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往直前下载
益往直前目录
第一章 2003伊战采访揭秘
1.伊拉克新闻大战
2.“中国伟哥”贿赂新闻官
3.无奈的分批撤离
4.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5.撤与留的真相
6.战前重逢闾丘露薇
7.凤凰卫视进了巴格达!
8.沙尘暴中的重返
9.冒死拍到独家画面
10.别了,巴格达
第二章 2013伊战十年回访
1.十年重返揭秘伊战
2.萨达姆老家遇险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而另一方面,我个人对此心情也很复杂,因为我曾经有意无意的帮助过她,如果她当时进入伊拉克时能打声招呼的话,我也不至于会如此被动,我多少有点被涮的感觉。<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这一章也是接地气的 他的风格是这种纪实的 偶尔带点煽情的 写得倒也算是有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因为去过,所以感受比较深。1.从录像带那里开始,就觉得我和水哥一个感觉,台湾的电视节目包括广告,都是言之有物的,实实在在的,你只要看过,一对比,就发现大陆的电视,从新闻到娱乐节目,到广告,普遍很空洞,好比人家是高浓缩果汁,我们是加了好多水的果汁,味道差多了去了。2.大约领略了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区别,民进党最初成员大多是受到大陆来的国民党镇压的台湾土著民,以台南人居多,台南现在还是民进党的“票仓”,那时候真的在街道两边看到有超大的一面墙上有候选人拉票的宣传广告,我看到的以美女居多。还知道了马英九的“不统,不独,不武”,翻译一下就是,你不统一我,我就不独立;我不独立,你就别打我。这是一个很滑头的说法,随时根据民意做调整的政策。长知识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水均益的书,偶然发现梁思成做过一件大好事,他曾极力说服进攻日本本土的美军,重新调整轰炸计划,日本古城京都和奈良因此完整保留,时至今日仍然能够展示它独特的日本古城风韵。顿时觉得建筑师责任感很重,很重要。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对写普京这一段看的特别仔细,不自觉的就被吸引了。也让我对普京开始有兴趣。当记者在外工作,真是酸甜苦辣,惊险刺激,节奏紧张。很棒的体验!约旦国王被水哥称为他的老朋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俄罗斯,不是朋友也不是敌人 日本,千万别把他们当自己人,思维等都不一样 对于欧洲,不能戴着有色眼镜,他们比我们想象或者被宣传的要好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后来,战争爆发了,玛莎果然留了下来,等我们“二进”巴格达的时候还见到了她。记得当时伊拉克新闻中心二楼的平台上空空荡荡,只在一个突出的拐角处孤零零架着一台摄像机,一身黑衣的玛莎依旧坐在那里。 玛莎告诉我,开战后她在这个平台上,白天黑夜连续拍摄了四天四夜。当时世界各大电视台播放的轰炸巴格达的画面,多半都是出自玛莎之手。因为急着去采访,我和玛莎在美英联军对巴格达平均每半个小时就一个波次的轰炸间隙,一起抽了一支烟,简单聊了聊,之后便互道珍重。临走玛莎用有点沙哑的声音对我说: 2010 年,我在新闻里得知玛莎去世了。之前,她已与结肠癌病魔抗争了 3 年。她活了 59 岁。在她去世前, CNN 专门为玛莎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名叫《无所畏惧:玛格丽特·摩丝的故事》。在拍摄纪录片的时候,玛莎已是癌症晚期,但她仍坦然面对:“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你已经很充实地活了一生。 ——大概这才叫做新闻,联想到最近被斩首的美国记者,直觉佩服二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到这部分,心里难免还是感到悲伤。当年战乱都坚持互助,友谊愈加珍贵的两位挚友,最终却在十年后,只因一点小事甚至是钱财利益而心生嫌隙,以致友情破裂。不知道是友情的脆弱易碎,还是现实战乱对一个人性格价值的巨大毁灭力更加让人唏嘘不已。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日庵,这是一个看上去十分安静简谱的院子,然而在这里,却有很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人都留下过足迹。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法国总统希拉克。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曾经说过,每次到日本访问,无论多忙,他都要抽空到这里吊上一碗茶,看到茶碗里绿色的茶沫,他在纷繁世界里奔忙的心才能静下来。”悠然一段话,把我的思绪拉到时空之外。 禅意是个很玄的东西,我还不至于有学识可以参悟禅意,但是偶然得一二所感,也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单单“今日庵”这个名字,就生生的让人耳目空明,只想在院子里坐下,携清风梵籁,饮一壶清茶,看一树花开。更何况我们的主角都是名声赫赫,行程匆忙的大家名人,也为“今日庵”所吸引,开始一段又一段的奇缘轶事。今日行经处,松风过院丛。千万俗家事,付之清茶中。