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天国之秋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天国之秋》 我的评分:★★★★★ 发人深思的切入角度。不再是传统的教科书历史或者平铺直叙,而是以洪仁玕和曾国藩两个高层决策者的视角展开,而最重要的,考虑到作者作为美国汉学家的身份,真正地反映出了英美两国的政府、媒体和民间态...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的死气沉沉恰好证实了外国人所作所为的正确。中国人如同阿拉伯人一样,是非常聪明的种族,却处在一个无所进取的阶段。如果不是戈登组建了常胜军,中国也许就被太平军颠覆了。《天国之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国之秋》 今天晚上继续阅读《天国之秋》,现在正好看到了洪仁玕写出了太平天国的治国纲领《资政新篇》,感觉洪仁玕的强国之路还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可是为什么太平天国会走向灭亡?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天国之秋》 我的评分:★★★★★ 作者以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为我们所熟知的太平天国战争的历史。与传统的将太平天国当作一次进步的农民运动不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了战争的本来面目,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僧格林沁的大沽要塞之战,在战术上已经大大优于两年前。英国人是结结实实被中国人正面击败了。《天国之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国之秋》 和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一样,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普通中国民众在外国军队没有侵犯自己的切身利益时,对“国家”麻木,对入侵并无感觉。中国在当时是作为一个文明存在,而非民族。中国人真正建立起现代民族意思,是在抗日战争和朝鲜战争之间。之后,中国才真正成为民族国家。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国之秋:一览无遗地展现了一个动荡不安、波涛汹涌的时代,看到每个人都在推波助澜,又在试图全身而退,然而大多数人只是被浪潮吞没而消失在历史之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国之秋》总结起来就是,霸道总裁洪秀全爱上不可能的恋人咸丰帝,心机婊砸杨秀清,痴情小三曾国藩,叔控正太洪仁干,专业搅屎维多利亚。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蒋老师,这本《天国之秋》是我去年买的,但是由于考研没有来得及看,这是一个外国人写的,他叫裴士锋,今天听了您讲太平天国,就想把这本书介绍给您,非常希望老师能够有兴趣[嘻嘻][嘻嘻][嘻嘻]@蒋中挺 (p.s.前一段时间听您的直播,感觉我的人格得到了升华!老师辛苦啦!谢谢老师!![鲜花][鲜花])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者和旧书店二十年的书信往来却从未谋面。一方是纽约的潦倒女作家,直率热情极富同情心和幽默感;另一方是伦敦的一家旧书店,负责回信的是那个时代典型的英国男士,冷静温和彬彬有礼;平淡的语言中流露出来爱书人之间纯粹的友谊、关心和牵挂让人感动不已,值得我中断《天国之秋》用一个晚上读完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求《天国之秋》,〔美〕裴士锋2014年9月出版@没有我找不到的电子书 非常感谢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半月谈荐书# 《天国之秋》作者裴士锋。 从1850年代初期打至1864年的这场中国内战,可能是人类史上死伤最惨烈的内战;裴士锋以生动翔实的手法,呈现中国的统治者及其数千万子民的命运如何受到英国外交与商业利益的摆布,如何受到太平天国本身的非正统宗教和政治理念影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天国之秋》 ★★★★ “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还不错看。#“然而毕竟是鬼子”系列#”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看完老师史景迁的《太平天国》,接着看学生裴士锋的《天国之秋》。史景迁历史故事讲得好,但少有自己的分析评论。我觉得对于一个外国历史学者,埋首史料固然不易,但旁观者的视角也许分析更客观。不知道学生会怎么做!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天国之秋》 我的评分:★★★★ 史景迁大谈宗教,裴士锋海吹西方舆论,虽然史料翔实,但读起来超无趣。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抓紧时间看《天国之秋》@西瓜大丸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