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魏晋风度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魏晋风度辩哲思,中唐之韵扩封建,明清浪漫人性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张先生民国精神,魏晋风度。今俱亡矣。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晚上第三集的关键词应该是魏晋风度、南朝岁月、竹林七贤、陶渊明、玄学与老庄,园林开始有了士大夫文人的参与,要回归乱世桃源了吧,期待 [亲亲]//@CCTV园林:回复@魏九哥:今晚的魏晋又是另一个腔调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魏晋风度,名士风流,那会儿人脑洞大,想象力风流也不奇怪。//@刘夙:好文,长知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化大革命,从文化旗帜出发,乘文化战车,上文化断崖,历史上,道路以目、焚书坑儒、魏晋风度、文革夫妻批斗,掌管思想的时代,掌管话语权的时代,就是毁灭之始。庄子不羁,屈子沉郁,专制之下,言足获罪。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才貌俱佳的张充和身后不乏追崇者,但她却颇有魏晋风度,坦阔地与男女学士交谊,月下小酌、弦乐唱酬、歌赋往来,甚至有高雅先生用甲骨文写信向她表达爱慕之意,她却始终不为所动。而诗人卞之琳一直到四十五岁才结婚,也被认为是与充和有关。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谁在东床坦腹言,广陵一曲醉千年,放怀品我诗中酒,不问闲愁只道玄。 //【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魏晋风度与名士风流 (分享自 @今日头条)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世说新语里的故事,逼格都非常高,也非常好看,所谓魏晋风度//@青小邪:原po酱紫说历史才有趣〜,古人(文人)多牛人多奇人〜[鼓掌][偷笑]//@中华遗产杂志:更正——//@萧牧之:回复@佟婕: 他在世的最高官职是太保。追赠太傅。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文史随笔】魏晋风度其实是名士们精神出了问题【文史随笔】魏晋风度其实是名士们精神出了问题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接上)此外,易对两晋的缔造者司马家族的评价非常低,“靠阴谋和杀戮起家的西晋皇帝则天性贪婪狠毒…历史往往是公平的,报应接踵而至”,八王之乱,巅峰政权分裂国家的不是别人,是司马氏血亲。但,易对东晋的四大家族评价甚高,因为他们具有“魏晋风度”,器量、雅量、才情、风神。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易可书论】---天下兰亭---》昔有贤者云:天下字数,不过三百余,言此者,非兰亭莫属。右军博采众长,晓通瀚墨,乃千古圣手,然兰亭复如右军圣书,由此观之,兰亭天下第一书,亦不虚耳。魏晋风度【易可书论】---天下兰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扪虱而谈,魏晋风度。其实能不洗澡尽量不用洗。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CCTV9的纪录片《园林》第三集拍出了真正的魏晋风度,意境悠远,淡雅浓烈。是我看到的最有中华风神气度的纪录片[爱你]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木心的《文学回忆录》,听其聊魏晋风度,说诗人气质:“务虚,赤子之心。”别有意趣,大爱,整书,犹如让我回到童年。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如殷浩,政治上落寞,仍然傲岸不可方物;王子猷雪夜访戴,是意;嵇康刑场上的广陵散,是绝唱;阮籍蔑视“礼法岂是为我等所设”,是为魏晋风度。魏晋之后,再无活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最早“服石”的是曹操养子加附马何晏,在他带动下成了魏晋名士圈时尚,据葛洪所记为"丹砂/雄黄/白矾/曾青/慈石";巢元方记"钟乳/硫黄/白石英/紫石英/赤石";效果应是重金属中毒一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对前因后果有详细介绍。//@钟蜀黍满脸黑线: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