单单想想,也像沾染了水均益老师和千玄室先生的意趣清香,久久不能忘怀。 茶是什么?对千玄室先生来说,茶是人与人间、心与心之间交流的重要媒介。大千世界一个人要懂得另一个人谈何容易?但是通过点茶敬茶喝茶等动作,主人和客人之间具有了很好的感受和心情交流,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境界,即茶道。看水均益这本书,不仅看的是故事,也是看的生活态度,我喜欢这样的茶道,但并不完全赞同。如若真的有感有情,其实形式和程序真的不是重要的因素。简陋地喝上一碗粗茶,心心相通的朋友依旧吟游四海,畅谈天地。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由于政治敏感性以及我其实并不很了解台湾人真正的想法的状况,一直以来虽然关注台海问题但不敢轻易涉及,但水均益作为一名老记者,走过千山万水、阅尽各色人生,我想他对台湾现状的认识应该是比较客观且可信的。因此,如今看到《益往直前》中《访问台湾》这一部分心还是被重重撞了一下。 水均益在文中主要涉及到了如下几个方面:台湾是一个特别有祖国大陆味道的地方,外观、服务和文化,都有浓郁的乡情;台湾地区的文化、生活中兼有大陆和日本的文化痕迹;接下来就是他舌战“台独”的激昂回忆。水均益详细地描述了他在这场弥漫着火药味的酒席桌上从起初的虽然不爽却尽力克制、一直到最终实在控制不住终于“指点江山”起来的过程,我仿佛能够感受到一个中国人心中一堆干柴被点燃的细腻体会。 我想起一个在日本留学的同学几天前发表的一篇日志,题目是《“中国人”》。文中记述了她在日本大学的真实见闻经历,其中大陆人与台湾人的心理隔阂清晰可见。“宿舍区里有一个台湾来的前辈,我们俩聊天的时候,她就很自然地用她标准的台湾腔说‘哎,不对啊,我觉得你们中国······’”她写道,她们“也时常会说‘你们中国’、‘台湾和中国’等等类似的话”,甚至有来自台湾的前辈会说“······她们台湾本来就是一个国家,不属于中国”。当时那位同学的日志评论里什么样的话都有,有愤青式的热血沸腾就要打抱不平的,有稍显悲观的只好无语的,也有深思熟虑一番过后正反面的说理慨叹。同学最后感叹道,有些事情没有亲临其境就无法达到真正的了解,她只是写文章吐槽一下,想要用自己的努力一点点感染台湾同学的认知,然而她却不知道未来结果会是如何。 将同学的日志与《访问台湾》一节放在一起看,我也实在不知道该作何评论。水均益说,“这不能不令人担忧。假如两岸交流继续隔膜,会让这样的思潮越来越加重,‘台独’势力也会越走越远。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民众离祖国大陆的情感、血脉、文化,也会越走越远。我们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大。真到那一天,也许会有人铤而走险,真的迈向‘独立’,而那将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灾难”。看到这一段话时,心下不免有些哀伤。 然而,我又相信水均益从历史和未来的角度对台湾和大陆关系的认识:“对于一代代中国人来讲,台湾在我们心中是刻骨铭心的,也是骨肉相连的。尽管历史的喧闹几度使它漂流,但它从未离我们远去。沧海桑田,春去春又归。”我想,这大概是所有大陆人以及渴盼中华民族统一的人们的心声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在我看来,做俄罗斯的邻居纯属上帝有意刁难中国,在一个大国的旁边,偏偏又安插了另一个更大、凶悍且颇具攻击性的大国,这在当今人类居住的地理版图上绝无仅有。有时候,我感觉中国和俄罗斯是一对情人,一边是瘦小精明确一往情深的小男人,一边是高大丰腴完全掌握着小男人的大女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个央视记者自传性质的思想记录,在我看来一本书看的不仅是作者说了什么,还要看他回避了什么。或者说是没有意识到的角度。 作者在澄清自己的年收入时坦承自己的年收入差不多就是网上所传的二三十万。可是在我看来,他并没有把自己在央视的一种人脉,一种社会名气计算在内。任何稀缺资源都是可以变现的。不断地在文中提到接机的朋友,请客的朋友,想交往的朋友。为何要与你交往,交往的不就是一种资源的互换。可能是一种认知的模糊。 不过还是能收获很多,文中提到很多央视人对于现实的妥协与无奈,作为一名社会的中坚力量,甚至是社会名流。我们做的不应该是在现实社会中苟且的活着。这难道就是你的担当嘛?你要做的是不断地去触碰底线。去改变。去革新。 更多的还是一种思考,一种现实的角度。通过一个普通人的视角,能读出一个社会的味道。 更是说到现在身处国外的华人,提到他们一种文化的孤单感。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国家。而他们为何去国外,为何去逃避,为何不敢去面对国内的现实。这值得我们思考。中国是我们的国家,我们每一个人的国家。这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土地啊。我们要做的就是使这片土地更加的美好,我们都愿意付出努力去改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有时夜深,我不敢回想那片沙尘暴中隆隆的炮火,那些清晰的爆炸声,就像我心头伤口"淄淄"开裂的声音一般。我感觉自己的生命时钟在那一刻忽然慢了几秒,这对一个有新闻理想的记者而言,是毕生的缺憾,即使十年之功,也无法让它痊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作为战地记者,我经历过许多真正的战争。总有人问我,去战场采访是什么感觉。怎么形容呢?因为冒险而亢奋,因为职业而忘我。在硝烟中,最及时、最准确地将战争实况报道给公众,报道事实真相,那就是最大的荣耀。