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万历十五年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我记得好像是因为看《万历十五年》和追《明朝那些事》,让我考研选择了明清史,当然也因为在某校复试的时候老师让我说出明朝皇帝,我说不全而改学了近现代史。虽然听起来一切都挺随意的。重读《万历十五年》依然觉得很好读,读了几遍了还能顺利的读下去。(职业病导致我现在读书很难集中在内容上)。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历十五年,读完,看到了在时间面前,人力的微弱,无论你贵为天子,身及要职,还是大学者,小老百姓,无论你视角多开阔,能力有多强,可时间终归是一天天的过,不快不慢,你改变不了什么,只能等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下无双# 可爱cry!!!全是表情包!!!虽然这片主要在搞笑,然而我觉得震震演的和我脑补的朱厚照还蛮贴的啊[喵喵][喵喵][喵喵]【可以再去翻一翻万历十五年[挖鼻][挖鼻][挖鼻]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人类简史》:与其说是讲历史,不如说是作者自己对人类进化历史的思考。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万历十五年》,两位作者都已经研究到了“大历史”的层面,不再关心某一天皇帝吃了葡萄还是荔枝,而是专注于历史整体的发展过程,分析人类行为造成的影响和未来我们该何去何从。有意思。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大概再给我三天就能看完普京传和万历十五年了[doge][doge][doge][doge]然而全球通史这个小婊砸光上册估计就得看到九月了[拜拜][拜拜]ps:下册比上册还厚[拜拜][拜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16/100,《万历十五年》,P1-P39,朱翊钧,一个事事不能自己做主的皇帝。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历十五年,从再次翻来到今天看完断断续续快两个月,读透还得好几遍吧,但无论作为文学作品还是历史著作,都是杰作~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说起来…《万历十五年》和民国没什么关系//@殆知阁://@DS离心泵:[doge]//@-TopGun-: 民国也出不了袁隆平这样的大师。袁的农业科技时间长资需大,没有国家强力支持很难搞下去 //@ZhHFzsmx: 好腻害,说出来一套一套的,完全记不住,只觉得麻得痛快! //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唐世平:年年都可能是“万历十五年” 唐世平:年年都可能是“万历十五年”_文化_腾讯网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为方便大家收藏,我特意将大家的推荐进行了归纳,大致如下: 1.流血的仕途-曹升 2.如果这是宋史-高天流云 3.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4.血腥的盛唐-王觉仁 5.南北朝那些事儿-云海孤月 6.锦衣夜行-月关 7.大秦帝国-孙皓辉 From jrs. 8.铿锵战国-老铁手(天涯) 9.贾志刚说春秋-贾志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Day14《万历十五年》全书完。前六章都是在介绍个人特征和与文官集团冲突的关系,最后一章从哲学史上分析李贽的思想,儒家孔孟王阳明朱熹都得到了深入的分析。全书已结束,但要完全理解,还有重读的必要。@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万历十五年,看似平凡的一年,看似平凡的某一人,实则揭示了一个核心事实:帝制中国的弊病在于以道德代替法制,人们往往凭借私人关系来弥补制度之不足。这其实也是中国人讲究人情的背景所在吧。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明朝出了个张居正》 ★★ “精华部分都是引用的万历十五年》和《张居正大传》,原创部分虽然在模仿《明朝那些事儿》的文风,却是自作聪明让人讨厌。”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又回庄咯~上海拜拜啦,并没有见到去黄浦江玩的罗总。但是偶遇一本超棒的书—《万历十五年》和新鲜蝉蜕一枚[笑cry][笑cry][笑cry] 上海市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执笔者铺陈情事,动辄使用自古以来最为华丽的辞藻,可是他们却足不出户,所引用的统计资料也许已经一百年没有修订过。中枢的大厦坐落在无数含糊暧昧所叠砌的基础之上,于是就必须找出自己的行政管理办法。”《万历十五年》P51 [哈哈][哈哈][哈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100天阅读计划#18/100,《万历十五年》,P70-P99,帝国体制上有欠周全,文官集团更需要用精神力量来补助组织之上的不足。一个具有高度行政效率的政府,具备体制上技术上的周密,则不致接二连三地在紧急情况下依赖于道德观念作救命的符箓。@warfalcon @十点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