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天国之秋的评论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天国之秋》 我的评分:★★★★★ 作者以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了发生在19世纪、为我们所熟知的太平天国战争的历史。与传统的将太平天国当作一次进步的农民运动不同,作者以细腻的笔触,还原了战争的本来面目,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同时,也分...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天国之秋》 今天晚上继续阅读《天国之秋》,现在正好看到了洪仁玕写出了太平天国的治国纲领《资政新篇》,感觉洪仁玕的强国之路还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可是为什么太平天国会走向灭亡?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中国的死气沉沉恰好证实了外国人所作所为的正确。中国人如同阿拉伯人一样,是非常聪明的种族,却处在一个无所进取的阶段。如果不是戈登组建了常胜军,中国也许就被太平军颠覆了。《天国之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太平天国的后期正值美国南北内战,一个国家实现了所谓的中兴,却被另一场战争拖入深渊;另一个国家整合了资源,开启了称霸之路。如果太平天国能够取得胜利,资政新篇得以实施,19世纪的中国会变得如何?天国之秋,文如书名。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已读书再添四本:天国之秋、中国近代史(徐中约版)、每时每刻皆为逍遥时光、斯诺登档案(未删节版)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洪秀全的天父形象是最早到了欧洲一支的基督形象 //@张发财:回复@伊航玲之:我一般看一手的,处女资料。 //@伊航玲之:天國之秋看過嗎? //@张发财:回复@alex11S:谭伯牛是我马仔你不造吗? //@alex11S:哈哈 我告诉老谭去 毁三观的书 //@张发财:回复@陶朗歌:谭伯牛《战天京》 //@陶朗歌:难道你看的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下了《耶鲁公开课:死亡》、《耶路撒冷三千年》和《昨日之前的世界》,在看第一本。打算把《天国之秋》、《气候改变历史》也搞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老外写的中国历史:裴士锋的《天国之秋》,之前看了一部分,现在重新看。在我看来,太平天国就是今天的伊斯兰国,洪秀全就是巴格达迪。太平天国对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带来的只有毁灭,没有进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帝国主义的东亚研究啊!出差读完《天国之秋》就上瘾了!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想读《湖南人与现代中国》 “非常期待。裴士锋的《天国之秋》让我印象很深,对我目前写作的方式也影响很大。” 网页链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征战和补给线得摆在第一位,而随着这两方面的形势日益严峻,他的建国理想退到了远方。他念兹在兹的革新——铁路、法院、贸易中心、报纸、矿场、银行、工业——全部都得暂时搁下。”如果洪仁玕的政治理想都实现了……看完外国人写的《天国之秋》,角度新颖,让那段历史从二维变成三维,在我脑海中。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发表了博文《裴士锋《天国之秋》笔记及思考》(美)裴士锋-洪仁玕是香港基督传教士助理,英文很好,对基督教义有很好的了解。在太平天国初期,以圣经作为重要宣传教义,始终对外国人(主要是英国人裴士锋《天国之秋》笔记及思考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读过《天国之秋》 我的评分:★★★★ 因为身份的原因,本书的格局较大,让我们能够以更高的视角去审视这段战争和历史,文笔相当不错,对于战争残酷场面的描写实在令我印象深刻。但过于复杂交叉的人物线条会对阅读造成障碍,尤其是各个英美方面... 网页链接 来自@豆瓣App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之前没在网上搜《天国之秋》的MOBI版,扛着一本巨重的书东奔西跑,傻蛋[bm踱步][bm踱步][bm踱步]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当我们庆幸终于看透将我们与另一个文明隔开的那扇阴暗的窗户,心喜于在另一边的阴影之间发现隐藏在其中的类似形体时,有时我们不晓得自己只是在凝视我们自己的倒影。《天国之秋》
来自微博用户2016-10-10 10:16:13
的评论[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星],从独特的视角去了解那段熟知的历史,体会那个时代的人经历的各种磨难以。洪仁玕,一个普通的圆脸客家人。曾国藩,一个复杂的儒家学者。两个人为何各自循着理想中的道路蹒跚而行,互不相让渐行渐远。一切尽在天国之秋!! 北京·复兴门