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好书推荐# 《益往直前》,水哥15年磨一剑,讲述亲历的世界变迁@多看阅读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敬大姐一直都是我心目中知性女性的典范,没有之一!看了水叔《益往直前》,末尾处那淡淡的几笔描述更是令我肃然起敬[good]宠辱不惊,才是大家风范,祝退休后能完成所有过去想而不得的梦想![可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水均益的《益往直前》,真是让人停不下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水均益《益往直前》,YY了一下,如果当年上大学选择外交专业的话,现在会是怎样的境况?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掌阅iReader阅读分享#《益往直前:水均益看世界》@掌阅iReader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一起来看看吧//正在看《益往直前》。来自网易云阅读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回复@李tian真tian然:才子嘛,没办法@花若离枝Scorpio腾腾 [嘻嘻][嘻嘻][嘻嘻]//@李tian真tian然:不得不赞!你看过很多书!!//@二水同学:这本书的名字叫《益往直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央视微博无论怎样变革,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新闻的本质和记者的职业精神。[赞]@逸水轩水迷会: #益往直前# 从采访本到今天的多媒体、数字化、智能以及蓝光盘、微信等等,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几乎被颠覆。……无论怎样变革,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新闻的本质和记者的职业精神。——引自《益往直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益往直前# 从采访本到今天的多媒体、数字化、智能以及蓝光盘、微信等等,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几乎被颠覆。……无论怎样变革,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新闻的本质和记者的职业精神。——引自《益往直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的配音生涯》昨晚结束今天写结:是在四年后再见这书,比起第一次,更多耐心,更多感触,更多心疼和感动。谢谢苏秀老太太还在,谢谢你和你的伙伴们给的美好和温暖[心]。今天开始水均益的《益往直前》,还记得十年前自己每到周六赶回家看《高端访问》的模样(那时候,她还在,唠叨我先写作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正在看《益往直前》。网易云阅读里面好书真多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提供一个视角//正在看《益往直前》。来自网易云阅读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800本# 看了《益往直前》,不喜欢,作者洋溢的自恋实在令人反感。115页:“我对他(普京)那种复杂的感觉,始终不曾改变。总觉得他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未曾说出的想法。”你就是一个记者,凭什么别人要对你说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有伊拉克那部分,再怎么冠冕堂皇的理由也都是自己无纪律表现的托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今,收到@夏岚虫鸣 赠送的@水均益 亲笔签名自传《益往直前》。关于水大的记忆要从《高端访问》,03年的伊战,“雪藏”等说起。毕业时,同桌送过此书给我,在球馆下班后,会读上几章,临走,落下。仅以此书作收藏之用。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益往直前——水均益看世界》1、“不会停止攀爬的脚步,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座山峰。”2、“我一直提醒自己首先是一个记者,是一个新闻人,我的技能是新闻编辑记者,这方面的业务能力我从来就没丢过。”益往直前——水均益看世界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无论怎样变革,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新闻的本质和记者的职业精神。[赞]//@逸水轩水迷会: #益往直前# 从采访本到今天的多媒体、数字化、智能以及蓝光盘、微信等等,传统意义上的传播几乎被颠覆。……无论怎样变革,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新闻的本质和记者的职业精神。——引自《益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