热门标签

    Copyright @ 201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谁知我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